他堪称打油界一代诗圣,治愈系的灵魂作者,背后故事让人捧腹

上过学的都知道,从小我们就要学习背诵很多诗词,十几年下来,也有好几百首,但走出校门,过个十年、二十年,你还能背得出几首?但有一位“大诗人”的作品,二十多年前俺读了几遍,到如今,仍能一字不拉地背诵出好几首他的代表作。


这位“大诗人”文笔清奇、独树一帜,创作手法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其作品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可以说,他是现代打油界的一代诗圣,更是一位治愈系诗人,可以轻松吊打什么“老干部体”、“梨花体”、“屎尿诗”。


之所以要在这位“大诗人”名头上加引号,是因为这位“大诗人”原本是一位大老粗,大字不识一箩筐,而且还是一位声名远扬的大军阀。当然,这名声也不咋的。他就是民国时期的山东军阀张宗昌。

他堪称打油界一代诗圣,治愈系的灵魂作者,背后故事让人捧腹

张宗昌何许人也?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著名“诗人”张大将军的生平。张宗昌(1881—1932),字效坤,山东掖县人,民国初年军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是典型的穷小子翻身逆袭成大人物的模式,幼时家贫早孤,以流氓身份踏上历史舞台,青年时期流窜到东三省,先后当过土匪、海参崴工头、奉系军阀、山东省省长,最后暴死于军阀内斗的刺客枪下。


别人给他起的外号挺多,都不大好听,什么“狗肉将军”、“混世魔王”、 “长腿将军”、“张三多”等一类的,最传神的名号是“三不知将军”。哪“三不知”?原来是“兵不知多少、钱不知多少、姨太太不知多少”,可见其一代草莽的名实相符,决不是盖的。


很多人的心头都有一个做诗人的梦,张大将军也不例外。山东乃孔孟之乡,文化圣地,作为山东人,张大将军小时候没读过啥书,当上山东省长后决定沾染一下孔圣人的斯文气息,拜清朝最后一届状元王寿彭为师学习诗文。一番苦练后,佳作频出,遂出版成集,美其名曰《效坤诗钞》,集中多篇“名作”流传至今。

-1-

雪日大便

大雪纷纷下,

老鸹啃树皮。

风吹屁股冷,

不如在屋里。


张大将军本是一文盲,虽立志于振兴民国诗坛,无奈自己从小没读过几天书,肚子里没有一点货,怎么也憋不出来一首诗,比便秘还痛苦。写不出东西,那就多学习学习呗。于是他买了很多古人的诗集,想要借鉴一下古人的智慧,《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这是必备的,还有什么《诗经》、《纳兰词》等知名诗集一大山,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准备“闭关修炼”。然而,翻开书籍第一页老张就发现一个严重问题:妈了个巴子,这上面的字他认识老子,老子不认识它啊。于是,老张又专门请了一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私教”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但效果还是不甚明显。


后来师爷建议他,写诗是要有灵感的,硬憋是写不出来的,比如看到某些景象,心中突然生出一份感觉,顺着这份感觉张口就能掐上一首诗。老张听后,觉得很有道理,此后他就天天都在琢磨着找寻“创作灵感”。别说,这灵感还真被他找着了。

他堪称打油界一代诗圣,治愈系的灵魂作者,背后故事让人捧腹

有一天,张大将军走在外面忽然肚子痛,附近又没有厕所,情急之下只好钻到一个灌木丛中“方便”。此时正是寒冬腊月,北风呼啸,正在拉屎的老张忽然被一阵寒风吹了一个“激灵”,那个 “传说中”的灵感一下涌现到脑海,老张乃一气呵成写下了这首经典的“屎尿诗”——《雪日大便》。

-2-

游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跶。


游趵突泉

趵突泉,泉趵突,

三个眼子一般粗。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他堪称打油界一代诗圣,治愈系的灵魂作者,背后故事让人捧腹

看出什么了吗,这两首诗有何不同?其实老张的这两首诗在创作手法上基本上是一个模式,没有什么不同,这种写法也是比较独特的张氏笔法。师爷在指导张大将军写诗时强调,一首诗好不好,关键是读起来要朗朗上口,不生涩、不拗口,很舒畅的感觉,还要讲究对仗工整,平仄押韵,上下句要对称,转折过度要自然。张大将军听起来就头大了,敢情这写诗比老子打仗还麻烦多了。老张虽然是粗人,悟性却很高,很快他就琢磨出了一种写法:顺着写,然后倒着来一遍,再重复往下写。于是便有了《游大明湖》、《游趵突泉》这两首诗。如此一来,张大诗人仿佛找到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一般,创作诗词的速度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吟起诗来更是滔滔不绝。

-3-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

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张大将军作为齐鲁大地的父母官,对这里的雄山秀水充满眷恋与自豪,在游过泰山之余,乃诗兴大发,特地赋诗一首以为纪念。老张这首诗写得好不好,我水平有限,不敢妄加评论,但这首诗据说在国外却很受追捧,被一些专门研究中国诗词的外国“砖家”奉为经典。当然,这些老外对中国的汉语十分头痛,他们研究的中国诗词都被人翻译成英文版。老张的这首诗被人翻译成英文版后是什么模样呢?别说,这首诗被人翻译后不禁让人拍手称绝,让我对张大将军更加肃然起敬。英文版的《游泰山》是这样的:


遥远的泰山

展现出阴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础

支撑起浅薄的上层

假如有一天

把那乾坤颠倒

陈旧的传统

必定遭遇地裂山崩

-4-

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

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

奶奶早已回沛县。


俺也写个大风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

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

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张大将军虽然没有读过几天书,但他从小就看过很多戏文,听过很多评书,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懂得不少。有一次,师爷给他念了一首刘邦的《大风歌》,张大将军知道刘邦跟自己一样,贫穷出身,粗人一个,没有什么文化。一时之间,这厮竟有点个人膨胀了,居然从心底里看不起刘邦,顿时生起了嘲弄刘邦之意,于是即兴就作了这两首诗,颇有点“敢笑黄巢不丈夫”之意。

他堪称打油界一代诗圣,治愈系的灵魂作者,背后故事让人捧腹

《笑刘邦》里面有一句“奶奶早已回沛县”中的“奶奶”可不要会错了意,此“奶奶”非彼“奶奶”,山东人都懂的,这是张大将军的日常口头用语“他奶奶的”缩写,可不要误以为是刘邦的奶奶。


与刘邦的《大风歌》相比,张大将军的《大风歌》更有一种笑傲苍穹、睥睨众生的气质,最后一句“安得巨鲸兮吞扶桑”,霸气侧漏,气势如虹,写的还算有模有样,在俺看来是他所有诗词中水平最高的一句了。据说,当年日本人想要拉拢老张,老张说了一句话非常经典:“我是张宗昌,不是张邦昌。”如果张大将军真说过这话,不失为有种、有骨气的中国人。

-5-

求雨

玉皇爷爷也姓张,

为啥为难俺张宗昌?

三天之内不下雨,

先扒龙皇庙,

再用大炮轰你娘。


张大将军主政山东时,第二年大旱。百姓游行祈雨,请张拈香求神,老张就吩咐马兵备马去龙王庙。老百姓个个大喜,纷纷前往观礼。哪知他一到,这厮既不拈香,更不跪拜,上前给龙王神像左右开弓,打了几个耳光,嘴里不干不净地骂:“X你妹子,X你娘,你不下雨,害得山东百姓好苦,三天之内若不下雨,不把你这座庙扒下,俺就是你舅子。”骂完就登车而去。


这首诗就是张大将军为民求雨时口占而作,五七错落的句式富有民歌般的节奏感。面对不降雨的玉帝,老张不卑不亢,恩威并施,先是认祖归宗套近乎(玉帝俗名张百忍),小小地卖个可怜,继而扬言如不降雨,就要用大炮轰天(玉皇爷爷巨汗,你这是求我,还是威胁我),展现出先礼后兵的过人谋略和敢于指天画地的英雄本色。这首诗充分表达了“大诗人”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大无畏精神。


张大将军的大作还有很多,不能一一介绍,但每一首都是经典,每一首都很独特。试问,民国百年,诗家辈出,但能像老张的大作流传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又有几人。当你心情郁闷时,拿出张大将军的诗读一读,什么烦情愁绪顿时就会烟消云散。诸位心中是否对这位诗风极具感染力的治愈系诗人产生了无限敬意? 张大将军的诗看似没啥文墨,但率真、风趣、不媚俗,比起当下一些头衔吓人的大白话“诗人”无病呻吟、有病惨叫之作不知可爱几多。

他堪称打油界一代诗圣,治愈系的灵魂作者,背后故事让人捧腹

当然,老张的诗毕竟是“文学作品”,本着对诗人的尊重,请大家在欣赏时要态度端正、心怀虔诚,不能嘻嘻哈哈、冷嘲热讽。要是张大将军还在,敢对诗人有半点不恭,老张二话不说,掏出盒子炮就把你给突突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趵突泉   沛县   玉帝   天书   大明   诗圣   泰山   师爷   刘邦   军阀   山东   美文   诗词   灵感   诗人   将军   奶奶   灵魂   作者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