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凡夫心出动,你能否马上认出它?

当凡夫心出动,你能否马上认出它?

不识凡夫心

听从凡夫心

会离解脱越来越远

给生命带来无尽麻烦

当凡夫心出动,你能否马上认出它?

佛法自古就被称为心性之学,简称心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心理学”。我们知道心理学有不同流派,如果要给佛法加个定义,就应该是“解脱心理学”。那么,它和世间心理学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从世间心理学来说,正常的贪嗔痴并不是问题。因为心理学是立足于凡夫人格,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贪嗔痴,所以它的关注点不在于此。

当凡夫心出动,你能否马上认出它?

只有当人们过分地贪或嗔,引发焦虑、忧郁、躁狂等异于常人的症状,且自己无力扭转时,才是心理学致力解决的。

但从佛法的角度看,贪嗔痴本身就是问题,是一切心灵病毒的源头,又称三毒。我们之所以是凡夫,是轮回的重病患者,正是被这三种病毒所染污。

所以佛教不仅要解决异常的心理疾病,还要从根本上断除贪嗔痴,否则就会源源不断地制造烦恼,制造生死和轮回。

现代人对修行的认识偏于事相,往往只关注自己拜多少佛、诵多少经、打多少坐,或是做多少和佛教相关的善行。当然这些都很重要,但我们要知道,修行的关键在于用心。

当凡夫心出动,你能否马上认出它?

如果用心错了,就像偏离方向,再怎么做都是南辕北辙。事实上,不少人虽然修了很多功课,做了很多义工,却是带着贪嗔痴在做,所做反而成为我执和名闻利养的增上缘。

正如《楞严经》所说:“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因为沙子不是饭的因,所以无论忙多久都煮不成饭。

心灵世界由各种成员组成,当凡夫心出现时,我们能不能马上认出它?会不会像佛经说的“心中不明,认贼为子”?把贼当作自己的儿子,以他为至亲,处处顺从,结果财产被偷光,家业被败尽。

修行也是如此,因为不识凡夫心,听从凡夫心,所以给生命带来无尽麻烦,离解脱越来越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凡夫   认贼为子   上缘   躁狂   佛教   善行   关注点   佛法   美文   心理学   世间   用心   麻烦   心灵   病毒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