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说没空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当你说没空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不仅要以柔软心对待众生

深入体察他们的苦

更要以坚毅心对待自己

决不姑息自我的诡计

当你说没空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面对众生的痛苦,我们时常熟视无睹,表现出事不关己的冷漠姿态。若是看到自己讨厌的人遭受痛苦,甚至还可能幸灾乐祸。这些都是修习慈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有时,别人向我们求法或求助,我们可能脱口而出就是“没有时间”。为什么我们更习惯拒绝而不是为他人提供帮助?正是因为我们对于众生的痛苦不能感同身受。

甚至,我们还会给自己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我现在正忙着更重要的事情。”我执非常狡猾,当我们不想慈悲众生时,它会找到各种开脱的理由,使我们心安理得地原谅自己的错误,轻易获得心理平衡。

当你说没空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事实上,有多少理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理由背后的动机是否为了利他?如果不是,再多的理由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只能将我们已有的错误变得更坚固、更隐蔽、更难以改正。

由凡夫心转入佛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不仅要以柔软心对待众生,深入体察其痛苦;更要以坚毅心对待自己,决不以任何理由姑息自我的诡计。

慈悲心修习,一方面是在座上观想,每日三次修习菩提心仪轨。修习仪轨和观想的目的,都是为了长养这一心行。我们每观想一次,慈悲的力量就在思维中得到一次强化。

当你说没空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在佛教修行中,特别强调运用观想力来转换心念。这是因为,修行所成就的并非客观结果。

如果我们要办所学校,那么客观上的一所学校就是目标所在。但修行成果主要体现于内在的转换,其关键在于心行的运作。每天不断地观想,正是转换心行的必要过程。依唯识原理而言,也就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过程。

假如我们刚在座上修习了慈悲观,再看到一个原本讨厌的人,也不容易产生强烈的厌恶之心。即使没能很好地控制心念,事后也较容易意识到这一错误,并因此感到惭愧。

所以,座上修行和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检验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座上修习慈悲观和菩提心仪轨的同时,还应在生活中不断运用和调整。正如钻木取火那样,需要两块木头持续摩擦,才能碰撞出慈悲和智慧的火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求法   凡夫   心念   诡计   坚毅   菩提   慈悲   美文   众生   柔软   种子   客观   讨厌   痛苦   理由   错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