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四大皆空,何必在乎未来

既然四大皆空,何必在乎未来

在缘起的世界

有的只是因缘假象

“假”不是没有

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

既然四大皆空,何必在乎未来

在这个缘起的世界,究竟什么是空,什么是有?空和有又是什么关系?

在般若系经典中,最短的《心经》仅260多字,但出现的“空”“无”“不”近40处,约占全经六分之一。此外,在《金刚经》乃至六百卷《大般若经》也同样如此,可谓处处说空,事事皆无自性。

所以,有些人学了般若系经典后,在认识上会出现偏空的现象。既然什么都空,缘起也空,因果也空,四谛也空,三世诸佛也空,那是否缘起因果也不存在呢?

既然四大皆空,何必在乎未来

在《佛说无上依经》中,佛陀特别告诫我们:“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怪,亦不毁呰。增上慢人执著空见如一毛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

为什么?如果一个人有我见,至少还会考虑到因果,考虑到对自己负责,言行举止终会有所收敛。一旦起了断见,这种约束就不复存在。

有句话叫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既然人死如灯灭,又何必考虑那个不存在的未来?又何必在意那个看不见的因果?于是乎,就有可能抱着侥幸心理做任何事。

这样一个无所畏惧的人,往往是令人畏惧的,因为你不知道他的底线是什么,不知道他最终会做出什么,又会给自己或大众带来什么伤害。

事实上,在缘起的世界,有的只是因缘假象,所以缘起是属于假有。佛典对现象世界的描述中,有两个字用得非常精辟,一是假,一是幻。“假”不是没有,但不是固定不变的有,“幻”也是同样。

在凡夫的认识中,往往会落入两边,或偏于常见,或偏于断见。这种“假”和“幻”的认识,正可帮助我们摆脱断常二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佛典   凡夫   多字   唯物主义者   自性   金刚经   佛陀   无所畏惧   因缘   假象   缘起   因果   美文   现象   未来   经典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