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养成的4大方法,非常管用,分享给你

我是木夏岩,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个人成长干货与情感小故事

学霸养成的4大方法,非常管用,分享给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作为一个斜杠青年,身兼多职,需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我


想学的东西太多,奈何时间不够用,方法不正确,走了很多弯路


对于怎样能更高效的学习,我可是研究了整整大半年,实践了多个方法论,最终总结了以下4个干货(建议收藏再看),非常管用!


用了这些方法之后,我感觉自己的脑子好使多了哈哈


起码在独立思考、吸收知识这部分,有了大大的提高


但是,在分享方法论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个关于学习吸收率的理论:学习金字塔


学习的过程分为:输入-吸收-输出,学习金字塔则体现了吸收知识的原理

学霸养成的4大方法,非常管用,分享给你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在我们听讲的时候,知识被吸收5%,阅读的时候,吸收10%,听加上看,吸收20%,给别人示范/展示,吸收30%,跟别人一起讨论的时候,吸收50%,经过实践之后,吸收70%


但是,如果把知识输出、教别人,吸收率可以达到90%


综上所述,我们五感(看听摸闻尝),是很灵敏的,越是调动我们的五感去学习,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就越深,吸收率也就越高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知识呢?


01

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便是学习金字塔中所说的:教会别人


在学习的过程中,把自己想要学会的知识,写下来


然后,把自己当作是老师,想象有一个年龄很小的教学对象


这时候,你就要用自己的语言,把知识点向你的“学生”转述,直到这位“学生”能够完全听懂


也就是说,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知识点清晰且流利的表达出来,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对这个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表层的阅读


经过自己的理解、重构、最后输出知识,这便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02

5WHY分析法


5WHY分析法,又叫“5问法”,遇到一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可能是3个、5个,甚至于更多,一直不停地往下追溯,直到摸索到最底层的逻辑,寻找到一手知识


市面上很多知识,都是经过拆解的三四手知识,很多时候,到了我们手上的知识,已经不是原来的知识了


此时,运用5WHY分析法,就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找到最有价值的知识


并且辨别知识的优劣性,那些经不起推敲的知识,就可以立刻断舍离了


03

反馈效应


反馈效应这个概念初始于物理学,后来,人们把反馈效应用于心理学,以此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


反馈效应所传达的是:


有反馈才有动力

有反馈才能发现问题

有反馈才能进步

有反馈才能加深了解


把知识进行输出的时候,外界的反馈,不仅可以让你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验证自己是否对知识完全掌握了


还能自行优化内容,对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在得到反馈的过程中,还可以建立对所学知识的不同角度的看法,从而得到新知


那么,我们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可以从两个维度实践:自我反馈与外界反馈


自我反馈就可以运用之前所说的“费曼学习法”:当你能顺利地把所学的知识,清晰且流利的表达出来,就证明你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


外界反馈:可以把你所学的知识发布在社交平台,吸引同类的人,互相讨论


就像是读书会那样,一起研究知识


要知道,群体讨论会比个人讨论的效果好很多,而且有时候还会产生新的想法


04

定期整理笔记


这个做法,学生时代老师常常教我们这样子做,具体方法我就不作多赘述了


温故而知新,不仅可以加固知识,有时候还会产生“顿悟”时刻


有时候,我们遇到难题会“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候放下,再等一段时间回头去看,就会恍然大悟,产生新的灵感,这就是著名的“酝酿效应”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分享整理笔记这个方法,不仅仅是整合、加固知识,更多的是,通过反复回看,用新的角度去看问题


以上,便是我实践了将近一年的学习方法,好用到马上想分享给你,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实践起来吧!


让我们一起成为高效学习的斜杠青年吧!


—完—

作者:木夏岩,农村小姑娘,努力做到经济自由

专注在个人成长,情感小故事深耕

希望我的文字可以带给你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方法论   斜杠   吸收率   方法   干货   高效   知识点   流利   管用   美文   所学   金字塔   效应   反馈   自我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