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走向油腻的4个迹象

策划、撰文 / 木夏岩

篇数 / 第52篇

时间 / 2021.08.24


看到一则故事:

公司有位同事,30未到,却有了一副油腻的样子。

未见其人,先闻其油。

“哎呦,最近谁谁谁变美了哟,是不是有男朋友滋润了呀?”每天吃完中饭,还一边用手指剔牙,一边带着满嘴的蒜味挑逗女同事。

他自以为说这些话能彰显自己的幽默。

殊不知,女同事们只觉得他年纪轻轻,却油腻至极,唯恐避之不及。


一个人走向油腻的4个迹象

泡沫之夏截图

小岩认为,油腻不分年龄,内心油腻比外表油腻更为可怕。


01

虚荣式油腻


同学聚会,小马一直说个不停:左一句“我有个朋友多厉害”,右一句“我有个兄弟多威风”。

总以为自己认识的人越多,脸上越有面子。

事实上,人越是炫耀自己朋友有多厉害,就越是说明他自身没价值,需要靠朋友来给自己做附加价值,从而达到“显得自己很牛逼”的特效。

这在其他人看起来,小马只不过是个爱吹牛的谐星而已,仅此而已。

大家都是笑完就过了。

古语有云: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若是对自己产生认知偏差,便以为身边的圈子代表着自己的地位。

然而,真相却是:当你没能力时,无论你认识多少大佬,都毫无用处。

夸夸其谈只会让人觉得你虚荣且油腻。


02

好为人师的油腻


伊能静曾在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里,凭借短短几句话,让周围鸦雀无声,以标榜个人成就经验主义出圈。

在后期易立竞个人访问时,伊能静更是把“好为人师”发挥到极致:

以自己“专业歌手的角度”,批判前队友王智和王丽坤没有音准,还不停地模仿她们的表演:

“她们两个,就是完全没有音。比如随便唱一首歌,但她们就是唱出来就不是一首歌,然后怎样讲都讲不明白。”


一个人走向油腻的4个迹象

伊能静采访截图


后面还拿自己的“幸福生活”与已故歌手梅艳芳作对比:

“觉得梅艳芳“很惨”,到生命的最后,瘦成那样,还要在台上穿白纱唱歌......”


一个人走向油腻的4个迹象

伊能静采访截图


由于梅艳芳患癌无法完成伊能静口中所谓的“幸福”,便成了她的反面教材。

小岩认为:这种只会站在自己的标准里,批判别人价值观的人,只是为了突出自己的“能力”,得到所谓的“尊敬”。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意思是,人的弊病,就是爱做别人的老师。

总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来教导后辈,标榜所谓的经验主义,除了让人觉得自己是“老油条”之外,别无益处。

要知道,好为人师的人,常常不被人喜欢。

我们一定要警惕,防止自己成为这种“油腻之人。”


03

不分场合讲荤段子


@职场木沐说曾说过一个故事:

一位同事肥胖,容易疲劳。有一次开会经不住打瞌睡,被领导批了一句,结果同事却没放过他,笑嘻嘻地说:“大清早怎么这么困,是不是昨晚折腾得太累了!”说完一脸猥琐的笑。

被开玩笑的胖同事尴尬得脸红到耳朵根上了。

不分场合地开荤段子,被开玩笑的人,只觉得是种侵犯。

小岩认为:搞笑段子出口成章,确实略显幽默,但如果什么事情都往性去想,这就成了被玩笑包裹下的语言暴力。


一个人走向油腻的4个迹象


爱讲黄段子人,可以在脱口成章前,先想一想周围这些人适不适合听你的黄腔。

不要为了一时口舌之快,变成别人心中的油腻之人。


04

思维固化、停止学习


罗永浩曾聊过关于“油腻”的定义,他的朋友认为:

“油腻,就是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完成感、确定感,成了。

所有油腻的行为,都是觉得自己这辈子混出头了,就这样了,可以仗势欺人或者是自我放弃了。

那在别人眼里,这个人的行为方式多少有点自以为是,或者是古怪荒诞。”

之前唐山路桥收费站撤销,导致大量收费站员工被裁。

一位36岁的大姐哭诉:

“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站了。

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

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


一个人走向油腻的4个迹象


大姐的哭诉让人心疼,同时也给我们敲起了警钟。

收费站大姐是真的学不会吗?

还是以为自己掌握了“铁饭碗”,从此安逸,懒于精进自己,这才演变成“温水煮青蛙”。

多少人,在三四十岁就觉得自己拥有了“铁饭碗”,失去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这个时代的某些年轻人把“丧文化、佛系、躺平”挂在嘴边已成常态。

下班之后,点个外卖,开始打游戏、刷剧,日复一日,除了长肉,啥也没长。

当我们被惰性所裹挟的时候,我们变得越来越不会思考,思维越来越固化,我们只是遵循大脑的习惯、反射和经验行事。


一个人走向油腻的4个迹象


刘白羽曾说:

“一个人可以衰老,可以病死,那是自然法则,人们并不畏惧,但人决不能在肉体还活着的时候灵魂却已经枯死。”

小岩认为,当一个人开始停止学习、固步自封的时候,也就意味着,TA正在“老去”,因为TA选择了放弃成长。

年龄,从来都不是我们可以变油腻的借口。

唯有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吸收和接纳新知识,才是最好的“解腻良药”。

只要思维不老去,我们就可以永远年轻地活着。


点赞转发,与你共勉。


参考资料:

微博知乎百度

图源于网络侵删致歉



欢迎你来到

小岩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油腻   大佬   好为人师   经验主义   铁饭碗   收费站   段子   小马   美文   截图   大姐   迹象   虚荣   场合   同事   思维   走向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