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已婚妇女发生的恋情,这部小说写了作者亲身经历?

作者:Jay

校对:LIT.CAVE 编辑部

配图:Online

跟已婚妇女发生的恋情,这部小说写了作者亲身经历?


跟已婚妇女发生的恋情,这部小说写了作者亲身经历?

《木精:一个关于青年时期和追忆的故事》

出品方:可以文化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2月

作者:[日] 北杜夫

本书简介

一位在德国进修的日本精神科医生,为了同过往的一段恋情诀别,来到遥远的异国他乡。他游走于多瑙河流域、蒂罗尔群山和北欧的城镇,内心却带着对旧日恋情的甜美追忆。旅途中,他以托马斯•曼为榜样,立志成为一名作家,然而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不安和彷徨仍旧萦绕心头,那位叫伦子的情人依旧一路跟随……

北杜夫以昆虫爱好者的敏锐观察力、精神科医生的审慎和作家清新幽默的笔法撰写了一部富于温情的成长日记。


国内关于北杜夫的介绍不多,他有一部自传性的短篇小说《幽灵》,当年他自费出版了这本书,另外两部作品,一部是1960年的畅销书,另一部是芥川奖的得奖作品。

之前我们在《幽灵》的图书评论中提到,北杜夫气质上有点像普鲁斯特,那么可以说,今天谈的这本《木精》就是《追忆似水年华》的「浓缩版」。

北杜夫和普鲁斯特都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这导致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都极为敏感。

《木精》又像北杜夫的自传,有私小说的性质,北杜夫借一个「我」去讲故事,然而读者一旦读进去,不免就把北杜夫当作主人公。

《追忆似水年华》是作者在经历一切后动笔写的漫长回忆,《木精》也一样,小说结尾,主人公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了他的「第一部作品」。

《追忆似水年华》虽然出场人物众多,让人眼花缭乱,但主人公的几段恋情却令人印象深刻,他从小单恋着邻居斯万的女儿吉尔贝特,后来两人关系渐渐冷淡,有一次在巴尔贝克海滨,普鲁斯特遇到一群少女,并在那里认识了阿尔贝蒂娜,后来回到巴黎,他又恋上了盖尔芒特公爵夫人,并常去公爵夫人府上做客。最后,他和阿尔贝蒂娜坠入爱河,却发现对方更喜欢女人。

这一关于爱情的部分如果被人从《追忆似水年华》中剥离出来,能自成一个篇小说。它不仅包含普鲁斯特对爱情的欲求、幻想、期望、失落等种种情感,还反映了当时法国贵族文化的衰败。

尤其是第一卷《在斯万家的那边》里,斯万与奥黛特的爱情,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门不当户不对」的结合,最后,这段爱情的结局也令人唏嘘:斯万死后,奥黛特成为了别人的情妇。

……恋上有夫之妇,文化的衰败,情与欲的纠结,这些元素在北杜夫的《木精》里集合成一个故事,那就是主人公和伦子的爱情。

北杜夫是个思想「晚熟」的青年医生,日常生活中会对身边的少女充满幻想,但并不擅表现内心的情愫。有一次,因为堂姐的缘故,他结识伦子。比他小两岁的伦子虽然已经结婚,还有了孩子,但在主人公面前,她总是自称「小伦」,很是惹人怜爱,不久两人便陷入了爱河。

《木精》这部小说采用倒叙的方法展开,主人公为了跟伦子断绝来往,去了德国留学。路上的种种见闻,都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跟伦子的往昔。从相识、偷欢到决绝地断裂关系,由于整个背景是二战前后,除了作者自带的抑郁气质,在叙事和描写上还有不少战争的痕迹,这和《追忆似水年华》都是很接近的。

只不过,由于《木精》是薄薄一本小说,就其体量来说自然比不上《追忆似水年华》。副标题《一个关于青年时期和追忆的故事》也有点笼统,具体而言,它是一个青年失恋的故事。

主人公在爱欲的诱惑面前始终是被动的。他谈过有一次被有夫之妇勾引,那是一次几个人出去游玩,走着走着忽然剩下他和一个女人。女人若无其事地挽住主人公的胳膊说:「好黑呀,我看不见。」接着便得寸进尺,挨在「我」的身上,又有了如下对话:

她用一种娇甜的声音对「我」说:「紫阳花的话语,你知道吗?」

「紫阳花?」

「我告诉你吧。」

「……」

「见异思迁。」

主人公一时不知如何回应,下一瞬间他被强吻,接着,两人就开始了新的关系。

其实撇开性别差异不谈,这一桥段本身是容易受争议的。双方并非相互试探,也不是欲拒还迎,在小说里,伦子多数是主动的一方,这也很容易误导读者——这段婚外情源于伦子「不安分」。

大概是私小说的缘故,主人公在这段恋情中的情感,作者笔力十分到位:主人公享受偷情带来的刺激感;两人的相处,是纯情而充满幻想的;但联想到伦子回到家和老公亲热,他又对这段恋情心生猜疑。

主人公把自己情感方面「晚熟」的原因归咎于战争,这是值得解读的,像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的集体失忆事件一样,北杜夫在小说中所呈现的不仅是个人,而是当时战争背景下人们的精神状况。

只不过,北杜夫并不是一个有强烈现实关怀的作家,毋宁说北杜夫对当时社会有所关注,不如把这一功劳归于他的精神导师,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北杜夫在作品中从未掩饰过自己对托马斯·曼的喜爱,尤其是《魔山》。《魔山》那种布尔乔亚的颓败风,对北杜夫影响十分明显。

尽管如此,北杜夫小说还有浓厚的日本美学基底,唯美、物哀、幽玄、侘寂。这是受他父亲的影响。

北杜夫的父亲是一位诗人,名字叫斋藤茂吉,短歌见长。早年北杜夫从事文学创作,不想被父亲的光环所覆盖,才用一个跟斋藤家没有关联的笔名。

北杜夫一直想摆脱「xxx之子」的名声,早年他所取得的一些成就,也确实证明了其文学造诣。但无论他是否承认,北杜夫的才华很大程度受父亲影响。

北杜夫的人生轨迹,甚至和父亲斋藤茂吉有点相像。

斋藤茂吉年轻的时候,受养父影响而学医,后来成为了芥川龙之介的家庭医生。

尽管芥川龙之介对斋藤茂吉的评价不低:「我看诗歌的眼光,并不源于其他人,而是斋藤茂吉让我对诗歌开了眼……」斋藤茂吉被称为「日本近代歌圣」,但跟芥川龙之介的名字放在一起,似乎还是显得「弱」了一些。这种「弱」并非文学造诣上的微弱,而是单纯地不太广为人知。

每一位作家就像一颗独立的恒星,彼此越是靠近,光芒越强的一位就会遮掩另一位。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北杜夫,他的创作是艰辛的,因为在「超越」了父亲的光环之后,他会恍然发现——不仅父亲斋藤茂吉,还有北杜夫的精神导师托马斯·曼,以及背后整个日本美学的灵魂,都在等着他超越。

值得一提的是,北杜夫在《木精》扉页引用了父亲的短歌:

他乡河谷间,

孩童轻轻呼。

故国山林里,

木精悄悄应。

北杜夫在小说扉页引用父亲的短歌,甚至从中取书名《木精》,我们在这里不妨理解为,北杜夫跟父亲达成了妥协。由此,我们也看出作家默默接受了「影响的焦虑」。

有很多作家,毕其一生都没有逃出这个困境。北杜夫的起点本身不低,就其探讨人性中的情与欲方面而言,这部作品是足够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贝蒂   紫阳   托马斯   木精   恋情   短歌   作者   小说   日本   美文   主人公   年华   妇女   父亲   作家   发生   作品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