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物」深北县抗日县大队政委——赵晓辉


「家乡人物」深北县抗日县大队政委——赵晓辉

赵晓辉照

赵晓辉(1914.7—1983.9),学名贾济泽,字永聚,小名刁牛,曾用名赵晓辉,深县唐奉镇(现兵曹乡)马官屯村人。1936年入党。历任马官屯村党支部书记、中共深县唐奉区区委书记、深北县县委军事部部长、县抗日游击大队政委、辛集市机关某科科长。解放后,任北京外贸学院党委书记。1979年离职休养。1983年在北京逝世。

1914年7月19日,贾济泽出生于河北省深县马官屯村。爱人娶魏淑卿,两人共生育2子2女,分别在农村和北京长大和生活。

1936年初,马官屯国民小学升级为六年制,贾济泽被聘为教员。这时,外地地下党员孟继光(又名孟繁国)到马官屯小学任教,以学校为阵地,秘密开展党的活动、发展党员。不久,,吸收贾济泽入党。同年9月,杨铁城秘密创建中共唐奉区委并任书记,机关驻马官屯村。接着,11月,中共深县县委在马官屯恢复创建,机关也驻马官屯村,吴建民任书记。

1937年春,中共深县县委升格为中共深县中心县委,机关仍在马官屯村办公,统一领导深县和束鹿县党的工作。杨铁城(1937年春至7月)和吴建民(1937年7月至9月)先后任书记。这时,马官屯村党员数量达到数10人,为村党支部的创建打下了基础。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日本鬼子到达深县。土匪徐二黑趁机占领深县城,成为大汉奸。9月,中共深县中心县委升格为保南特别委员会(也称深北特委),机关仍驻马官屯村,下辖深县、武邑、武强、饶阳、安平、束鹿县中共党组织。10月,中共深县工作委员会成立,机关也驻马官屯村。同月,马官屯村党支部秘密成立,贾济泽任书记。

1938年2月,深县工委撤销,深县县委成立,并移至县城办公。5至7月,深县境内相继建起区级抗日民主政权,将原来的13个区划并为7个区,唐奉区和穆村区合并为第六区。这时,贾济泽成为中共深县第六区区委委员。

1939年1月,日本鬼子开始“扫荡”冀中地区,八路军120师进入冀中。2月,日军再次占领深县县城。9月,日军开始在深县修公路、建据点,妄想封锁深县抗日军民活动。这时,为便于开展对敌斗争,深县县委县政府将原来的7个区又划分为13个区,唐奉一带划为第十区(唐奉区),贾济泽担任中共第十区(唐奉奉区)区委书记(1930年1月至1940年1月)。期间,贾济泽和区公所的领导一起带领全区积极投身抗战,配合八路军游击队作战,动员男青壮年参军入伍,鼓励妇女拥军支前。

1940年1月,为便于指挥协调,更好开展对敌斗争,冀中区党委决定,将深县以沧石路为基本界线划为深北和深南两县。深北县委、县政府成立,下辖141个村。同时,建立起军事和群众团体组织。贾济泽转任中共深北县第一区(唐奉区)区委书记(这时,开始使用化名赵晓辉)。8月,唐奉区(第一区)按照深北县指示,在马官屯村召开声势浩大的民主宪政大会,周边几十个村参加,影响巨大。会后,赵晓辉调任深北县县委军事部部长。11月,再兼任深北县抗日游击大队政委(简称深北县大队)。这时,冀中回民支队到达深北县休整,冀中军区22团也到达深北县寻机歼敌。赵晓辉代表深北县委军事部主动与回民支队和22团联系,提供一切帮助,支持和配合正规部队与日伪军进行顽强战斗。

1941年1月,冀中军区22团侦察得知深县与安平的日伪军要换防,将有160多人带20辆大车从安平返回深县,22团遂于6日在深北赵八庄设伏准备歼敌。深北县委军事部和县大队,组织区小队和民兵配合了此次战斗。上午9时,当日伪军进入22团预伏地后,22团和深北区小队官兵猛烈开火,当场打倒十几个敌人。敌人见状,动用坦克进行反击,战斗异常激烈,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2点。最后,我方伤亡20余人,毙敌60余人,俘获15人,缴获轻武器和军用物资6大木车,取得战斗胜利。之后,县大队和军事部帮助清理战场,迅速离开现场。4月,深北县游击训练班和唐奉区小队,配合饶阳县大队“采取引蛇”出洞的办法,在深北王村再聚鬼子一个小队,一举除掉了惨无人道的西蒲疃据点日军小队长渡边。面对我军民的英勇抵抗,日伪军不甘心失败,加大了对我革命老区的“蚕食”和“扫荡”。针对这种情况,深北县委领导全县人民遂开展起“反蚕食、反扫荡”的斗争。为提高男女民兵的军事技能,赵晓辉负责的县委军事部制定了详细训练计划,要求广大男女民兵以村为单位,开展军事训练,并定期进行观摩比赛,民兵训练搞的异常活跃。

1942年1月,为检阅民兵训练效果,深北县军事部组织了3000多人的民兵大检阅,声势极为壮观,民兵的作战能力大大增强。3月,冀中军区27团到达深北,为配合正规部队作战,深北县开展了破坏日军电话线“出击周”活动。沿沧石路两边猛砍敌人电线杆,大割敌人电话线,使敌人的通讯陷入瘫痪。5月,鬼子动用5万多兵力,用上了飞机大炮,对冀中进行了为期2个多月的残酷的扫荡,史称“五一”大扫荡。之后,又进行了3个月的“清剿”行动。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和残酷的抗日形势,深北县按照地委的部署,采取“化整为零、分散隐蔽、坚持斗争”的方针,要求各部门分成小组,每个干部各自建立堡垒户,坚持反扫荡、反清剿斗争。这时,赵晓辉冒着随时牺牲的危险,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随深北县委机关奔走在深北大地,领导着全县的军事斗争,并配合正规部队作战,与日伪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42年6月,鬼子“五一”大扫荡后,加强了对抗日军民的封锁。到处安据点、盖岗楼,挖界沟和封锁沟。同时,深北县伪警备团、伪侦辑队先后成立,甘当汉奸,作尽坏事,深北县斗争形势更加残酷。这时,在深北县委领导下,军事部一边组织县大队、区小队开展对敌斗争,进行破袭战、伏击战等,一边组织民兵和群众开挖地道,以更好保护自己,消灭敌人。同时,配合正规部队作战,担任支援保障,保护伤病员等。

1943年初,经过广大军民的坚决斗争,加上受太平洋战争的影响,日军开始收缩兵力,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中国抗日形势趋于好转,深北县各级组织快速恢复。这时,赵晓辉亲自筹划和指导县区村三级抗日武装的恢复,克服敌人“扫荡”前所造成的诸多困难。深北县大队和区小队战斗力逐步得到恢复,并不断提升,为下一步做好抗日武装斗争,对日发动最后的反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4年,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形势下,深北县党政军民配合军分区部队更加主动地向敌人展开军事和政治攻势。年底,县境内日伪军据点、岗楼基本全被攻克或迫退。抗战形势更加好转。

1945年,3月,深北县和深南县合并为深县。8月27日深县解放。不久,赵晓辉(贾济泽)回到家乡马官屯村休养,再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体村民积极克服战争创伤,恢复生产、生活。

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后,赵晓辉(贾济泽)带领全村坚决响应上级号召,动员男青年参军,妇女做军鞋、袜子等,支援解放战争。同时,配合上级“土改”工作队开展土改运动。

1948年,赵晓辉调辛集市机关工作,担任某科科长,为当地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49年9月,赵晓辉再调北京中央外贸学院工作,担任学院党委书记,直至1979年离休。期间,他始终保持战争年代那种工作精神,勤奋工作,任劳任怨,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人们好评!

1983年9月25日,赵晓辉因病在北京去世。不久,赵晓辉(贾济泽)与爱人的骨灰一起运回马官屯村,在村北公墓安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冀中   大队   安平   伪军   民兵   作战   政委   小队   军民   县委   日军   美文   北京   中共   敌人   家乡   机关   人物   军事   赵晓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