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品诗之为什么喜欢诗

当纷杂的工作之余,当沏上一杯淡淡的香茗,当闲暇无事百无聊赖时,展开一卷诗集,细品慢读,浸沉其间,自会有一种宁静清越的感觉出来。这就是我喜欢诗的缘起。


有人说,诗是文化殿堂里的一颗明珠。这句话说的很好。诗是最接近心灵语言。诗最能陶冶人的情操。读一首好诗,心灵就会受到一次洗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随平野尽,月涌大荒流”,读之不禁心胸开阔,再无块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读之不禁一片空明,不生纤尘。“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使我们心生豪情,欲沙场驰骋。简洁明快的语言,深致高远的意象,总能引起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孔夫子对诗就非常的推崇。《论语》中他谈论诗的章句很多。他曾经对他的学生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娱亲治国,还可以增长见识。历来文人,对孔夫子这段话都奉为圭臬。明末清初的大儒王船山先生,对这段话就颇有心得。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尽矣。辨汉、魏、唐、宋之雅俗得失以此,读《三百篇》者必此也。‘可以’云者,随所以而皆可也。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出于四情之外,以生起四情;游于四情之中,情无所窒。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故《关雎》,兴也,康王晏朝,而即为冰鉴。‘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观也;谢安欣赏而增其遐心。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贵于有诗。”


诗言志,歌咏言。能在繁芜的生活中,读读诗,偶有所得,吟哦几句,领略个中三味,给自己的心灵一点启迪,给自己的思想留一片净土,那应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大儒   壮志   吹角连营   大漠   奉为圭臬   繁芜   论语   孔夫子   块垒   无事   章句   雅俗   清越   美文   心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