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要轻生?


他们为什么要轻生?

自杀是伴随着每个历史时期躲避不了的独特现象,还是随着文明的进步造成的另一种异常罪过?

老祖宗早就说过:好死不如赖活!直到今天,这句话依然是让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顽强活下去的理由。

也许在自杀者心里,过着朝不饱夕、居无定所、露宿街头、受尽屈辱和苦难的日子,不如"好死"来个一了百了痛快。最让后人敬仰的哲学家庄子有句至理名言:"劳我一生,息我一死",又把死上升到了脱离苦海,回归自然的诗意境界。

是生还是死?这是任何人都会去思考的问题。一旦感到生不和死,自杀便堂而皇之的成了对人生意义、目的和价值的最彻底的否定。

人类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事实证明,文明越进步,物质财富越丰富,自杀率越高。突显出来的是,发达国家比落后国家高,城市比乡村高,文化成度高的比文化低的高,这是为什么?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是轻生的诗人留下来的诗句。

轻生的小说家三岛由纪夫,名扬天下,站在荣誉的峰顶,把死亡视为最高的美,在他的小说里,最令人震撼的是:他要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还有把小说写得像"樱花"一样美的川端康成,凭着巜雪国》和巜伊豆的舞女》获得了若贝尔文学奖,在对"美的文学"极致的追求中,用家里的煤气结束了生命。

一个是在寻找光明,一个是把看到的美毁灭掉,也许在川端康成的心里,相比樱花的自然之美,不仅是他这个小说家所掌握的语言,乃至整个人类的语言永远也够不到的美。

自古以来,在轻生者的队列里,不仅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才子佳人,也有种田打工、节衣缩食、寄人篱下的普通贫民百姓,还有日进斗金、生活花天酒地、夜夜笙歌、身边香车美女的富商名媛⋯⋯

在自杀者的队列里,最让后人扼腕叹息的是那些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他们的自杀,至今依然像迷一样让后人百思不得其解。奥地利十九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玻尔兹曼,假如没有他在气体运动论和热力学方面的杰出贡献,人类今天的航空航天技术还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吗?!玻尔兹曼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他乐观开朗,活泼幽默,热爱艺术和音乐,世界各地的学者对他顶礼慕拜,视为偶像⋯⋯那他为什么要自杀呢?

人的生命是属于自己的,不管是在荣华富贵中还是在苦难艰辛中,一旦信念丧失,没有了精神家园,他有权决定是继续活下去还是用某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中国古代哲学家把自杀视为对父母的不孝。唐代大诗人李白写下了"不可死而死,是轻其生,非孝也。"。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的生命是神给予的,我们都是上帝的儿女,人无权支配自己的生命。

他们为什么要轻生?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生时,是旅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路走、一路寻找: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虽然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但人脑这个黑箱尚未完全打开,当今科学对它的认识知之甚少,我们依旧走不出迷惘困惑。

死了,又归到哪里去呢?从古至今,这是人类的语言依然无法解释得清楚的问题。也许在自杀者心里,那是一个没有痛苦、没有伤害的地方,是回归大自然上帝最好的捷径。

自然界里千万物种,命中注定有生有死,但平安盛世,相比自杀者的悲壮之死,任何一种死法都显得自然平常:把自己剁成肉泥也不承认失败的海明威用枪口顶住自己的下巴,三岛的切腹,川端康成的煤气⋯⋯

人类初始以来,因为无知产生的困惑和迷茫,到今天并没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的满足而逐渐消失,反到更多了深重的憔虑和抑郁不安。

今天的人,即使是坐在高速列车和波音飞机上,只要打开手机,便可以在在网络上穿越时空、纵览古今,如此"快"节奏的生活,并没有多少"快"的幸福,快速中形影不离的是:高额的房贷、就业的艰难、升职的竞争、还有远方父母家人的健康⋯⋯即使走到了大年三十的阖家团圆的夜晚,还有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呵!

生命只有一次,"好死不如赖活。"这句话不知流传了多少年,为什么还有人要轻生呢?这恐怕跟我们对人脑的认识有关,就我们目前的智慧而言,恐怕写出一部连载十年的专著也说不清楚。(图片来源网络)

他们为什么要轻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川端康成   名媛   海明威   自杀者   樱花   光明   人脑   小说家   队列   哲学家   美文   后人   苦难   人类   语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