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旅总是在告别!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人生之旅总是在告别!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大诗人苏轼的一生是在漂泊中度过的。

每当独自一人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吟诵着这两句诗,情不自禁地想到那些难忘的告别。

因为家境贫寒,只有早一天走向社会,才能自食其力,减轻父母的负担。所以中学毕业,就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边疆去、到农村去⋯⋯

十六岁出远门,小小少年,背上行囊,告别父母,来到了离城几十公里外的人民公社,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

在下乡务农的三年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历了春耕秋收的艰辛,懂得了"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意义。

吃尽苦头,方能磨砺出坚韧顽强的意志,除了四季耕耘秋收,常常肩挑背负几十斤重的农家肥,翻山越岭送到二十公里外的山地里,播下种子后,仰望天空,学会了感恩大自然的风调雨顺。

秋去春来,桃花红、梨花白,在治理南盘江的岸边,我又响应国家的召唤,极积勇跃的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好男儿就是要当兵,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自古以来,没有国,哪有家?娘送儿,妻送郎,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当我一身戎装,雄纠纠气昂昂的坐上军车离开下乡三年的农村,这是十八年的人生中第二次跟父母亲人告别。

背井离乡,前后六年多,深深体会到了天地的广阔,人生道路上的丰富多彩,军人醉卧沙场的使命与光荣!

参军一年后,我便参加了保卫祖国的南疆自卫反击战。英勇善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军人的天职。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战前跟战友的生死告别。

战争打响前的一个黄昏,我在侦察连的战友渡过混浊的河水,深入到河那边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壮士从此一去不复返,留在记忆中的是他永远不变的模样。

我在野战医院的战友,她是战前从北方聚结到南疆前线,我们相识在滇南兵城,一个月后又重逢在沅江岸边的山坳里。那天,我们在河边相遇,眼前是滚滚向南流去的江水,她指着森林前面的峡谷,说江水从山那边便流出了国界,变成了红河,最后汇入了太平洋⋯⋯

沐浴着晚霞,她转身眺望着北方的故乡,西山山腰的落日,有一种山峦依依,天宇澄清的壮烈感,她指着不远处的界碑感慨道:国家真是一个神圣的观念呵!

我曾把她这一刻的英姿写了一篇名叫巜南疆的木棉花》发表在军报上,我多么希望她能读到它,知道是我写的。

人生之旅总是在告别,告别才有了人生的深度和广度,去到远方"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情才更浓,爱才更深!

人生之旅总是在告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沅江   南疆   红河   侦察连   西山   人生   战前   江水   岸边   美文   战友   军人   光荣   祖国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