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考哈佛,8岁会8国语言,席德斯21岁却被父母送疗养院“改造”

7岁考哈佛,8岁会8国语言,席德斯21岁却被父母送疗养院“改造”

天才有很多,少年成名的人,不一定能走到最后。

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少年成名的人也很多,天才也很多。有很多少年成名的人,有很多最后都变得平平无奇,成为一个普通人。

有的时候天赋是一方面,努力也是一方面。都说成功的人"天才的成分只占1%,剩下的99%都是努力"。

有天赋是比普通人少走很多路,但也得有人认真带领,在带领时也不能因为只因为自己的私欲,而不管孩子的心理,不关注孩子的成长。这是在毁掉一个天才,是在谋害。

7岁考哈佛,8岁会8国语言,席德斯21岁却被父母送疗养院“改造”

有这样一位男孩,他7岁进哈佛,8岁会8国语言,21岁却被父亲送进疗养院"改造",他就是威廉·詹姆斯·席德斯,一个智商高于爱因斯坦,达到300的超天才男孩。

童年

席德斯从小就智商高超,在他还是几个月的小幼儿时,就比同龄孩子先开口说话。

之后更是会说一些比较难的化学专业名词,别人刚准备上幼儿园,席德斯,已经开始学习逻辑学跟解刨学。

7岁考哈佛,8岁会8国语言,席德斯21岁却被父母送疗养院“改造”

席德斯没有出门跟小朋友玩过游戏,也没有出门跟小朋友相处过,永远是在家里学习,导致席德斯的情商跟智商成反比。

席德斯父母都有超高的智商,这样一个高智商的结合,孩子席德斯更是智商超群。

席德斯小的时候就有很强烈的强迫症,如果别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给到他想要的东西,他就会烦躁,会生气地蹬腿。

尽管他的父亲是心理学学士,但他从没关注过席德斯,更没有关注过他的内心。

席德斯的所受教育都是来自父亲,没有去上过学,席德斯的父亲,从他很小的时候,就研究了一套学习方案,让孩子主动学习。

7岁考哈佛,8岁会8国语言,席德斯21岁却被父母送疗养院“改造”

席德斯7岁考上了哈佛大学,他的父亲不想让他这么早地去上大学,想让他在家自学两年。

这两年中,席德斯几乎没有走出过家门,直到11岁时,才正式进入哈佛,开始他的学习。

"实验品"

席德斯在哈佛学习的这几年,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都有所成就。等到席德斯毕业后,就留在哈佛任教了。

7岁考哈佛,8岁会8国语言,席德斯21岁却被父母送疗养院“改造”

因为从小父母只知道培养孩子的学习知识,并没有让他懂得人情世故,懂得如何跟人相处,所以席德斯在哈佛任教的日子里,过的非常不好,经常被同事孤立排挤。

在席德斯十六岁时,喜欢过一个女孩,因此他的观念开始跟父亲的观念发生偏差,父亲就责令他不准谈恋爱,席德斯和那个女孩最后也无疾而终了。

席德斯对哈佛接下来的任教经历、生活都非常失望,于是离开了哈佛,回到家。

因为跟父母的观念开始不一样,所以跟父母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而家庭不睦,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人倒霉时喝凉水也塞牙。

7岁考哈佛,8岁会8国语言,席德斯21岁却被父母送疗养院“改造”

在教书的同时,席德斯也在不断深造,可是在放弃教书工作后,他还先后放弃了数学研究生学位和法学学位。

席德斯总是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除了学习还能干嘛。席德斯宁愿去做那些又累又挣钱很少的工作,也不愿去跟人接触。那些工作虽然累,但是不用思考人际关系。

席德斯21岁时,在一次游行活动中,还被逮捕入狱18个月,由于他并不是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因而这件事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从监狱出来后,席德斯的父母觉得他思想有问题,便把他送到了疗养院,让他好好"改造",并威胁他如果不好好"改造"的话,就把他送到精神病院。

7岁考哈佛,8岁会8国语言,席德斯21岁却被父母送疗养院“改造”

席德斯的父母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这么多年的培育,会变成这样。更糟糕的是,席德斯只是他父亲的一个实验品,他的父亲在研究自己创造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孩子变成天才。

泯然众人

从疗养院出来的席德斯,跟父母断绝了关系。之后再也没有学过数学,因为他一看见数学就会抓狂,就会想到父亲教他数学,就会想到自己只是父亲的一个实验品。

从此席德斯消失在人们视线里,变成了一个普通人。1944年时,46岁席德斯,这个曾经的天才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他是脑中风而死的,死时一贫如洗,也很孤独。

7岁考哈佛,8岁会8国语言,席德斯21岁却被父母送疗养院“改造”

每个人生来就是独立的,没有人愿意自己的人生被别人操控,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行。

回看席德斯的历程,看着他从一个超级天才变成普通人,多么的痛心。如果他的父母对他多一些关心,多教他一些处世之道,教他一些人情世故,也许他最后会成为那个让他父母骄傲的人,会成为那个人们仰望的天才。

在席德斯难过伤心时,父母没有问过或者关心过他,只是责备他,甚至把他送去疗养院去改造。

尽管他的父母智商很高,还获得了很多荣誉,但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还是不行,那些成就又有何意义?

7岁考哈佛,8岁会8国语言,席德斯21岁却被父母送疗养院“改造”

席德斯的父亲从来没有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只当做是一个实验品,作为心理学学士,他没有关心过孩子的心理,不免让人怀疑他的专业。

哪怕一点点爱,他也没有给过席德斯,在儿子跟他发生观念冲突时,他不仅不反思自己或者去思考孩子的观念问题,只是认为自己是对的,甚至还要制止孩子谈恋爱。

在这样的家庭,估计也没有天才能存活吧,在这呼吁大家,在给于孩子适当的压力时,也要给予孩子适当的休息,要劳逸结合。

不能光关注孩子的学习,也要关注孩子的其他方面,孩子的教育、孩子的人情世故方面都要关注。

7岁考哈佛,8岁会8国语言,席德斯21岁却被父母送疗养院“改造”

人是群居动物,生活中是需要爱和被爱的,只有受到足够的关爱,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如果只把他们当作一个冰冷的实验品,必然在成长的旅途中夭折,成为像席德斯一样的悲剧。

如果能给他一点爱,这个天才将真正长成国之栋梁,造福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哈佛   疗养院   哈佛大学   父母   人情世故   美文   普通人   学士   智商   国语   天才   观念   父亲   少年   数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