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和“内卷”:何惧之有?


“躺平”和“内卷”:何惧之有?

其实,“躺平”“内卷”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众人都发现不了自己已经在“躺平”和“内卷”之中了!还不所知!也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不论是国家亦或是普通人民,都要有忧患意识,有的人30岁一事无成,五十岁望洋兴叹!有的人20岁吃了很多苦头,50岁实现财务自由,提前退休,环游世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许一个群体有一个人习惯了“躺平”,时间久了,他所处的圈子便都会受其影响,都会选择了“躺平”,这就会形成“内卷”!


“躺平”和“内卷”:何惧之有?


2.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有句话说的好,不怕你犯错,就怕你不知道自己有错!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事物自身包含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它的方法论:就是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一分为二的看问题,防止片面性。

“爪哇岛”上的居民若是有若干团体能提前发现到“内卷”的这个现象的话,“内卷”也不会任其发展了!

3.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可观的是,现下,中国有很多积极向上的,有很多团体已经意识到部分年轻人的“躺平”现象了,已经在通过语言,通过激励,通过演讲等等方式,在唤醒,在宣导,在阻止其继续发展,这样其实也是一种好的现象不是吗?

当我看到。白岩松应对“内卷”“躺平”时的一番言论,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抨击”,认为其没有切身感受到现在年轻人的难处等等!

也许白岩松老师的话触碰到了部分年轻一代“躺平”又要“内卷”的心,导致其“懦弱”自卑的心,受到了打击!才招致很多人非议!


“躺平”和“内卷”:何惧之有?


4.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我认为,中国需要更多像白岩松的人,去对现代“内卷”“躺平”现象的分析,并且唤醒!

最后,“内卷”“躺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发现,而全部陷入这些舒适区了!年轻人,有好的身体,好的精力,就应该闯一闯,偶尔折腾折腾!这样的人更会有韧劲,其人生才更加精彩!

“躺平”和“内卷”:何惧之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爪哇   现下   方法论   两分法   望洋兴叹   生于忧患   都会   美文   中国   团体   事物   可怕   矛盾   年轻人   现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