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生活一言难尽,灵魂都是狗屁

“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生活一言难尽,灵魂都是狗屁



我记得这样一件事,在我年少的时候,觉得每天都要吃饭是一件麻烦事情,总是想着,要是人能不吃饭,那就好了。


有一次我问表哥,吃饭是为了什么?他说,是为了活着。


然后我又问他,那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呢?


他想了想说,活着就是为了吃饭。


现在想来,当时那煞有介事的问答,似乎并没有错误。倘若今天有人问我,活着和吃饭的问题,除了说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是为了吃饭之外,我找不到其他更普世的回答。

“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生活一言难尽,灵魂都是狗屁


01


仔细算了一个时间账,在一生中,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为了吃饭而付出的。


吃一顿饭,我们仅仅需要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但是为了吃上这顿饭,你需要每天工作八小时。


所以,为了吃饭我们就花去了生命中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事实上,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个时间甚至还要更多。


我爷爷讲过他们年轻时的一段经历,那时候,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集体劳动,集体吃饭,可是后来赶上天灾,粮食不够吃,每天除了在地里劳动,一有时间就去山里转,看到能吃的东西,树根树皮就开始放在嘴里嚼,有时候打到一只小麻雀,都要拿回家去烤熟了吃。


实在找不到吃的,就吃土,有种土被他们叫做“观音土”,饿得不行,就去吃点这种观音土,最终上厕所拉不出来,要用手去抠。


人为了活着,连不是人能吃的苦都吃尽了,他们那时候没想到自己还能活下来,每顿都吃香喷喷的白米饭。


对于现在的生活,他们是满足的,因为只要人不是很懒,出去打打工,生活很容易就过下去了,而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是没有地方打工的。


爷爷奶奶一辈子也没想过做什么大事,他们一直努力就是为了好好吃饭,年轻时他们守着土地,年纪大了,还是和土地分不开。


有时候他们经常感慨说:“你们这代人,日子太好过了。”


确实,生活在一个“能吃饱饭”的时代,我们确实是幸运的,因为不说其它,至少不用吃树根树皮。

“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生活一言难尽,灵魂都是狗屁


02

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小时候有一段经历,那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冬天,他所在的小学里拉来一车煤。


一群孩子围了上来,由于肚子饿,他们捡起了这种黑乎乎亮晶晶的东西,开始往嘴里塞。


正在上课的老师看见了,就告诉孩子们说这不能吃。


孩子们张开乌黑的嘴巴说:“老师,香极了,煤真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这是90后的我们,难以想象的艰难,小时候,虽然身在农村没有什么好东西,但土豆玉米大米总是能敞开肚皮吃的,虽然很少能吃上肉,但是每顿好歹也有油水。不说吃煤炭,就连树根树皮,也是不曾吃过一点的。


物质缺乏带给人的深重苦难,也是所有人都能想象得到的,到了今天,物质已经足够丰富了,但是想到那种贫乏带给人的痛苦,依旧让人不寒而栗。


不管是吃饭,还是吃土,或者吃煤炭,都是为了活着。


反过来,人这一辈子,要活着,你就得吃饭,但是如果拼尽全力还吃不饱饭,确实让人绝望。

“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生活一言难尽,灵魂都是狗屁


03


余华在《活着》里面塑造了福贵这个角色。


福贵少时家里比较有钱,所以做了一个二代,好吃懒做,还喜欢赌,最后家产没了,他开始学习耕地,吃尽了各种苦头,亲人相继离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福贵的生命充满劳苦,那头牛的一生也是充满劳苦的,一个劳苦的生命为了活着,顽强地和时间对抗,这是让人尊敬的事情。


人们尊敬的,是生命,不是苦难。苦难让人受不了,但生命本身,却令人敬畏。


没有人喜欢苦难,没有人喜欢饿肚子。


但是有时候如果不得不饿肚子,那么也想想其他的办法,反正我们要活下去,就要想办法补充身体需要的能量,能量充足之后,又为日后能好好吃饭而努力。


到了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吃不上饭了,那种身体的饥饿感不会像影子一样缠着我们,但没有人愿意就此满足,多一点,还希望更多一点。

“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生活一言难尽,灵魂都是狗屁



04


年少时戏言说,活着就是为了吃饭。


后来读到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里面也说到了这句话。


现如今想来,确实如此,谁要反对,都是毫无理由的。


只是在现在,物质越来越丰富,大多数人家住的房子已经从偏房变平房,餐桌上从一碗咸菜变成三菜一汤,住的地方也越来越大,虽然还有少数人依然艰苦,但也远离了饿肚子的情况。


但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变得更加轻松,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白发早生,头也早秃,各种职业病不断。


并不是今天的人吃得比以前的人多,而是今天吃饭,已经不仅仅是吃饭的问题了。


一日三餐,一年四季,吃饭得有个房子,房子当然要越大越豪华越好,为了方便还要有车子,车子自然是豪车最好,然后为了面子还要一点其他的装饰,都是越贵越好,什么样算是足够了呢?


有一天自己觉得差不多了,但是出门一看,邻居家更好,于是,又有了新的目标。


总而言之,那些和活着相关的东西永远都是不够的,吃的永远不够好,住的房子永远不够大,穿的衣服永远不够时尚,开的车子永远不够豪,赚的钱永远不够多。


毫无疑问,如果是这样,那这一辈子,仅仅用来“吃饭”都嫌不够了。


能做到这样的人,我觉得是幸福的,因为这就是他生活的全部意义,他只需要考虑这一个问题就好了,他不需要再找到其他的意义了,这样的人有很多,所以这个世界很幸福。


“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生活一言难尽,灵魂都是狗屁


05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意思是说,人和禽兽的差异其实并没有多大。


但孟子是想要通过这个来表达“仁”的思想,今天,即便我们不谈仁,也能发现人和禽兽真的没有什么差别。


日本最先出现“社畜”这个观念,本来是自嘲,最后发现却有几分真相。不仅仅是在于被压榨的部分,更在于人的自觉的行为。


禽兽一生在做什么?吃东西,睡觉,抢占地盘,然后繁衍后代。


我经常说自己是“两脚兽”,也是因为我自觉自己所做的,并不比禽兽多,最多只是方式不同而已,禽兽在大自然的生态食物链当中,靠嘴巴猎食,人在社会里,靠双手猎食。


这么说并不是贬低禽兽,也不是贬低人的行为,而是说这样一种事实,这些事情都是无趣而不得不做的。


作家萧伯纳在《英国佬的另一个岛》说:一辈子都在弄他那片土、那只猪,结果自己也变成了一片土,一只猪。


套用这句话,我要说的是,一辈子如果只是为了吃饭,那么自己难免也变成一堆饭,不是被别人吃,就是被自己吃。


幸好这世界还有一部分人,吃饱了之后,不想着如何吃得更好,而是开始思考一些精神性的东西了,他开始觉得自己的生命不仅仅是为了这些物质而存在的,应该还有点其他的东西。


很不幸,这群人要面对的痛苦和恐惧,就不仅仅是吃饭这个问题了,但是他还是要把人生很大一部分时间用来吃饭,然后又要花一段时间去为人生的意义痛苦。


精神是一种不实惠的东西,有时候你想了,却什么也得不到。


“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生活一言难尽,灵魂都是狗屁



06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说:


在一个宽松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优雅,收获到精雕细琢的浪漫;

在一个呆板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幽默——起码是黑色的幽默。

就是在我呆的这个社会里,什么都收获不到,这可是件让人吃惊的事情。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现在我们至少可以收获一样东西,无穷无尽的“好的标准”,无穷无尽的“成功的例子”,让那些意识到人还有一个精神世界的人自惭形秽,一方面精神要求自己“脱俗”、“脱离低级趣味”,另一方面,强大无比的现实又把自己拉回来。


现在大多数人不仅不沉默,而且太喜欢说了,不仅自己说,还要求别人一起说,大家都提倡“标配”,提倡“成功”,其实总的来说,就是提倡“吃饭”,好像别人都不会吃饭似的,又好像别人都吃不上饭似的。


王小波最后说,“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他这句话,能明白的人不多,真正能明白而且做到的,更少。


大多数人听见了,大概还是会说:“穷得都快吃不上饭随时准备去开货车了,还成功呢,我呸。”


王小波有一段时间作品没人要,自己去学了货车驾驶,随时准备去做货车司机。


他的成功,在某些人眼里,不如那一碗饭重要。

“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生活一言难尽,灵魂都是狗屁


07


我羡慕那些为了吃饭而活着的人,但是更想成为那些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的人。


当然,假如你觉得活着就是为了吃饭,那么你就好好吃自己的饭,但是不要觉得,所有人都应该这样。


假如你也觉得,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不仅仅是为了那些外在的东西,那么恭喜你,你人生的痛苦和欢乐,都将是别人的数倍。


最后,我要说的是,一个能全心全意为外物的人,是幸福的,但是一个全心全意为精神奋斗的人,他的幸福会更大。


当然,在精神和物质之间,最好是两者兼备。


若不能两者兼备,我愿做物质的穷鬼,而成为精神的富人。


文|玩你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观音土   劳苦   树皮   树根   狗屁   禽兽   美文   苦难   物质   确实   灵魂   痛苦   事情   房子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