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其一生,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是我听过最治愈的一句话

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不配?

最近在家总会感觉到一种深重的负疚感,就像已经开始溃烂的伤口,让我连看一眼、动一下都不敢,和赵会计吵架,她说等你能养活自己了,再来跟我说这种话。

突然伤口就被撒了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开始信奉“资格论”,觉得每个人干每件事都需要拥有相应的资格,有资格万事足,没资格就趁早洗洗睡,别想了,徒增烦恼。

而一个白吃白喝的人还和父母顶嘴,显然脸就有点太大了,所以我最近也想赚钱想到发疯,是的,对我来说,得到自己人生掌控权的资格就是经济自由,否则精神自由就像一个意淫出的故事。

我最近总是问自己,你怎么就活成这样了呢?怎么越来越让人讨厌了呢?为什么呢?

心中的匮乏感就像一个无底洞,想得到认同,却在得到的瞬间更觉惶恐,怕自己没那么好,怕别人会失望,又或是怕自己会失望;

于是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反复打磨推敲出的心血却说着“献丑”,于是在得到夸奖的时候条件反射一般说上一句“不敢当”,真不是谦虚,我以前也讨厌极了这些人,得了便宜还偏要卖乖,假不假,装的累不累。

直到自己变成那个被夸奖的人,我发现真的好难堂堂正正地对自己说一句,你值得。

插科打诨也好,谦虚低调也好,都是一种伪装,只是害怕没了这些来掩饰,脸上不合时宜的不知所措无法解释。

以前只是单方面地被这种情绪折磨,这几年才终于知道了它的名字——冒充者综合症,这个症的表现简单来说就是六个字“我觉得我不配”

“终其一生,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是我听过最治愈的一句话

其实我觉得自己学习没那么好,配不上自己读的这么好的学校,配不上老师和家长的期待与鼓励;


其实我觉得自己能力没那么强,配不上自己在的这么好的公司,拿的这么高的工资,配不上后辈的尊敬和前辈的信任;


其实我觉得自己这个人没那么好,配不上那么好的朋友,那么好的另一半,那么好的......

最近大家待在家上网课之余也都想找点兼职实习,赚点零花钱或者积累经验,我看到一个感觉朋友很符合要求的,于是发给了她,她想了半天,说,“算了吧。”

我问她,“为什么?”

她说,“这个要求有相关经验,我没有。”

但那明明是“有相关经验者优先”,是加分项,不是必须项,尤其是她在其他方面都完全符合的情况下,而且经验也都是开始了才慢慢积累出的,这次不做,下次碰到类似的,不还是没经验......

我想了很多,最后却说了句“也行,你自己决定。”因为我想起来自己也刚刚因为没有一个证而放弃了一个很好的选择,而那个也是说的“持证者优先”。

看过一个名为“教会女孩勇敢,而不是完美”的TED演讲,演讲者说他们发现敲代码时一个界面完全空白,说着自己不会的女生其实并不是一直傻盯着屏幕,她尝试过,她接近目标了,但她没有完全写对,于是她删掉了刚才写的所有代码。

“比起展现她经历的过程,她宁可什么都不展现。

要么完美,要么什么都没有。”

为了不失去,所以索性不去拥有,比起“求之不得”,冒充者综合症患者更害怕“得而复失”,这种说法我见过更形象也更血淋淋的说法——“自断经脉”

无法面对失去,无法面对失败,其实都是无法面对那个没有期待中那么好的自己,而再往深一层,冒充者综合症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对关系的恐惧人们恐惧的是不够好以后,就没资格在关系中被看见、被爱。

是不是不够优秀,就不值得被爱?

我们都知道爱情是奢侈品,那么奢侈,在信奉“资格论”的我看来无外乎就是要用更多资格来交换。

姣好的外貌是一个,所以如果我不说,就连和我在一起十一年的闺蜜都不知道我在学生时代很认真地喜欢过一个人,我觉得他真好,笑起来世界都亮了,那么好一个人,我要悄悄地喜欢,不能给他造成困扰,被一个不是长痘就是胖,要么就又长痘又胖的人的人喜欢,应该不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回忆吧;

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成为一个能力强者也算一个,所以我高二到大四当了六年的第一,建立起一点信心,但这样结果导向型的评价体系也注定脆弱且无穷尽,因为好是没有头的,好了就躁狂,没好就抑郁,天天活得像个精分,很累的;

“终其一生,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是我听过最治愈的一句话

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没有安全感,说到底就是不确定自己值不值得,资格够不够多到把对方留住,所以才会在怀疑或发现对方变心时,忍不住拿自己和那人一条条地比,因为我们相信爱情关乎资格,是一道数学题

就像大学那个姐妹,她和男朋友异地,男方出轨了,她在短暂的崩溃过后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去扒那个女生的社交账号,然后开始“找茬”式地开始进行对比,这可太无解了,每个人都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不可能没有一个优点,也不可能没一个缺点,一直这样比下去,那可真的是没完,现实也是这样,她一会儿因为自己双眼皮比她明显而高兴,一会儿又因为没她声音嗲而自我怀疑,难道眼皮多一层就能让一个人回心转意吗?不会的。

那次看《非诚勿扰》,一个从事医美的女嘉宾说来做整形的女人一般分两类,刚离婚的和刚分手的。

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而问题的出现总有原因,会是什么呢?那一定是我还不够好,还不够美,不足以留住对方的心,所以要整容,要变美,脸小一点、胸大一点,那样一切就会回到原来的轨道,但,我们都知道,不会的。

我们都不懂爱情,无比正确且有逻辑性的加减法有时候也抵不过一句不知所起的“我愿意”,而我们,说实在的也不是放不下那个人,而是纠结于那句“我还有哪不够好”无法向前。

这种对资格有无的不确定除了上面这种自毁的方式,还会呈现出一种截然相反的强势模样,那就是提高评价标准,嫌弃对方,化被动为主动,怕对方挑剔自己,于是主动去挑剔对方,它更像一种宣言,“看吧,你比我更不配,所以你更要好好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关系”,可惜也总是事与愿违,这种错误的表达爱与不舍方式只会把对方越推越远。

“终其一生,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是我听过最治愈的一句话

其实最近引起广泛关注的PUA所展现出的精神控制利用的就是这种“资格论”心理,最开始控制者会让你觉得他是好的,你也是好的,你被认可、被取悦,不再对他有那么多排斥和戒备;

于是,他开始通过言语、行为明示暗示,让你觉得他仍是好的,而你不够好了,这时你就会焦虑,会害怕,不够好就失去资格了,就不配被爱了,怎么办?要怎么才能变好呢?

按照他说的做,他自然就会给你正向的反馈,让你觉得自己在变“好”,而在整个驯养过程中,你无疑是把自我价值的定义权双手奉上,把自己最脆弱的部分展现给对方;

塞萨尔·帕韦塞说,“如果有一天,你把自己的弱点暴露在某个人面前,而那个人并没有利用你的弱点来彰显自己的力量,就说明你将得到爱神的眷顾。”

而显然,PUA中的控制者对用爱来眷顾你这件事儿并没有什么兴趣。

“我们长大后会在建立起的亲密关系中不断重复童年时期的创伤。”(武志红)

而在武志红老师看来成年后建立起的关系中反复受的那些伤,背后是一套从童年时期就开始建立起,并逐渐根植于价值观中的“功利式审美”

优秀,是爱的结果,而非原因

不可否认,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优秀的学生总会得到更多的夸奖,优秀的员工总会得到更多的信任,优秀的单身人士也总是会在婚恋市场上得到更多青睐…

这套约定俗成的运行机制本身也因为有利于整个社会更加高效且公平地发展而被广泛认可,这样的大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对每个家庭的小环境产生了影响,而当这套几乎一切以“优秀”作为衡量标准的丛林法则出现在自己家里时,就会展现出我们很多人都很熟悉的模样:

比如,不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在每次考试后,对考得好的那个孩子温柔体贴,对考的不好的那个横眉冷对;


而就算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也还有那挥之不去、如鲠在喉的“别人家孩子”,每次开家长会,每次在家属院里见到,你都会发现父母居然还能那样和颜悦色,然而一扭头看你,就还是原来的配方;


再比如,寒假前的那个期末成绩决定了一大家子春节的气氛到底是欢天喜地,还是愁云惨淡,也决定了你提出要求时被满足的几率;


而且就算做好了,做到了阶段性的优秀,也得到了父母的赞扬,但可惜夸奖也不纯粹,总会有个以“但是”打头的后半句,“这次考得不错,但是如果再细心点,这个和那个不错的话,会更好”,简言之,就是还能更好,而你还不够好......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终其一生,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是我听过最治愈的一句话

于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慢慢发现,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而这个条件就是优秀。

心理咨询师曾奇峰老师曾分享过一个故事,他的一个来访者问他,如果给我打分,100是满分,你会打多少分?

很奇怪对不对,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很难被一个或几个词来定义,因为个体是复杂的、多变的,这也注定了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像一个有标准答案的考试,可以轻易地给出一个有零有整的成绩;

但在之后的咨询中,曾老师看到了这个来访者思维模式的必然性,她成长于一个苛刻的家庭环境,父母就是用“功利式审美”来评价与对待她;他们让她相信

如果你是90分,我就给你90%的爱;如果你是59分,那我就只能给你不及格的爱;如果你做了一些不符合“审美”的事(比如:没考好、没找个好工作、没找个好的对象等等),那我就要相应地收回一部分的爱。


而这个咨询者上来就问对方对自己的打分,其实是一种确认,确认在你这我能得到多少分的爱,确认这些爱足不足以支撑我想咨询师袒露自己,因为暴露真实可能会受伤,而爱多一点,伤可能就会少一些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走出小家,在学校中、社会里,在家里形成的笃信进一步得到验证和强化,只有优秀才配爱。

于是也就有了现代人内心问题的原罪——“苛刻地要求自己变优秀,想以此获得爱和认同。”

而这样的相信也无疑会导致几个后果。

第一个是把“优秀”作为必须要养成并终身坚持的习惯

这样的人离开父母后会形成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你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丢个东西以后对自己咒骂埋怨,甚至上升到人格的贬低,这其实是他们无意识地重复童年,重复他们与父母的相处模式,时刻替父母检视自己是否足够优秀;

这种对优秀的执念也会走到另一个极端,即彻底破罐破摔,反正怎么做都没办法达到一百分,那索性连六十也不要了,这种人很想被爱却又相信得到爱的资格高不可攀,所以做不到很好,那就做很坏,虽然很难被爱,但至少能得到足够多关注,被看见,也是爱的重要意义之一,也算是退一步的另一种得到。

第二,就是这种对自己的苛求必然会转化成对他人的审判

那些对孩子不满,极尽挑剔、鞭策的家长往往都是没有取得很多世俗意义上成功的大人,他们是对自己不够优秀不满,但他们不敢承认,所以只能把这份懊恼和焦虑加诸在比他弱的孩子身上,我们对他人的态度是向内对自己的态度向外投射的结果,我们苛责的人身上,藏着关于我们人生的秘密。

你经常会看到一个不好好学习的家长低头玩着手机却要求自己孩子多看书,少玩游戏,也经常会看到怕累怕苦、没什么闪光点的家长逼着孩子学跳舞、学乐器,还有很多人还没生孩子就会说“等我生了孩子,我一定要他怎样怎样”,为什么你不做却要孩子必须做到?对他们来说,孩子不是一个独立于自己之外的个体,而是自己人生和梦想的另一种延续。

那次看到杜江给儿子说的那段话真的是泪目,感觉好治愈: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


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


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


那梦里,不必有我


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


却仍不准备献给你我的一生


这是我的固执


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


我爱你,仅此而已。”


“终其一生,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是我听过最治愈的一句话

你的人生不用为我负责,你无须用优秀来讨好我,我的人生也不是你的责任,我自会活出自己的色彩,我们是亲人,我感恩这样的缘分,但不会把它作为捆绑你的理由,你有你的远方,我也有我的梦想,但这些都不妨碍我全然地爱着你。

这是我听过父母对子女最美的祝福,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在具足,完满又温暖。

“人生之幸,就是确信有人爱你,有人为你的现状而爱你。说得更准确些,有人不问你如何就爱你。”

“终其一生,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看到这句话的瞬间,我生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如释重负的感觉,很治愈,于是我把这句话分享到朋友圈。

一个朋友留言说“为什么会是治愈?明明是致郁才对。”

她说自己看到这句话的瞬间,感受到的一种深刻的无望。

我告诉她,因为这句话告诉我们爱不是一种资格,你不用腰缠万贯、声名显赫,也可以去爱,也可以被爱;爱更像一种能力,真实的你,特别而珍贵,哪怕没那么优秀,也配得上很美好的人和事,值得去追求自己所爱的一切,只要你愿意。

听后,她告诉我,“突然发现,其实我会觉得这句话看起来令人绝望,还是因为,我潜意识把优秀认作了被爱的前提条件。”

“有时候日子非常不好过,我知道。好像你的整个世界都垮了。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你表现得非常好,你把自己的世界又重建了起来。你真的很了不起。我知道你的世界已经不可能和过去完全一样了,不过我也知道你已经重新出发,为自己建筑了一个幸福快乐的未来。还有,我会永远在一旁帮你,我要你知道这点。”(《我辈孤雏》石黑一雄)

今天,不想讲道理,只想抱抱你,也抱抱自己。

“终其一生,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是我听过最治愈的一句话

——end——

往期

【孤独与坏情绪】不做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做自己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我们看错了爱,却说是爱辜负了我们

《寄生虫》| 因“穷”而“贫”,认知固化带来的阶级固化

“终其一生,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是我听过最治愈的一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控制者   优秀   综合症   美文   家长   父母   资格   老师   关系   经验   发现   孩子   环境   家庭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