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北大文学史讲义,就不足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史

凡大师治学,必举重若轻,治大国若烹小鲜。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套《北大文学史四讲》,共4册,分别是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刘毓盘《词史》和黄侃《文心雕龙札记》。


不读北大文学史讲义,就不足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史


这4本书是这四位大师在北大授课时的讲义,在当时的北大国文系颇负盛名。在相关领域均有开创之功,被称为20世纪20年代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史的4部代表性著作。


《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


鲁迅(1881—1936)一生著述丰富,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他在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也都做出了杰出探索和巨大贡献。


不读北大文学史讲义,就不足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史


作品影响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zui大领土的作家”。


他的《中国小说史略》打破了“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的局面,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并誉为“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


胡适称:“在小说的史料方面……最大的成绩自然是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这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谨严,可以替我们研究文学史的人节省无数精力。”

不读北大文学史讲义,就不足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史


《中国小说史略》全书共有28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本书在资料上搜罗宏富,采辑审慎,分析历代小说的源起、发展、思想、艺术,言简意赅,评断允当,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中国中古文学史》

中古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盦,江苏仪征人。1903年先后与章太炎、蔡元培等人结识。后与章太炎(字枚叔)齐名,并称“二叔”。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汉魏六朝文学和文选学等,兼职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


不读北大文学史讲义,就不足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史


主要著作有《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汉宋学术异同论》等,专著七十四种,被后人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有“著作等身”之誉。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刘师培在北大时的讲义,191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并在此后多次再版,是当时最受学生欢迎的著作。


不读北大文学史讲义,就不足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史

全书论述汉魏六朝文学变迁特点与诸家文章优劣得失,褒扬藻韵,推重美文,严辨“文”“笔”二体之别,为声偶之文争正统。刘师培率先肯定魏晋玄学“撷佛老之精华,弃儒家之糟粕”“不可谓非哲学大昌之时代”,给予魏晋文学充分的重现,其研究方法促使了北大国文门文学史教学思想的成熟。


鲁迅曾赞誉,中国文学史一类"我看过已刊的书,无一册好。只有刘申叔的《中古文学史》,倒要算好的……辑录关于这时代的文学评论,对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能使我们看出这时代的文学的确有点异彩"。


《文心雕龙札记》

乾嘉以来小学集大成者


黄侃(1886—1935)字季刚,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1905年留学日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


不读北大文学史讲义,就不足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史


黄侃治学严谨,所治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远绍汉唐,近承乾嘉,多有创见,自成一家。其重要著述有《音略》《说文略说》《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文心雕龙札记》《日知录校记》《黄侃论学杂著》等数十种。


周作人说:要讲北大名人的故事,黄侃是断不可缺少的一个人,因为他不但是章太炎门下的大弟子,乃是我们的大师兄,他的国学是数一数二的;可是他的脾气乖僻,和他的学问成正比。


《文心雕龙札记》是黄侃于北大任教期间,首次将《文心雕龙》引入国内大学的讲台,这些讲义最终汇集成。


不读北大文学史讲义,就不足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史


全书31篇札记,集考证、校注、简评于一身, 提出了自己的解读,全方位地阐述了其中的精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章学理论,既是一部总结传统学术研究的集大成者,亦是一部具有现代学术意识的开山之作,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词史》首部通代词史

功底不减王国维《人间词话》


刘毓盘(1867—1927)字子庚,号噙椒。晚清学者刘履芬之子。民国初,执教于浙江第一师范。1919年秋,任北京大学文学院国文系教授,主讲词史、词曲学、中国诗文名著选等课。


刘毓盘创作与学术兼善,作为词家,他严于词律,撰有《濯绛宧词》等;作为词学家,他的存世著作有《词史》为词学研究做出贡献、《中国文学史略》《唐五代宋辽金元词辑》等。


不读北大文学史讲义,就不足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史


《词史》全书共11章9万余字综述词自唐、五代、两宋、金、元下及明清千余年间萌芽、鼎盛、复兴之演变梗概,颇多独到见解。


《词史》是我国首部通代词史的著述,具有开拓之功和先导之力,对词体文学史的建设和研究影响深远。

不读北大文学史讲义,就不足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史

报道过淞沪战役、台儿庄之捷的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说,论起中国文学史,必定把先师之《词史》与鲁迅先生之《中国小说史略》相提并论


不读北大文学史讲义,就不足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史


这4部著作,号称是文学史不可逾越、通神之作。如今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首次结集出版,深层次挖掘这些传统文化作品当中的精髓内涵。


观点鲜明。首次提出要治文学史论文,首先治文学史通史的概念。


选题精良。4部书每种都有文化价值,都有观点。四种研究办法,皆独辟蹊径。


装帧典雅。裸脊锁线,适合摊开书桌阅读。

不读北大文学史讲义,就不足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史


淡雅内封+精美护封,飞天壁画函套。


不读北大文学史讲义,就不足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史


每本书均含相关附页:

《中国小说史略》附《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中国中古文学史》附《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与《论文杂记》

《文心雕龙札记》附刘勰《文心雕龙》全文

《词史》附《词略》与《花庵绝妙词选笔记》。


不读北大文学史讲义,就不足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史


希望这套全新《北大文学史四讲》对无论是作为大中学生的你,还是作为传统文化爱好者的你,在学习古典文化和研究古典文化之时,都有帮助之功,或矫正之功。都能从鲁迅、刘师培、黄侃、刘毓盘的这四部著作当中,领略当年大师风采、治学之法。


领略大师治学特色,举重若轻;要治文学史论文,必先治文学史通史。

四部文学史通史,后世所有论文加起来都比不上的巅峰之作!

点击下方商品卡【去看看】可立即购买《北大文学史四讲》!

【预售 2月25日发货】现货 《北大文学史四讲》(4册) ¥6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章太炎   讲义   文学史   北大   鲁迅   史略   文心雕龙   汉魏   北京大学   中古   开山   札记   美文   中国   著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