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色、好赌,却凭一首诗震铄古今,李白自叹不如,鲁迅也来模仿

说到武汉,就不能不提到当地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

相传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最初是作为瞭望守戍的军事楼,后来逐渐演变成官商行旅的观赏楼。

唐代时黄鹤楼已初具规模,后来屡次遭受战火销毁,数次重修重建,楼运与国运更是紧密相连。

他好色、好赌,却凭一首诗震铄古今,李白自叹不如,鲁迅也来模仿


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且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黄鹤楼的盛名流传离不开一位诗人及他的一首诗。

诗人叫崔颢,诗作正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开篇两联,便连用三个“黄鹤”,在律诗里,这是犯了大忌。然而这首诗却凭借着奔腾直下的气势,令人读来一气贯注,非但不觉得重复,反而独具一种悠长韵味。

黄鹤楼本是因为其所在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的。据说古代曾有仙人子安骑着黄鹤经过此地,又有费祎(字文伟)在这里登仙驾鹤。

诗人便由此着笔,由一个传说生发开来,仙人乘鹤远去,人去楼空,只剩下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亘古如斯,给人以世事苍茫之感。


他好色、好赌,却凭一首诗震铄古今,李白自叹不如,鲁迅也来模仿

后两联,游目骋怀,诗人从黄鹤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生出了浓重的乡愁。

日暮时分,天色昏沉,江上烟波阵阵,诗人不由念起家乡,可他极目远望,乡关却无处目及。

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极高,如严羽就曾在《沧浪诗话》中毫不吝惜地赞美道:“唐人七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关于这首诗,后世还流传下一个故事:

说的是有一天,大诗人李白也来到了黄鹤楼,他登临台阁之上,望着远方壮阔辽远的景致,不由得诗兴大发,正准备挥毫泼墨一首,却蓦然见到了崔颢新题的《黄鹤楼》诗。

他不觉读了一遍又一遍,敬佩非常,不由得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手中的笔再难落下。


他好色、好赌,却凭一首诗震铄古今,李白自叹不如,鲁迅也来模仿


后来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漫游金陵时,突然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名篇《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很明显是对《黄鹤楼》的模仿,然而仿得高妙。后世千百年来,关于这两首诗孰优孰劣的比较,也从来没有确切定论。

值得一提的是,一千多年后,鲁迅也模仿《黄鹤楼》写了一首诗,名叫《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1932年,当时东北被占,华北各地也岌岌可危。国民政府在放弃东北后,又准备撤出华北,并筹划把北平的古文物运往南方。

然而就在这样危急的时刻,国民政府却不准北平的大学生逃难。

鲁迅对此十分愤怒,于是写下了这首别具一格的仿作,表达对当局“只重文物不重人”的赤裸讽刺,可谓一针见血。

他好色、好赌,却凭一首诗震铄古今,李白自叹不如,鲁迅也来模仿


崔颢就这样凭借着一首《黄鹤楼》,自名家辈出的唐代诗坛脱颖而出,名垂千古。

然而在史书上,有关崔颢的评价却并不怎么好。无论新旧唐书,都记载了他的几件事:

一是喜好饮酒和赌博;

二是好色,喜欢娶容貌美的女子,稍有不如意,就抛弃了对方,然后再娶新的女子,前后数次。

三是“有文无行”,即是说他虽然很有才华,却没有好的品行。

《新唐书·崔颢传》里记载了一个故事:

北海太守李邕喜欢结交文人,听说崔颢很有才华,就邀请他来家里做客。崔颢欣然前往,还带去了自己的一首很满意的诗作——《王家少妇》: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

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

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

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谁知李邕一看到这首诗就怒了,原来这是一首闺房诗,以一名少妇的角度,讲述婚后的幸福生活。

李邕性情方正,认为崔颢是一个轻薄之辈,登时就气得挥袖离开了。

他好色、好赌,却凭一首诗震铄古今,李白自叹不如,鲁迅也来模仿


这首诗其实并没有什么过分之处,只是格调不高,拿这样的诗来拜谒长辈,就显得很不庄重了。

崔颢也因此备受诟病,在长安仕途并不顺畅。

后来他四处漫游,尤其是边塞之行,让他的诗风一改秾艳,而多了些许风骨。据说《黄鹤楼》便是他漫游到湖北武昌的时候写的。

黄鹤楼与崔颢,就像滕王阁与王勃,敬亭山与李白,寒山寺与张继,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相遇相知,相得益彰,彼此成就。

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


他好色、好赌,却凭一首诗震铄古今,李白自叹不如,鲁迅也来模仿


黄鹤楼,她等在那里数百年,兵燹战祸不减其高,风侵雨蚀不熄其焰,她终于等得一个叫崔颢的人,沧桑历尽后,以诗歌为她妆点,妆得这华容婀娜、风姿璀璨。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叶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鲁迅   李白   北平   武昌   金陵   乡关   华北   律诗   长安   国民政府   诗作   黄鹤楼   烟波   黄鹤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