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求知最好的老师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无论是学习还是进德修业等等,都有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好——乐在其中。

“知道”偏重于理性,对象外在于己,你是你,我是我,往往失之交臂,不能把握自如。所以,当需要我们身体力行进行实践的时候,往往难以做到。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还是有很多人明知故犯;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很有好处,很有必要,但很少有人能够每天坚持锻炼一下身体。

“喜好”触及情感,发生兴趣。就像一位熟识的友人,又如他乡遇故知,油然而生亲切之感,但依然是外在于我,相交虽融融,物我两相知。比如说我们很多人都会说自己“喜好”看书,但“喜好”的程度有所不同,大多数人是好读书,却不求甚解,这本浏览浏览,那本翻阅翻阅,觉得有些累了,便扔在一边,明天再读,这就是“好之者”,好于“知之者”,但还没有进入“乐之者”的境界。

“乐在其中”才是“乐之者”的境界。这种境界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这就是“陶醉”。陶醉于其中,以它为赏心乐事,就像亲密爱人一样,达到物我两忘,合二为一的境界。比如颜回,住在“贫民窟”里,用竹篮子打饭,用瓜瓢舀水喝,人们都忍受不了那种贫困,而颜回自己却乐在其中。又比如孔子,发愤起来就忘记了吃饭,高兴起来就忘掉了忧愁,甚至连自己将要老了也不知道。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就叫做“太投入了”。

乐之者,不亦乐乎?

所谓知之者,就是迷信知识的人。这种人看似相信知识,其实却没什么知识。人类最大的知识就是对知识不迷信不盲从。

所以,企图“知道得越多越好”的人很少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他们企图从知识上了解世界,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要从本质上认知世界,不能从量上认知世界。一颗星星加一颗星星再加一颗星星,这样持续不断地加下去不会等于头上的星空,因为在你加的过程中很多星星都已经不存在了,或转化了。

因此,从知识与经验上认知世界是不可靠的,必须依靠人类固有的心力与眼力。

我们认知自身也是这样的。哲人说:“认识你自己。”难道是要我们做一个综合的自我检测题吗?不,不是的。认识自己的意思是认识自己的本质与灵魂。因此,迷信知识的人是无知的,其欲望是不自然、不必要的。

所谓好之者,就是对某类事物有兴趣的人。这种兴趣是出自天性或环境的影响,其发生是自然而必然的。但是它注定不会得到完全的满足,因为对象太大了。虽然可以轻易击中,但得不到全部。

一支箭射进树林中只能射到一棵树,但不能射中所有的树。树林以被射中一棵树的方式吞掉了箭。欲望以被满足有限的方式吞掉了追求无限的人。因此,对无限欲望保持强烈兴趣的人也注定是要失败的,其欲望虽属自然但又是不必要的。

只有乐之者的欲望才能得到满足,因为它是自然而必要的。快乐使人与世界合二为一,这种欲望符合自然之道,使人与事与物达成和谐,所以能顺心如意。当然这指的是真正的乐于为之者,而不是貌合神离者。

人们之所以有时无法把事情做好,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真正地成为“乐之者”。你要是真正地乐于做某件事,你就会成为你要做的事,事情本身就会成就你,成全你。只有真心喜欢做一件事情,我们才更容易取得成功。原因很简单,真正的喜欢投入就多,能量一充足,就可以发电,把事情办成。

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显然是把“乐之者”作为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只有乐于做人的人才会成功。

快乐来源于对本来的认知,有真知才能真乐。因此,乐之者也必是好之者与知之者,这样他的快乐才有所依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孔子这话等于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道一件事不如喜欢一件事。喜欢是一种大知识。

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人要想把某种知识学好,首先应该对这门知识产生足够的兴趣,只有你真的“爱”上了它,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这才更容易学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孔子   兴趣   乐在其中   美文   外在   迷信   认知   喜好   境界   星星   欲望   事情   老师   喜欢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