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原料木材,去了“木性”的可塑材料


中国传统建筑原料木材,去了“木性”的可塑材料


木材中国传统建筑的原料。

世界上最大的木建筑群——紫禁城,紫禁城全部建筑都是木结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应县木塔,全塔无一钉一铆,斗拱连接着梁柱,榫卯连接着各类构件,剪力撑的设计保证了其构架的稳定性;我国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南禅寺,台基、屋顶、屋架三部分构成大殿,檐柱共12根,殿内无天花板与柱子,梁架与柱子共同承重,稳固着这座古老的木塔。

中国传统建筑原料木材,去了“木性”的可塑材料


琉璃瓦,白石底,九千余间房屋,七十多座宫殿,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四座城门规划严整,气势雄伟。

中国传统建筑原料木材,去了“木性”的可塑材料


塔高67米,建设用木料2600余吨,设计的精巧与复杂程度令人叹为观止,至今仍没有人能够完全弄清楚塔的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原料木材,去了“木性”的可塑材料


在唐时,这座位于村落中的小寺庙,避过了会场灭法,经历了风雨飘摇,岁月的刻蚀,显示着它经历过得沧桑巨变。

为什么中国传统建筑要用木材作为原料?

古人认为建筑取材来自于自然,当然应归于自然,而且人与天地是一体的,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以至于古人在建筑设计时总是在木材方向钻研,以至于木构建筑成为中国最传统的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原料木材,去了“木性”的可塑材料


木头百炼成木材。

但是在成为建筑材料之前,木头这种建筑材料还要经历一番打磨,来去掉老木匠口中的属于木头的“木性”。

每种木头都有不同的习性,生于南北,喜阴喜阳,或柔软或坚硬,易变性或不易,易反弹或一扭曲。

当处理不当,原木出来的成片,遇到冷、热、干、湿,都会发生变形,扭曲,开裂,变得面目全非。


中国传统建筑原料木材,去了“木性”的可塑材料



木性大的品种:柞木、水曲柳、色木(枫木)、榉木、龙眼木、酸枝、红花梨、草花梨等,都是木性大的木头。

木性小的品种:红松、白松、椴木、楸木;南方木种里的楠木、杉木;红木里的紫檀、黄花梨相对性小。


中国传统建筑原料木材,去了“木性”的可塑材料


去性的办法很多,大体分为三种:

一、烤:

把原木或板材、方材放到烤房里面去蒸烤。

早年烤木头,一烤就是三、五天,甚至一周时间,慢慢烤着,暗火熏烤着。温度不能太高,不能见明火,否则木头会着了,变成炭。

经过烤,木头的性去掉许多,便于木匠们使用与操作。


中国传统建筑原料木材,去了“木性”的可塑材料


二、吹:

风吹干,也可称作自然风干的过程。这需要三、五个月甚至半年、一年时间,把板材、方材一层层叠加,整齐码垛起来,垛与垛之间要留大的空隙以走风。每层板子、方子间要用小木条垫起,作为间隔,便于通风透气。

板方材一般码在背阴通风处,避免阳光暴晒使木材突然起性。码垛好后,最上方要压重物,如石头、钢材、原木等,越重越好。

经过自然的风吹、雨淋、日晒、雪埋,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木头的性越来越小,因此越陈的木头性越小,越便于制作与打理。


中国传统建筑原料木材,去了“木性”的可塑材料


三、泡:

把原木或板材、方子扔到水里面浸泡上一周、两周,甚至泡一个月,捞上来按自然风干的方法码垛起来,经过完全自然风干再使用。

或是泡过后送进烤房熏烤,还有一种老办法可以加快去性的速度,就是挖坑放水,加入石灰或碱,用石灰水、碱水来泡木头,这样浸泡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泡个两三天即可捞出,或风干,或送烤房。


中国传统建筑原料木材,去了“木性”的可塑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木塔   应县   枫木   梁柱   紫禁城   木材   建筑   方子   木结构   木匠   原木   柱子   中国传统   美文   板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