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汉源地形以山地为主,西北高东南低。东北缘是邛崃山余脉南支大相岭,西北缘是邛崃山余脉飞越岭,东南面是邛崃山余脉蓑衣岭,南面是小相岭。大相岭、飞越岭、蓑衣岭、小相岭四座山岭,座座都非同一般。

一、大相岭

大相岭,古名邛崃山,亦名邛笮山。为邛人(汉族)、笮人(彝族)的界山。主脉位于县境北缘,是大渡河与青衣江的分水岭。山岭连绵,险峰高耸,山脊窄陡,关隘众多。岭长200多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跨荥经、汉源、洪雅、金口河等县区,方圆千余平方千米。山脊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海拔3000米以上高峰40余处,是四川盆地至西昌谷地的天然分界线。山脊低处的险要垭口草鞋坪等是古驿道要隘。主要山峰有背后山、泥巴山、黄草岗、团宝山、轿顶山、孟获顶、大红山等。主峰背后山海拔高3383.3米。

大相岭因相传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曾在大相岭驻扎而得名,原称相公岭,因大渡河南岸也有相岭,后以大、小区分,故称大相岭。《一统志》记载:“大相公岭在雅州荣经县西一百里,相传诸葛公征西南夷经此。上有诸葛庙。”《诸葛亮集》引《太平寰宇记》记载:“相公山,汉相诸葛亮常驻兵于此。”

大相岭泥巴山,山南艳阳高照,山北云雾缭绕,明代无名氏曾有诗云:蜀土南峰高耸,银装素裹罡风。岭南旭日高挂,山北云涛正浓。描绘的正是这一景象。“春之绿、夏之凉、秋之爽、冬之雪”,四季风景秀丽。春季,满山遍野,万木吐翠,百鸟争鸣;夏季,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流水潺潺,凉风习习;秋季,满山枫叶,杜鹃吐艳;冬季,万里雪飘,玉树冰川,山雨雾雪三淞呈立体分层,尉为绮丽。泥巴山是茶马古道、南丝绸之路必经之道,古道悠悠,承载了古往今来多少历史故事。

大相岭东段余脉轿顶山,形如轿顶,顶平而宽阔,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主峰海拔高3552米。山顶风景秀丽,登高俯览,群山尽收眼底,东北眺峨眉山云海一望无际,层层白浪翻腾;西南观贡嘎雪峰峥嵘夺目,峰刃直插蓝天;星空、云海、日出,美轮美奂,天然神奇。轿顶山,已成为近年来川内少有的自驾游网红打卡地。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大相岭日出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大相岭秀色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大相岭霁雪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轿顶山日出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轿顶山揽胜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轿顶山云烟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轿顶山云海

二、蓑衣岭

蓑衣岭,位于大相岭东面,属邛崃山余脉。山脊平均海拔3000米,气候严寒,冰雪期长达5个月左右。冰雪四月间,夏秋雨连绵,素有"要过岭,脚码蓑衣不离射"之说,蓑衣岭因此而得名。乐西公路穿过蓑衣岭垭口(海拔2745米),南达汉源县城85千米,东去金口河50余千米。山区森林茂密,生态环境较好。主要山峰有老矿山、冷桶山、光胴胴山、驴耳韭山、帽壳山、石硅山等。

蓑衣岭是清(汉源清溪)嘉(乐山古称嘉州)盐道的必经之地,乐山的食盐,要走清嘉道翻越蓑衣岭垭口运到清溪中转再进入藏区。

蓑衣岭也是乐(乐山)西(西昌)抗战公路的必经之地。碑云:“蓑衣岭乃川康来往要冲,海拔二千八百余公尺,为乐西公路之所必经,雨雾迷漫,岩石陡峻,施工至为不易。本年秋祖康奉命来此督工,限期迫促,乃调集本处第一大队石工,并力以赴,期月之间,开凿工竣,蚕虫鸟道,顿成康庄。员工任事辛苦,未可听其湮没,爱为题词勒石,以资纪念。”——1941年元月乐西公路建成通车时,时任中华民国交通公路总管理处处长兼乐西公路施工总队长赵祖康先生感慨良多,亲笔撰文并题写了悲壮的“褴褛开疆”纪念碑,字字血,句句泪,如实记述了乐西抗战公路建设的悲壮历史,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九月立于蓑衣岭垭口至今。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三、飞越岭

飞越岭,位于大相岭西面,属邛崃山余脉,坐落在汉源、荥经、泸定之间,为大渡河、流沙河、荥经河的分水岭。飞越岭主脉从东北向西南绵延二十余千米,山体呈南北走向,山脊陡峭,有3500米以上高峰8处,山间林区13万多亩,是汉源县境内自然生态保留较完好的区域之一。主要山峰有扇子山、马鞍山(汉源与泸定、石棉两县界山,为全县第一高峰,海拔4021米)、鸡冠山(汉源、石棉两县界山)、坛子山(汉源与石棉县的界山)、大黄山等。

鸡冠山山体高大雄伟,峰峦嵯峨,山势陡峭,峰颠凹凸,故以鸡冠为名。主峰海拔高3640米。每当旭日东升,朝辉初照,“鸡冠”似颤,别有情趣,古有“鸡冠朝艳”之称。更神奇的是北坡突起二峰,一如铜钟,一如卧佛,“钟”、“佛”凌空悬吊,云雾缭绕其间,每每“钟”现则晴,“佛”隐则雨,俗称“晴钟雨和尚”。

飞越岭北段桌子山和马鞍腰之间有飞越岭垭口,海拔2830米,以其关如鸟道蛇盘、一线穿云的险恶地势闻名,古诗云:青岭雪雾,目随飞乌渡。汉水幽处,甘泉育笮都。一则是说是飞越岭的高和险;二则是说飞越岭是流沙河(古称汉水汉川水)源头,孕育了汉源的古文明。

1935年5月31日,红军二师四团奉命攻打飞越岭垭口,与敌激战,夺取了飞越岭垭口阵地,占领了宜东,直逼清溪城,打开了通往荥经芦山宝兴的通道。红军在宜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书写了光辉的红色革命历史。

如今,在初夏时节,飞越岭下方圆20多平方千米满山遍野盛开着"报春花",人们说,那是"红军花",是英勇的红军用鲜血和生命染成的。

古诗品读:

飞越岭 杨揆 〔清代〕

沈黎古边郡,颇觉山水恶。凌晨过清溪,迎面耸厓崿。

元和置县废,遗址失城郭。岿然峻岭存,拔地上寥廓。

艰危攀石磴,百折势盘礴。阴霾惨冥冥,蜚廉肆威虐。

囚涧伏蛟蜃,腾空断雕鹗。苕亭见邛崃,修坂天际落。

蝮蛇何蓁蓁,吐瘴昏旦错。毒厉能中人,奚敢试徒搏。

其巅尤崚嶒,虹栋构飞阁。莽莽控番夷,天然设扃钥。

西陲倚屏障,造化非苟作。险可一夫守,隘岂五丁凿。

经春霜威严,不夜磷火爝。丛灌走魑魅,穹岫啸猿玃。

平生跳荡心,顾盼成骇愕。著足借蟠藤,扪手怯朽索。

我欲图真形,放笔写岩壑。缥缈无端倪,方壶定惭怍。


古人咏鸡冠山 无名氏(明)

屏列鸡冠似绣,起秀万片霞飞。

绛帻鸡人报晓,况当旭日朝晖。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飞越岭主峰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飞越岭茶马古道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红军花(报春花)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鸡冠山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鸡冠朝艳

四、小相岭

小相岭,经石棉、甘洛由南向北入汉源县境,分布在大渡河以南的汉源县境地区。主要山峰有西山、龙塘山、大维山、大银山(南延是汉源与甘洛县界山)、大山垭口包包(汉源与石棉、甘洛两县界山)、牯牛山等。

龙塘山,濒临大渡河上汉源湖拔地而起,孤峰高擎,绝壁巍巍,顶平而周韧,方圆34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231米。北麓的金钟山观音阁,海拔1065米,形如金钟罩地,形如观音打座莲台。观音阁始建于唐代,建昌道过往客商无不到此朝拜,现有重建的观音阁、大佛殿、玉皇殿等大殿,登观音阁俯瞰汉源湖烟波浩渺、水天相映;南端缓连东山,有晒经关垭口,相传为唐僧晒经处。1935年5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五团和军团侦察连由参谋长左权带领,于5月23日凌晨翻越晒经关,在大渡河南岸大树堡佯攻富林,牵制敌人,以确保上游红军主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取得成功。

古人咏龙塘山:

狮象前面走,文星守水口。

要寻真龙穴,晒经关下有。

此诗包括了狮子山、观音水、歇燕洞、晒经关的传闻,传说为唐僧所作。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远眺龙塘山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远眺金钟山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晒经石文化主题园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晒经文化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晒经石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晒经关牌坊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行政区划图

汉源的四座岭:大相岭、蓑衣岭、飞越岭、小相岭,座座都不同凡响

卫星地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汉源   蓑衣   泸定   邛崃   大渡河   界山   乐山   荥经   鸡冠   山脊   主峰   石棉   不同凡响   千米   红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