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送出了决定红军长征的绝密情报?

文/坦荡冯兄

谁送出了决定红军长征的绝密情报?

最近,中央电视台刚播过的迎接建党百年的优秀电视剧《绝密使命》,让我们更加怀念中共红色交通线上那些为信仰和使命而牺牲的革命先烈。

看剧忆史,眼满红泪。中国革命史上那些从事特殊使命的革命者更加令人敬仰。尤其是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他们做出的特殊贡献,更是一部经典的影视精品。

谁送出了决定红军长征的绝密情报?

一,长征序曲

长征是伟大的革命史诗,除了决定长征的中国革命伟人外,还有战斗在特殊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令人无法忘忆。

1933年9月开始,持续一年多的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利,中央根据地由20多个县的广大地区,减少到仅剩瑞金、石城、长汀等8个县的狭小地区。

根据当时的形势,1934年4月国际顾问李德向中央“三人团”的博古建议,红军要准备作一次大转移,把主力部队撤离中央苏区,到湘西去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

5月下旬,临时中央在瑞金召开了中央书记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李德被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博古主持,讨论广昌失守后红军反“围剿”的战略方针,鉴于国民党军已逼近中央苏区腹心地区,红军内线作战已经十分困难,决定将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

会后,临时中央将这一决定通过上海电台报请共产国际批准。6月25日,共产国际回电同意转移。这就拉开了红军长征准备的序幕,各项准备工作迅即展开。

现在看,当时决定中央红军长征的因素固然很多,但鲜为人知的是,其中的一份绝密情报,及时促使党的临时中央做出了战略大转移的重大决策。

谁送出了决定红军长征的绝密情报?

二,铁桶计划

绝密情报源于绝密会议,绝密会议在于绝密计划—“铁桶计划”。

1934年9月,蒋介石在庐山秘密召开军事会议,主要内容是在第五次反“围剿”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兵力部署,在他的德国军事顾问汉斯•冯•塞克特将军的策划下,制订了一个彻底“剿灭”中央红军的“铁桶计划”。

该计划,准备集结150万大军、270架飞机和200门大炮,采取“分进合击、铁壁合围”的作战方式,以红都端金为目标,各部队实行向心攻击,在距端金150公里处形成一个大包围圈。

然后每天攻击前进5公里后,修筑碉堡工事,严密进行大火力配置,在瑞金四周构建起30道铁丝网和火力封锁线,彻底断绝交通运输,封锁红军的一切信息和物资来往,最后将红军主力压追到狭小范围进行决战。

为防止红军突围,该计划还配备1000辆军用卡车,快速运送部队实施机动截击,以求在1个月内将中央苏区的红军彻底消灭

当然,蒋介石对这份绝密的“铁桶计划”抱有极大期望,他非常自信地发表讲话说:“剿共大业,毕其功于此役!”

“铁桶计划”事关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事关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

谁送出了决定红军长征的绝密情报?

英雄莫雄

三,决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卓越奋斗,中共红色战线上革命者的无畏战斗,很快使蒋介石的自信毁于一旦,他至死也没有想到的是,“铁桶计划”在庐山会议结束的当晚就被共产党掌握。

当时,“铁桶计划”保密措施十分严格,所有官员必须按收件人编号签字领取文件。当然,蒋介石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送出这“天”字号机密的人,竟是他任命不久的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莫雄。

莫雄,1891年生于广东英德,早年毕业于陆军讲武堂,后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参加过著名的黄花岗起义、护国战争、讨伐陈炯明和北伐战争等,是辛亥革命时期赫赫有名的粤军将领。

1930年,莫雄通过宋子文在财政部谋了个闲差,在上海时巧遇原十一师政治部主任刘哑佛。刘哑佛当时是中共中央特科成员。在刘哑佛的介绍下,莫雄认识了共产党员项与年,并与中共领导人周恩来、李克农建立了联系。莫雄曾几次提出入党请求,经党组织说服,继续留在党外工作。

1934年,莫雄出任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前,赶回上海与中共党组织秘密磋商,将共产党员项与年安排在专署保安司令部任机要秘书,作为他和中共的联络员。

当年9月,莫雄出席庐山落实“铁桶计划”会议。会议结束后,他带着全套“铁桶计划”回到保安司令部。经过反复思考,莫雄冒着杀身毁家之险把整个“铁桶计划”绝密文件交给了项与年,迅速想尽办法送往瑞金临时中央。

在特殊战线上斗争的共产党员,都是为了信仰和革命舍生忘死的英雄。他们所迈出的每一步,无论是冒着杀头的危险,还是默默无闻的付出,都饱含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谁送出了决定红军长征的绝密情报?

英雄项与年

四,历尽艰辛

每一份绝密情报的背后,都有惊心动魄的故事,都有革命者付出的热血和生命。

参加完庐山会议的莫雄,义无反顾地派早已安排在他司令部里工作的项与年,迅速把计划交给中共中央。项与年看完“铁桶计划”绝密文件,深感事关重大,便立即将情报用四角号码字典的字码编成密码,记在一本四角号码字典上,连夜起程。

项与年,原名项廷椿,福建省连城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中央机关从上海迁往江西革命根据地后,他继续留沪从事地下活动,担任上海与苏区的情报联络工作。后接受组织安排,改名梁明德,几经辗转,打入江西省第四保安司令部任机要秘书。

他拿到情报后,立即与地下党联系。为了安全起见,他敲掉了自己的四颗门牙冒充乞丐,经过艰苦跋涉,混过层层哨卡,历尽艰辛到达端金,将绝密情报交给了周恩来。

临时中央“三人团”传阅后,震惊之余,立刻意识到中央红军面临极度危险,如不采取断然措施,就会很快陷入敌军重围之中。于是,中央“三人团”据此迅速做出了突围转移的决定,以中央军委名义发布了战略转移的行动命令,红军主力踏上了新的征程。

中央红军突围后的第10天,按照“铁桶计划”推进的敌军先后占领了宁都、长汀、会昌等地。当敌军兵临瑞金城时,オ得知红军主力早已转移,扑了个空。

蒋介石接到报告后,气得暴跳如雷,知道一定有人走漏消息,立即赶回南昌查办此事。但直到他死时,也没弄清是谁向共产党提供了这一绝密情报。

谁送出了决定红军长征的绝密情报?

五,名垂青史

当年的绝密情报,仅限临时中央极少数人知道,而战略转移又仓促匆忙,许多领导人事先都不知情,以后的党史很少提及此事。但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莫雄、项与年二人的功勋。

毛泽东后来知道此事时,曾称赞这份“西角号码情报”功绩是巨大的,解放后他还特意叮嘱南下广东的叶剑英寻找莫、项二人,安排好他们的工作。

关于英雄莫雄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叶剑英得知莫雄寓居香港时,便立即派李学林持亲笔信赴香港邀请莫雄回广州工作,委任他为北江治安委员会主任,为稳定大、小北江的治安发挥了作用。1951年莫雄任广东省参事室参事,1955年任广东省参事室副主任。曾当选为广东省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2月12日在广州病逝,终年89岁。

关于英雄项与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从延安到东北,历任松江省延寿县县长,松江省建设厅厅长,东北人民政府人民监察委员会高级专员,辽宁省监察厅副厅长,辽宁省第三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等职务。1978年10月2日病逝于龙岩,终年84岁。项与年的传奇经历后来被孙女项小米创作为小说,并拍摄电影《英雄无语》。

历史告诉我们,那些在特殊战线上的革命者,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因为信仰是无敌的力量,因为使命是奋斗的动力,他们的生命是不朽的。

我们必须时时怀念和追忆他们,因为他们背后的故事是一本精彩绝伦的教科书,教育和启迪我们汲取精神的力量,满怀信心地奋进新时代。

(注:我的读史笔记,迎接党建百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博古   绝密   瑞金   司令部   周恩来   庐山   情报   苏区   革命者   铁桶   红军   美文   使命   中央   会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