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蕴含的心理学现象

我们先学习行为治疗理论中的“泛化”理论!


“惊弓之鸟”蕴含的心理学现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中泛化?

比如一位恐惧症患者,最初只是对毛绒绒玩具恐惧,后来对所有带毛的物品都恐惧了,这个过程,就是泛化过程。

所以,心理学上的泛化是指某种反应(包括行为、心理、生理反应)和某种刺激源形成联系后,对于其他类似的刺激源,都会出现该类反应(已经泛化)。

第二刺激泛化后,对心理疾病有什么影响?

1.如果未泛化,无论问题持续时间多久、严重程度如何,都应该判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2.如果已经泛化,无论问题持续时间多久,严重程度如何,都判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惊弓之鸟”蕴含的心理学现象

3.如果问题泛化后,患者容易进入应激状态,短时间引起精神紧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失眠;长时间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行为功能退缩,健忘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第三如何克服负性的泛化?

泛化是行为治疗的概念,消退也是。我们可以用消退来对抗泛化。

心理学中的消退,指的是当刺激引起反应后,我们不在强化反应结果,不在注意反应结果,慢慢的那个刺激就不会在引起反应了。

如商场中,一个小孩哭闹想要买个玩具,在地上撒泼打滚,作为父母根据消退原理怎么做?

“惊弓之鸟”蕴含的心理学现象

是的,不去注意管他,等他哭累了,在跟他说明不给买的道理!

如果你给买了玩具,这就是对哭闹行为的强化,强化的结果是孩子认为:撒泼打滚可以得到玩具。下次不遇到相似的情况,不给买,还会这样做的。

所以对于心理问题中的泛化行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管他它们,让它们自生自灭。

“惊弓之鸟”蕴含的心理学现象

现在我们明白惊弓之鸟蕴含着什么心理学现象了吧。

对,就是对刺激的泛化,原来刺激是弓箭,现在泛化到弓箭的声音!

以上就是我们关于心理学中泛化的讨论,如果有不明白,或者不同观点可以评论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惊弓之鸟   心理学   交感神经   都会   心理疾病   弓箭   美文   持续时间   患者   恐惧   多久   程度   现象   玩具   过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