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关于焦虑的另一种看法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对的不愉快情绪。


心理学关于焦虑的另一种看法

焦虑与恐惧情绪相近,不过恐惧是面临危险时发生而焦虑发生在危险或不利情况来临之前。

焦虑与烦恼不同,烦恼主要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而言,而焦虑是指向未来的。

一句话总结:焦虑是将来时,恐惧是进行时,烦恼是过去时!


心理学关于焦虑的另一种看法

焦虑虽然是一种痛苦的体验,但它具有重要的适应功能,具体如下:

第一是信号功能

它向个体发出危险信号,当这种信号出现在意识中时,人们就能采取有效措施对付危险,或者逃避,或者设法消除它。

焦虑提醒人们警觉已经存在的内部或外部危险,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保护性作用,有了预警,才会应对。

第二是动员机体处于战斗准备状态

焦虑发生时受植物性神经支配的器官产生兴奋状态,警觉增强,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升高,为采取行动对付危险作出适当准备,因此,适度焦虑时行为的效能可能更好。

比如升学考试、职称考试等,只有考试前的焦虑,才会继发斗志,认识不足,全身心的投入到备考状态中!

第三是参加学习和经验积累的过程

焦虑帮助人们提高预见危险的能力,帮助人们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学习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和策略。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吃一堑长一智”吧,只有经历过,才会知道面对困难、危险时,如何有效的应对。慌张解决不了问题。

由上可见,焦虑并不都是有害的,适度的焦虑甚至是有益的。只有焦虑过度,焦虑无明确的诱因或仅有微弱的诱因时,才能视为病理性的。


心理学关于焦虑的另一种看法

所以生活中产生的焦虑、恐惧本来是自然的事,这些体验和疼痛一样是令人痛苦的,但又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不应当试图否定和逃避它们。

逃避的结果,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还容易引起神经症性问题。正如心理学大师荣格说“神经症总是合理痛苦的替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焦虑   神经症   诱因   警觉   美文   心理学   不利   信号   恐惧   情绪   看法   烦恼   痛苦   危险   状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