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你的貌合神离与渐行渐远:解剖现代社会的孤独情绪

我与你的貌合神离与渐行渐远:解剖现代社会的孤独情绪

这是单华伟的第三百四十七篇原创文章


故事


故事的力量的强大的,当原始人在夜色降临,居住在洞穴之中时,唯有通过讲故事化解那种孤独感,化解明日将要面临的一切困苦。


今天的互联网中,也有不少人会告诉你,当你感到失意,彷徨的时候,认真的读一本小说,看一部电影吧,很多人也感觉很有效,原因也正在于此。


叙事,是对人所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重组,你听的,看的是别人的故事,心里却早已经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在生命受挫,在生活想象被打破时,故事能帮你重返自己的想象空间,重新塑造起这一切。


古希腊七贤之一梭伦曾说“神往往不过是叫许多人看到幸福的一个影子,随后便把它们推上了毁灭的道路”,也看做是对叙事的力量的描述:所谓神,就是一种叙事,一种有关确定的、超越的、永恒的幸福的叙事,信仰神的人之所见,不过都是幸福的影子。


然而,当人被抛入到这种可能的伦理构想中,真实的世界便已经消失了,即使是泡影,也会比尘世的一切苦难甚至生命本身更加真实。


所以,他可以为了宗教献身,苦修,他所活,是画中世界,你看到的扁平、虚假,他却能体会到其中的阳光与花香,其中的每一寸土,都无比真实。


叙事对人的吸引力最强,而这种伦理的、道德的叙事往往能成为信仰者的生命本身,伦理的叙事方式,就是叙事的伦理学,这也是为什么叙事的伦理学(往往是各种文学作品)往往比理论、理性的伦理学(比如亚里士多德、康德的哲学)影响更加广泛,能打动更多人,被更多人实践出来的原因所在。


这当中,不仅是因为故事更加易懂,更是因为伦理问题本身的性质——理性的伦理学所关注的是普遍状况,而叙事的伦理学只关心特殊状况,关注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具体的事件,一个具体的人在具体的事件中的矛盾、彷徨和决策,而我们人在生活中,在公共决策中要处理的,从来都是特殊状况,具体状况,没有一个普遍状况给你。


基斯洛夫斯基所说的“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仔细审视,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和梦想”,可以视作对这个道理在人世间最普遍的一种诠释,关心一个人的生活际遇,听故事的人感同身受,因此动情,言语唏嘘间,一种宗教性的感召便得以完成,生活乃至生命的变化,由此被塑造。


现代性


然而,在现代性的语境下谈论这些问题,有一点需要非常注意,在曾经的社会中,叙事多是由宗教提供的,并且往往并无所少所谓艺术,以小说为代表的叙事艺术本事就是一个现代性事件。


小说只为“小”说,就是因为其由作家写作出,再由书商批量印刷,贩卖,给社会中喜欢它的人看。


这当中,便有很多不同的新特点出现了,比如,小说可能迎合读者,今天的很多美剧甚至由观众投票决定剧情走向。


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让一切固定的价值观都已经流失了,但是叙事作为伦理现实,却又是人心根深蒂固的心理模式,到最后形成的,便是高度个人化的个人伦理观。


由此,我们也能看到,当今互联网上为什么有如此多的骂战,一谈到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用所谓“价值观冲突”来解读,这个解释算不上错,但并未触及其中底层的逻辑。


所谓“价值观冲突”,在曾经的社会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一个村子,一个国家都有相同的信仰和价值体系,只有不同种族国家之间偶尔才会存在所谓价值观冲突。


但在今日,即使就是同一栋小区楼、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公司、甚至同一个家庭中,往往都是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不同的价值观。


多元当然是好事,但当每个人都在各行其是,沟通往往是无法达成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的相处好像并未表现出问题,并且表现得很多沟通,很会理解。


但其实质并不是沟通,而是在尽全力避免冲突,知道有冲突的地方我们不谈,大家平时都把真实的想法隐藏起来,别人问你的态度你说你可以理解,实际上心里想的并非如此,等等。


看到这里,你肯定以为我是在“忧国忧民”,在担心全人类的生存图景,但我并无此意,我说这一切,只是为了解释一个现象,那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会有高度的孤独感。


即使是在人潮中,在集体中,在一个家中,不论有多么融洽的关系,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感觉自己如同一座孤岛。


我们所有人,都是貌合神离,就像一对早已对彼此失去兴趣但因为各种因素不能分开的情侣或夫妻,凑合着和彼此人相处,大家能够一见如故,能够热情相待,心,却永远走不到一起了。


在哲学中,“我”所代表的是一个主体,与之相对的客体,往往被冠以“他”、“他者”的名号,而在少部分哲学家的语境中,他们更愿意用“你”来称呼,由此标定那个不应该被叫做客体,而应当被当做另一个和自己一样的,独立的,主体性的存在。


今天的我们,都对陌生人,对自己身边的人高度的“尊重”,而最终,我和你,却渐行渐远。


(全文完)

--------------------

我是单华伟,一个看书和写作的人,如果觉得文章有启发,记得点个赞吧,感谢你的阅读。

如果你对我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感兴趣,欢迎到亚马逊kindle图书上阅读我的新书《成长:如何深度思考与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貌合神离   现代性   客体   伦理学   语境   美文   现代社会   伦理   价值观   冲突   情绪   宗教   高度   状况   孤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