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踢猫效应”失去效应


让“踢猫效应”失去效应

有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正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

孩子心里很窝火,就狠狠地去踹了一脚正在身边打滚的猫。

受惊的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一个孩子撞伤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就是坏情绪的传染导致的一种恶性循环。而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这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生活中,因为一些小事情,坏情绪滋生、暴涨,看什么都不顺眼,很容易迁怒他人。

这时候,会像“踢猫效应”中的父亲一样,潜意识里去向无法还击的弱者去发泄。这弱者有可能是下属、同事、朋友、亲人。

于是,就有可能导致更坏的结果,工作失误,友情受伤、感情危机,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当我们陷入坏情绪中时,一定要先冷静下来,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先调整心态,再去向别人发出言语。

让“踢猫效应”失去效应

这一点做到有时候很难。比如,昨日晚上,好友邀请过六一,因为心中惦记晚上刘主编的直播,有些不情愿。但是,又无法对热情的朋友说出“不”。

纠结下赴约,恰逢先生打电话来询问事情,还问个没完,就莫名一股烦躁,不耐烦地说,“怎么这么点事情也不明白呢?”

说完瞬间就后悔了,先生何其无辜,我又有何怒气?答应邀约就既来之则安之,面对询问,耐心回复就好了。

赶紧趁先生没反应过来时缓和语气,把事情说清楚。放下电话,敞开心扉和朋友畅谈。

最后,“超龄儿童”的聚餐愉悦结束,我还赶上了刘主编直播的下半场,并且边听直播边和先生夜跑了半小时。

这样的生活小事情,让我从“踢猫效应”中跳出来,并时刻警醒,不要在工作和其他方面让坏情绪泛滥。

让“踢猫效应”失去效应

即便是难,也要知难而上,回到家,脱去工作中的疲惫和偶尔的不快,用愉悦的心境去面对家人。

走向公司,将家中的烦恼放下,全心去面对工作。用小确幸去治愈突如其来的小不幸,让“踢猫效应”没有起效应的生存空间。

让我们都成为情绪的主人,去拥抱人生中的好运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全心   效应   知难而上   窝火   这一点   恶性循环   弱者   美文   愉悦   情绪   父亲   事情   晚上   孩子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