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级使用”与“破格提拔”——我和女儿、儿子

教育子女,在积极引导的同时亦应顺其自然,这是我从亲身的经历中深刻体味到的。

“降级使用”

女儿兰自幼聪颖好学,一直在重点学校就读。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担任学生干部工作认真负责,多次被评为三好生、优秀干部。作为家长,我感到莫大安慰,女儿兰也颇感自悦、自信。

高三毕业了,高考临近。家长们紧张的程度丝毫不压于孩子自己,我也如此。

一天饭桌上,女儿兰说:“某某大学政治系给了学校一个保送指标,够条件的可以报名,我没报。”言者无意,听者有意。对这一消息,我可非常重视。我反复思虑着:尽管女儿学习一贯优秀,但考场万一失误呢?保送机会难得,能轻轻松松地升入大学,何乐而不为呢?征求女儿的意见,当即遭到拒绝:“不!我要自己考,我想考重点大学。”然而,由于我的固执与女儿对母亲的信任崇拜,女儿兰终于报名了。老师、领导在同意之余很感惋惜,但我却十分满意。

万万没想到,自此,活泼、开朗的女儿兰变得沉默寡言。尤其是高考成绩公布后,同学们陆续接到通知书:天津南开、北京对外经贸学院、西安科大、北京政法------女儿兰更加变了,整天闷闷不乐,关在自己的小屋里不愿和同学们见面、交往。面对此状,我只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默默忍受着。

开学了,女儿兰住了校。周日回家,从不谈及学校之事。看着女儿日益消瘦的脸,我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滋味,却只能是小心翼翼的,问都不敢问。

偶然的机会,我终于发现了女儿内心的苦闷。

假日的一天,女儿的几位好友来家相聚。突然,小屋里传出女儿兰的失声痛哭声与短续的言语:“我并非好高骛远、自命不凡---专业空---拼搏12年,第一、第二有啥用------”门外的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脑子里霎时一片空白,思绪杂乱而无章,胸中似打碎五味瓶,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不禁问自己:真是自己错了?还是女儿变了?

“破格提拔”

相对女儿兰的优秀,儿子君则显得反差较大。想学欠刻苦、要强而自控能力差、机灵而不够踏实、爱好广泛却无缺乏专注。

与女儿兰高考同年,儿子君参加中考。几分之差,未考取重点高中。我心急如焚、碾转反侧,几夜不能入睡:自己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进入大学,非常期望孩子能按正常的轨迹运行:上重点、升大学---。几天的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良策”:自己己年过半百,无啥奔头,何不辞去副校长职务,调入重点中学任教,这样儿子君不就顺理成章地以教工子弟进入重点了吗?想法很快付诸于行动。尽管我没能辞职,但经过一番活动,儿子君的就学问题终使我如愿以偿。儿子君却毫不领情地撂出一句话:我只愿上我自己考上的学校。

开学了,在父母的‘押解’下,儿子君迈进了重点中学重点班,悬在我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儿子君与女儿兰是不同的,不愿接受的,想法设法地进行反抗。终于有一天,班主任联系家长,让我去一趟。“你的孩子刚入校,较勤奋,只是不愿和同学们多交往,有些孤僻,期中考试后,一周了没到校,也没有履行请假手续,不知何故。”老师的话,真是五雷轰顶,此棒的重击不压于几级地震。家中开锅了,我与爱人对儿子展开了攻势,但儿子根本不买账。硬帮帮的话一句句地从口中嘣出:“我原本就不想在那里上。”“我也非常用功,但数学才考了45分,我就不是那层次的学生。”“一进校门就头疼,上课听不进去------”。经过与老师的详谈,才知道本次考试数学试题难度大,全班三分之二的学生不及格,45分居中游。但儿子君人为自卑,心理压力过大,总认为自己不是考入的,再用功也不行,又与同学们格格不入,只能溜之乎也,每天背着书包按时出家门进家门,满街到处溜达。

面对这残酷的事实,我真有些束手无策了。

面对现实 亡羊补牢

面对女儿兰的消沉、冷漠,面对儿子君的责怪、气馁,家中的空气凝固了。再没有往日的欢声笑语与交流谈论,四口之家各干各的。无奈与痛苦之中,我深深的反省,产生了难以自抑的自责:自己这种包办代替的爱,造成的后果多么严重,付出的代价又是多么巨大啊!为什么自己不喜欢粗暴简单的命令,却把简单粗暴强加给儿女,为什么自己主张独立思考,却要求儿女唯命是从。自己总想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儿女划一道轨迹,让儿女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健康成长,一生幸福快乐,不希望有丝毫的闪失,岂不知严重违背了事物发展的最基本规律---顺其自然,将爱变成了牢笼,过高的希翼窒息了女儿活泼的生命力,过强的自信,剥夺了儿子在生活中学习、锻炼、成长的机会。

痛苦的心灵磨砺,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要想‘亡羊补牢’,必须调整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首先要放下架子,用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与儿女们交流思想、将心比心,理解儿女们的内心世界,解脱他们心灵上的沉重负担,此外,还应胸怀坦白地向孩子们承认自己的错误,以达到相互沟通与理解。

当我坦诚地向女儿兰讲明自己当时的思考、动机与担心之后,得到了谅解与理解。我诚恳地对女儿讲,追忆过去只能是浪费时光,是金子放在哪里也要闪光。并将罗曼-罗兰的一段话贴在她床头上:“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重痛苦!欢乐固然值得颂赞,痛苦亦何尝不值得颂赞!这俩位是姐妹,而且都是圣者。她们是力、是生、是神。生活的现实摆在每个人面前,任何人都逃避不开,区别在于:是主动地迎接它,还是被动地承受它。要敢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痛苦磨难、失败,要承认它,要树立战胜它的决心和勇气。这样的斗争是艰苦的、也是愉快的。而被生活的痛苦所压倒,不去拼搏的人,到最后只能成为痛苦的俘虏。”以此激励女儿兰。

可爱的女儿兰勇敢地面对了现实。她不仅学习成绩一直居全系前茅,连年获取奖学金,而且多次被评为优秀干部、优秀青年。大学毕业,继续报考,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班,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喜讯传来,女儿洁热泪盈眶:“妈妈,我成功了!我好高兴!”我更是激动万分,由衷地感到一种解脱:“女儿呵,妈妈总算还清了一笔良心债!”

人生本来就是坎坷不平、含辛茹苦的。尽管北大人才济济,女儿兰调整了心态,从挫折中汲取了财富,毫不示弱,勤奋刻苦、努力拼搏,结出硕果累累。三年后,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北大博士研究生班。

与儿子君的交谈,很为艰难,效果不佳。他对我的一片良苦用心不予理解,更不谅解。“妈,不要总是拿为了我们来掩饰自己。我们大了,应该有自主的权利。怎么我总感到,我在为你学,你总在监视着我。你想想,从小到大,小学转学,中学挑班,高中报志愿,从来征求过我的意见吗?我是木偶人,大小事由你摆布。如果我在一般中学上学,我是‘龙头’,也许会学好,在这里,我总觉比别人矮一截,怎么学也不如别人,打不起精神------。”

儿子诚的话语叩击着我的心。尽管有许多言辞可以为自己开脱、辩解。然而,一向强硬的我显得那样软弱无力。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愚蠢做法带来的危害,不得不吞下这苦涩之果。

有些过失是可以弥补的,有些过失却无法弥补,儿子君的重新振作却经历了一个不短的过程。高中三年,只是不再旷课、逃学,依旧表现一般,成绩平平。

高考落榜后,儿子君拒绝再补习,执意参军。是部队,教给他生活,是部队,给了他战胜自我的勇气。部队三年,儿子君表现突出,屡次立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并被部队推荐到军人院校学习。

结束语

为人父母者,是深爱自己孩子的。然而,要使这种深深的爱为子女所接受并产生出良好的效果来,确实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对待。儿女们成长自有其规律,得顺其自然。父母的责任,是抚养和教育,是鼓励和引导,是要善于观察和发现他们的个性特征,给以因势利导,引发他们充分施展才能,健康愉快地成长,决不能设置障碍或横加阻拦,决不是主宰与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儿子   女儿   亡羊补牢   粗暴   美文   顺其自然   儿女   部队   痛苦   父母   现实   成绩   优秀   孩子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