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现代高铁,穿越百年文明

第一次在八达岭长城站乘坐火车,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八达岭长城站的设计与周围的山脉浑然一体,既磅礴开阔又不突兀违和,既适当地显示出交通建筑的标志性和现代特征,又避免对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造成影响,体现了八达岭长城站“尊重自然、形隐于山”的设计理念。


坐上现代高铁,穿越百年文明

八达岭长城站外观

宽阔的进站广场、多条进站通道,可以想象它巨大的承载能力和快捷的进站速度。走进去一抬头,就看到非常考究的牌匾:边框采用长城标志的锯齿元素,辅以金属条装饰,用雄伟的长城艺术壁画作为底纹。

坐上现代高铁,穿越百年文明

考究的匾额

坐上扶梯,听到的都是连绵的惊叹声和咔咔的拍照声,因为这是国内埋深最大的地下高铁站,车站最大埋深102米,地下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车站首次采用一次提升长大扶梯及斜行电梯,旅客出站电梯提升高度达到42米,是国内旅客提升高度最大的高铁地下车站。

坐上现代高铁,穿越百年文明

令人惊叹的扶梯

在站台上候车,细看墙上的壁画,颇有韵味。京张高铁文化元素设计四个视觉核心,分别是:代表中华民族精神和京张铁路视觉符号的“人字纹”;代表中国铁路历史的视觉印记的“苏州码子”;代表中国哲学精神的视觉镜像的“山水视界”;代表中国美学的视觉韵律的“五行五色”。


坐上现代高铁,穿越百年文明

站内壁画


京张高铁从进出口到多处应用人字纹、苏州码子、山水视界等文化元素,展现京张高铁文化,表达地域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高铁”是中国的名片,长城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图腾,八达岭长城站将这众多意义集合于一身,是古与今的结合,是现代与历史的结合,是实用与美学的结合。


坐上现代高铁,穿越百年文明


八达岭长城站是国内最复杂的暗挖洞群车站,也是国内单拱跨度最大的暗挖铁路隧道,候车的一刻就像期待“穿越门”一样的感觉,坐上现代高铁,穿越回百年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长城   扶梯   考究   壁画   美学   美文   视界   中国   旅客   车站   元素   地下   视觉   代表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