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习惯让意义先于事物,不攒够四五个意义,是不愿动手做事的

人习惯让意义先于事物,不攒够四五个意义,是不愿动手做事的

文|柳雪敏(思想碎碎念)

人习惯让意义先于事物,不攒够四五个意义,是不愿动手做事的

很多事在做之前,是没有意义的。

你也找不准意义。即便找到了,那个意义可能也不是事物本来的意义。

只有做完之后,意义才会显现出来。

生活中有许多人,在做事之前,思前想后,为要做之事寻找意义。仿佛找到的意义越多,那件事就越值得做一样。

于是,人们习惯了把意义凌驾于事物之上,不集够四五个意义,是不会放开手脚干活的。

这样一来,事情是怎样的,要不要做,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要去做它,做了会怎样。

人习惯让意义先于事物,不攒够四五个意义,是不愿动手做事的

可是,不能否认,仍然有很多事,我们不问意义,也在做。

比如呼吸,吃喝拉撒,睡懒觉,发呆,打呵欠,或者,想念某某某。

因为,意义早已不知不觉渗透在行为习惯里了。

不问,也不觉得哪里不对;问了,反倒有些刻意。

但仍有另一部分事,做之前是要先搞定意义的,确定有意义,就做,如果无意义,就不做。

意义大,就做得快;意义小,就做得慢。

做事的速度和效率,与事情本身的意义密切相关。

人习惯让意义先于事物,不攒够四五个意义,是不愿动手做事的

这一部分事,不管你承不承认,它多半不是你发自内心喜欢做的事。

因为不喜欢,做起来才需要意义,俗称由头。

如果喜欢,直接就做了,才不会找理由。比如,去医院体检,洗车,跑步,上班,过年,等等。

这些事,本来就不是很喜欢,但又不得不做,故此需要找足够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不但要做,还要心情愉快地做。

由此可见,人寻找意义,其实是为了取悦自己,鼓励自己。

人习惯让意义先于事物,不攒够四五个意义,是不愿动手做事的

为了让自己高兴,人会在厌恶的事上,都要找出一些乐子来。也是为了让自己高兴,人会在喜欢做的事上,强化出更多更远的价值。

如此,人便很容易陷入意义的漩涡,受制于意义。

当有意义时,一切都好说。如果意义消失,或者根本没找到意义,人就会迷惘,失魂落魄。

很多人喜欢在每晚睡前都问自己一个问题,今天都做了些什么。

这表面上看起来是对行为事件的梳理归纳,其实是对意义的汇总和提炼。

一旦发现自己完成了好几件事,他们就心满意足,觉得很充实,一天没白过。如果发现自己几乎睡了吃吃了睡,正事没做几件,他们就甚感空虚失落,日子白过了。

人习惯让意义先于事物,不攒够四五个意义,是不愿动手做事的

一天一天的日子,看似是在时间中度过的,其实是在意义里度过的。

没有意义,时间就是荒诞的。一天与一年无异,一年与十年,十年与一辈子,就只剩下了数量上的不同。

正是意义,给时间赋了能,让一天与一年,让今天和昨天,让你和我,从此拥有了不同的人生。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事并无多大区别,但因意义不一样,在单位时间里产生的精神价值,就大相径庭。

当然,没必要每件事都要争取一个意义,要允许自己停止寻找意义,也要允许自己适当地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

人习惯让意义先于事物,不攒够四五个意义,是不愿动手做事的

毕竟,每件事都有意义,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枯燥无聊的事。

事一枯燥无聊,什么意义都补救不了。

人生在世,还是需要时不时做一些无意义的事,与意义参差错杂,岂不更酷?

人习惯让意义先于事物,不攒够四五个意义,是不愿动手做事的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事物   意义   由头   思前想后   参差   失魂落魄   乐子   大相径庭   美文   枯燥   事情   习惯   理由   日子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