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也是吃货的季节

从前日子还慢的时候,一年四季,服饰饮食各不相同。而今四季虽在,衣食却模糊了季节,生活丰富多元,却少了些期待和起伏。于是人们愿意拾起旧规矩和老讲究,希望将日子过出风味。

吃秋的讲究,可多了。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 老讲究 —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老话儿说,秋瓜破肚。

因为西瓜水气大,天凉吃了容易拉肚子。要是有人晚饭前吃了秋天的冰瓜,保不齐一夜两三次要泄“私愤”。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田苗 《草食记画稿》部分

南田风骨——第三届恽南田全国花鸟画作品展

秋后吃三瓜,虫草不如它。

秋天适合吃三种瓜

—— 冬瓜、丝瓜、苦瓜

冬瓜利尿、钾元素含量高;丝瓜富含维生素B和葫芦碱,可以调节人体代谢,又对皮肤好;苦瓜能“去火”,治口舌生疮。中医认为,苦味多寒凉。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米建丽 《秋圃果蔬图》

南田风骨——第三届恽南田全国花鸟画作品展

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姜是热辣的调料,秋天是干燥的季节,故而从前人认为秋天不能吃姜。

老人说“晚吃姜,赛砒霜”。怕的是晚上代谢慢,吃了热辣的东西积在肚子里,对身体不好。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田苗 《草食记画稿》部分

南田风骨——第三届恽南田全国花鸟画作品展

秋不食辛辣,不食肺。

古人认为万物皆属五行——金木水火土。秋属金,肺也属金,猪肺是金属性最高的食物,所以秋季吃肺会导致身体金属性飙高。金克木,肝属木,吃了肺会克肝,导致两肋胀气、心情低落。

这个说法非江湖传言,是医圣张仲景的养生主张。

老讲究,根源多来自中医。

中国自古讲究衣食同源,故而吃秋有了许多条框。当代人体质好,一些老规矩不需要了,一些旧理论也不相信了。

时代更迭,文化变迁,无所谓对错,只希望讲究的和不讲究的两拨儿人别打起来就行。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田苗 《草食记画稿》部分

南田风骨——第三届恽南田全国花鸟画作品展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 真讲究 —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提到秋天的美食,就必须提到螃蟹。螃蟹是至今少有的无法反季的食材,而且被大部分群众喜爱。

“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这是宋人徐似道说的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中的“食蟹”场景

最近三百年,螃蟹吃得最讲究的,得聊聊《红楼梦》。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秋高气爽,大家吃上鸡头果和桂花糖蒸栗粉糕的时候,大观园一群少男少女琢磨着办诗社。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红楼梦》剧照截图

高门大户搞文艺,先吃席。

湘云攒局,宝钗出力,搞来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再取上几坛好酒,备上四五桌果碟,孝顺了长辈,又热闹。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中的“食蟹”场景

贾府吃螃蟹,一桌五六人,王熙凤吩咐丫鬟,一次只拿十个,吃了再拿,怕凉了。酒要烫得滚热,因螃蟹大寒,需配热酒中和。用贾母的话说:那东西虽好吃,不是什么好的,吃多了肚子疼。

林黛玉吃了一点夹子肉,就得热热地喝口浸了合欢花的烧酒,不然就心口疼。黄酒不能将就。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红楼梦》剧照截图

螃蟹腥气,吃完洗手,要用些菊花叶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不管姑娘太太饭桌上如何嗜腥赕膻,绿豆面洗完就是清香的一双素手。

接着大家才提笔作诗——咏菊,尽态极妍写菊之美,淡泊高洁写菊之性。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个个都是锦心绣口。

一场螃蟹宴全程散发出艺术的光辉。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除了螃蟹,秋日还有很多季节限定美食,寻常人注意不到,老饕们却为此把日历盯得死紧。比如柚子,冬天大街小巷都有卖,却有人专门盯着10月熟的广西沙田柚。这种柚子个头小,皮厚,口感密实又很甜,和街上的大柚子味道不一样。

云南、川藏地区,秋季出松茸。生长五六年,成熟仅七天,切片炖鸡汤,或做酱炒芦笋,人间至味。

北京人到了秋天还爱喝小吊梨汤。

北京天气干燥,秋天容易患咳嗽,所以将梨、银耳、冰糖、红枣、枸杞入水久熬成羹。

从中医的角度看,此汤可润燥止咳,醒脾清肺,护肤养颜,清热泻火,是集保健功能之大成的顶级平民饮品。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田苗 《草食记画稿》部分

南田风骨——第三届恽南田全国花鸟画作品展

最讲究的人怎么吃秋?

大概是那种会掐着时间跑到云南吃菌汤锅,飞到日本吃秋刀鱼的人。

为了一口鲜,累了身体瘦了钱包,无怨无悔。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田苗 《草食记画稿》部分

南田风骨——第三届恽南田全国花鸟画作品展

所谓民以食为天,即便是人人都能吃饱的年代,吃货们仍然顶着同一片蓝天。

—— END ——

部分图文摘自网络,侵删。

- 参考资料 -

曹雪芹 《红楼梦》

林语堂 《京华烟云》

方清平 《秋天的到来》

时节 丨 老饕们 吃秋的腔调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淹城中路85号江苏环太湖艺术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热地   老饕   红楼梦   画稿   花鸟画   风骨   丝瓜   柚子   云南   腔调   螃蟹   美文   时节   作品展   讲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