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孩子,建议你读读这本心理学书籍,不忽视孩子的内心成长

如果你有孩子,建议你读读这本心理学书籍,不忽视孩子的内心成长

文/北寻

在教育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很有必要,从心理学层面去审视父母与孩子的方方面面,可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科学清晰的教育指导。

那有没有一本书,既可以提升父母的心理学思维,同时又可以给孩童的成长教育提供心理学科学指导呢?

心理学家施琪嘉教授的这本《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就是一本适合成人也适合父母阅读的一本很不错的心理学成长书籍。

书中不仅给成年的我们提供了心理学成长指引,同时本书结合小孩的成长,在婴儿时期、小孩的成长期、叛逆期等阶段,都给出了心理学知识普及。

如果你看了很多育儿工具书后还是会觉得无从下手,可试着从这本心理学书籍里去寻找答案。

如果你有孩子,建议你读读这本心理学书籍,不忽视孩子的内心成长

01.在孩子很小时,是建立规矩好?还是先满足孩子的要求比较好?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一书中指出,当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竭力满足孩子并不一定是溺爱,而是迎合孩子当时的心理状态。

因为在孩子还没有能力理解现实世界的时候,他们没有完善的自我整合能力,没有能力去意识自己的错误,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去引导他们,而不是去指责他们不良好的行为。

这个时候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要不要满足孩子的需求?

施琪嘉教授在这里指出,在孩子没有形成自主意识前,孩子的需求需要得到满足。

因为这个时候,如果他的内在世界不能够得到满足,他就会慢慢形成“现实对他不友好”的印象,慢慢他就会在内心里形成一个矛盾委屈的状态,从小在心里就会产生世界对他不友好的阴影。

这样的阴影也往往会被父母忽视,认为不足轻重,但也正是这些阴影的累积,才渐渐在孩子心中形成了些不健康的心理,以致于影响了他们性格的建立。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一个人的童年,将影响他的一生”。

所以,如果父母能够有意识在这个阶段重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在他们没有辨析能力是先先满足他们的需求,再随着他们的成长慢慢做指引,也许可以给孩子建立一个健康的内心世界。

如果你有孩子,建议你读读这本心理学书籍,不忽视孩子的内心成长

02.满足孩子的需求,是为了从小建立他们的内心安全感

其实,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尤其需要被无条件地满足,有人甚至具体研究过要早到什么程度。

比如,女性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认为,孩子在出生以后的3个月之内,仍然处于胎儿的状态,所以父母应该给他提供一个母亲子宫般的环境,也就是无条件满足。

当孩子的内在世界变得如他所愿时,他的内心就会变得温顺安静起来,大脑和其他功能结构也会因此健康成长起来。

在他还没有能力认识现实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的无条件满足,就像是给他提供了一个温室生存的土壤,让他拥有安全感地生长,他最终慢慢也会具备能力去区分现实和内心世界,去面对内心期望和现实的不平等。

心理学上将这个时期对孩子的满足行为,叫作“上帝的体验”。

将孩子视为“上帝”,并不是说孩子很尊贵高高在上的意思,而是说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比较脆弱,需要我们循序渐进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先慢慢适应了现实世界再说。

如果你有孩子,建议你读读这本心理学书籍,不忽视孩子的内心成长

03.为了避免“童年创伤”的形成,要尽力去营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书里指出,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当我们遭受到难过、开心、孤独等各种不良反应时,“内在小孩”都会记录下来。

如果我们在很小的时候不能缓解这些情绪,不能够让自我和现实世界温和相处,那么“内在小孩”就会慢慢变成一个不安定的小孩,隔离我们与现实世界的连接,让我们变得不愿意和现实接触。

我们如果不及时对此作出改变,延续要成年生活后,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比如《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一书中指出,如果我们小时候始终被嘲笑被否定,就会产生心理阴影,自己的“内在小孩”也会变成一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

这样的结果是,我们要么对这个世界产生叛逆心,变成一个创造麻烦的破坏者。要么我们就会将自己封闭起来,变得孤僻,不愿意与外界过多接触。

而想让自己走出阴影,我们就要给"内在小孩"一个安静安全的空间,让他在充满爱与肯定的环境里成长。

让“内在小孩”得到重视,得到安定,他才能将一个阳光自信的"我"放行。

如果你有孩子,建议你读读这本心理学书籍,不忽视孩子的内心成长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里,我始终觉得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互相参照,相辅相成,我们才能更灵活地在孩子成长环境里,去随机变通,以身作则,更进一步去拉近与孩子的心灵距离,给孩子树立一个更强大的模范榜样。

在孩子的成长教育里,心理问题是我们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很多时候也许连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局限,久而久之就给孩子带去了不好的示范,让他们从小就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思维。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所以,推荐大家读读这本心理学成长书籍。

我们不仅可以从书中得到一些心理学指导,也可以通过书中的婴幼儿心理科普知识,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如果你有孩子,建议你读读这本心理学书籍,不忽视孩子的内心成长

关于孩子的教育,你有哪些焦虑或者苦恼?

来分享你的一些育儿感悟吧。

我是北寻姑娘,专注情感心理,荐书官、撰稿人,我们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马勒   心理学   内心   孩子   这个世界   美文   阴影   小孩   时期   父母   现实   需求   能力   书籍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