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后,几近崩溃的我如何重新振作


没有什么过不去,那些你以为过不去的坎,终将会成为过去。我轻轻对自己说。

——题记

文:菁茵

父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后,几近崩溃的我如何重新振作

参加了一期培训,用一个词来形容,可归结为“自讨苦吃”,用夫的话来说“是跟自个儿过不去”。

是的,我就是过不去。自从父亲瘫倒后,我一直过不去。我想不通,头一天还满广场遛达的父亲,怎么说倒就倒下了?我想不通,大睁着眼睛的父亲,为什么就不认识我们了?我想不通,沉默寡言的父亲竟再也叫不出我的乳名?

我白天想,晚上想,我吃饭想,我走路想,我站着想,我坐着想,我从各个角度想,我调动所有器官想,直想得眉头挤出皱纹、两鬓生出白发,我依然没想明白?我想不通啊,从不占人便宜、从不说人坏话、从未干过坏事的父亲,老实得近乎木讷的父亲,怎么会得这种要命的病?

我想来想去,想得一头雾水,想得晕头转向,想得苦不堪言。我开始掉发,开始失眠,开始自言自语,开始痛哭流涕。苦闷与痛苦乌云般罩在头顶,挥之不去。

想当年,初为人妇,夫外出打工独守小屋时,我没有害怕;孩子出生婆婆身患绝症时,我没有恐慌;夫投资失利深陷泥潭债主上门时,我没有退缩;可为什么,现在面对失智失能失语的父亲,我会如此失态、几近崩溃,为什么,我问我自己。

这么多年,我一直将文字视为麻醉自己的良药,不管多苦多难,文字总能给予我最妥帖的安抚。可现在,它完全不起作用。曾经用来说服别人的那些大道理,搁到自己身上浮云般不痛不痒。

父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后,几近崩溃的我如何重新振作

我悲哀地发现:越是痛苦,越想孤独,越是痛苦,越想离群。快乐是琼浆,可以与人分享,而痛苦,是毒液,只能独自饮下。我不想展示痛苦,我也不想佯装快乐,于是乎,我不自觉地游离于人群之外,表情漠然、动作迟缓。

难过的时候,我开始放纵自己,嗜睡,贪吃,购买并不需要的东西,陷入毫无意义的肥皂剧,我试图让自己忘却,让自己麻木,让自己糊涂,而我的情绪,却依旧走低,就好像压力锅的压力一直向下向下,没准哪天“呯”的一声爆裂。我觉得自己好像卡在瓶颈处,回不去,又突破不了,几近窒息。

眼泪,成了最廉价的东西,我控制不了它又极度鄙视它。每每面对父亲,都是剜心般的疼痛,我觉得自己的心已经布满了小洞,快脆弱成了四面漏风的筛子,倘若再不能释怀,倘若再刮一场大风,这颗心恐怕要分崩离析彻底碎掉了。

我知道,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去看悲伤的电影,看落魄的人群,回忆不堪的往事。我以为以牙还牙,以毒攻毒,以痛可以治痛。但事实是,这样也没用。那些痛,虫子般深入骨髓,啃噬着我的内心。

我又天真地想,或许变得更苦更难更累更痛,就能忘却父亲带给我的伤痛。不是有句成语叫苦尽甘来,还有句话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于是乎,我报名了,我要参加这种近乎于虐待的培训。整整六天,从身到心,尽可能地断除欲望,挑战我的承受极限。

父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后,几近崩溃的我如何重新振作

挑战从一天只吃一顿饭开始。

早晨起来,清水洗面,不施粉黛。这对于我来说,并不难,因为我平时就是素面朝天,忙乱的时候蓬头垢面也是常有的。早上不吃东西,只喝水,然后开始听课做手工。这也容易,手工制作一直是我的爱好,沉浸于其中就好了。

听一上午课,中午去食堂吃饭,全部是花花绿绿的素食。因为一天只吃这一顿,因为已经饿到极限,素食吃起来都是无上的佳肴。吃饭过程中,全程止语,不得浪费。我以为我会因为吃得少而晕厥,恰恰相反,我发现自己的头脑反倒比以前还清醒。

我以为不抹化妆品的我们会一脸菜色、寡淡难看,却欣喜地发现每个人都朴素清新,有着天然去雕饰后的真实与拙朴,莫名透着一种亲切。因为舍弃了两顿饭,舍弃了涂脂抹粉的环节,时间变得十分宽裕,身心觉得异常轻松。那一刻恍然大悟:舍却,原来可以令生命更加自然。

培训是全封闭的,是真正的封闭,上课期间绝不允许接听手机,且授课内容异常丰富,丰富到你不能打瞌睡,不能走神,边听边不断地进行手工练习,否则,你会跟不上进度,你会被淘汰出局。

整整一天,教室里安静得如同无人的旷野,每个人都只专注于手工制作中,没有手机频响,没有交头接耳,更没有来回走动。能听到的只是窗外的鸟鸣、风轻轻翻动书本的声音。

不说话,亦不起烦恼,手中的作品越抠越细、越做越精、想来越多,摆了满满一桌,五颜六色,心里倾刻间被喜悦与满足充盈。原来,安住于一种状态,可以令我们更为自信。


父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后,几近崩溃的我如何重新振作

除此之外,五点多就起床,对治自己的懒惰。过午不食,对治自己的贪欲。打饭时谦恭有礼,不喧不闹,不争不抢,不占不贪。

每个人,靠着良知和道德自觉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也许你会以为这很难,但到了那个环境,你会发现自己会不自觉被影响,被感化,你若大声喧哗,便如报警器般刺耳,你若肢体动粗,便如同站在了聚光灯下。

我们住的宿舍,亦不上锁,都是来去自由、关门就走。这些无形的条条框框好像在限制我们,但其实形成习惯后,你会发现,节制一点,反倒更为自由了

事实上,无论是舍却、安住,还是节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放下,放下别人的眼光,放下对物欲的贪恋,放下对情感的执著。

整整六天,与外界几乎隔绝,与亲友无甚联系,手机成了静音,耳根子落了清静,心如镜子般澄明,好像去了一趟桃花源,又好像接受了一次洗礼,竟有种脱胎换骨般的轻松。放下,让我得到自在。

父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后,几近崩溃的我如何重新振作

人生的暴风雨,往往来得毫无征兆。平静下来的我,已经不再纠结于父亲为什么会这样。我知道,发生的已无力改变,能做的唯有把握当下。

我拾掇心情,振作自己,开始全心全意地照顾父亲。病榻上的父亲,举着那只唯一能动的手,不喊不叫,他的眼神看起来有些无辜,紧紧追随着我的身影。

我知道,他是认得我的。

父亲的吞咽功能严重退化,清晨,我将食物榨成糊,他缓慢地吃了一小碗。为他喂了水,又换了护理垫,盖上绵软透气的薄被子,父亲沐浴在晨光中,迷迷糊糊中又进入了梦乡。

睡着的父亲,安静得像个婴孩。我宁愿相信,他又回到了圣洁的最初。

父亲,就让我这样陪着你,一起看日月更迭,一起听长风吹过,这样也好,这样就好。

父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后,几近崩溃的我如何重新振作

(注:图片来自头条免费正版图库。初稿写于2019年6月,2020年9月18日修改发头条。)

#老有所依# #守护爱的记忆#

防走失设备申领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澄明   小洞   桃花源   晨光   谦恭有礼   实得   乌云   薄被   父亲   素食   美文   手工   人群   痛苦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