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士如何做到卓有成效

用心思考,认真生活,《游戏人生》让生活轻松更精彩!

专业人士如何做到卓有成效

根据今年自己在读书方面的断舍离修炼,三个月内听了114本书的简介和推荐,多数书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象。读书还是要读精品,这些没有印象的书也不值得自己去精读。从这114本书中我选择了14本书进行精读,顺便探索一下适合自己的高效读书方法。

我选的第一本书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出版于1966年,十几年前我就读过本书,可能因为自己当时还是一名科研人员,管理方面尚未“开窍”,本书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多深印象。这本书号称是管理的经典之作,陈春花教授专门为其中译版作序,很多人建议对此书要多次研读,常读常新。我就从一个专业人员的角度分享一下精读本书的收获:

一、几个本书重要概念介绍

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虽然并没有处于公司的高管层,由于其职位和知识,对组织负有责任,能影响组织的绩效和经营成果,就是管理者。特别注意,不是所有知识工作者和专业人员是管理者,只有对组织产生影响的才算。

卓有成效:利用能力和知识资源产生更多更好的成果。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是卓有成效,卓有成效也是可以学会的。

二、本书主要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介绍了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养成的五个好习惯:

1、有效的管理者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效的时间管理非常重要,决定了个人的成效。

2、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有效的管理者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勤奋,也要注重成果。一切工作围绕实现对外界贡献,为适应新职位而变,为适应不同的价值观承诺而变。

3、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下属的长处。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利用不同人的优点,共同完成任务。

4、有效的管理者要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领域。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坚持要事第一的原则。在少数重要的领域中,通过优秀的绩效产生卓越的成果。

5、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解决问题时都着眼于最高层次的观念性认识:1)要确实了解问题的实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的边界条件;3)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和让步事项,以便该决策被接纳;4)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5)在执行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专业人士如何做到卓有成效

三、本书对我的启发

1、我曾多次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是个人从依赖到独立,从独立到互赖的修炼中需要养成的七个高效习惯,它强调的是个人修炼。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讲了作为有成效的管理者五个习惯,因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才能取得实效,它强调的是组织的成效。这两者之间有关联,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定是高效人士,但高效能人士不一定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卓有成效强调的是对外的贡献,而不仅仅是自我优秀。管理者要不断与别人产生互动,典型的表现就是召集和参加大量会议或沟通(但总时间要控制到自己工作时间的25%之内),也要给自己留出一些专注时间完成一些高质量的思考和决策,适当的犹豫和拖延可以提升决策质量,但是也会影响组织的效率,需要达到一种平衡。

2、管理者要经常问自己“我的贡献是什么?”,以明确自己的贡献,设定自我监测目标。凡事要以终为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作为管理者应该关注自己的KPI指标完成的情况,这是自己的日常工作内容,这里面包括业绩指标,人才培养和文化践行等;另外还要关注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上司、同事和下属;处理好一些异常事件,如临时会议和紧急报告等等。

3、专业人士也是管理者,也应重视贡献。每种专业都有其独特的知识和专用“语言”,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专业人员只有把自己的产出与他人的产出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有效的成果。因此让别人了解自己也是一种专业责任,不能凭借自己专业素养拥有傲慢和自大,最终导致怀才不遇。

4、避免落入“少了他不行”陷阱,让自己遭殃。德鲁克先生说得很有道理,出现“少了某人不行”的原因有三条:这个人实际能力一般,是管理者过于依赖他;管理者能力太差,误用该人的才干来支撑自己的无能;管理存在重大问题,依靠这个人帮助遮掩。世界上有很多优秀公司非常讨厌管理者说“少了他不行”,只要发生这种情况,管理者立即被撤职。没有突出表现的主管,应该立即被调职,这是管理者的责任,也是你创造自己有效成果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持整个组织公平的必然选择。

5、管理者的责任不是去做喜欢的事,而是做正确的事,进行有效决策。聪明的管理者并不需要做很多决策,但必须要处理很多突发性的非常规事件。每起事件做出决策之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脑海里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如果不做出任何改变,事情也不会出问题,大概率他会选择不做决策,或按照惯例处理;如果利益远大于成本和风险,不做出决策甚至会让事情进一步恶化,他一般需要搜集证据和数据来验证自己的想法,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决策,但决策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大大影响组织效率。

6、注重培养员工,一个好的管理者不是自己有多强,而是建立一个能创造业绩的团队,一群平凡的人创造不平凡的奇迹。

7、木桶的短板理论是不完善的,桶中的水多少与长板也有很大关系。弥补不足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努力发挥自身的长处,这样才能取得更多的成就。对待他人,更应该着眼于对方的优点,包容他人的不足,发挥他人的长处,可以获得更多的价值。如果缺点对个人的成长没有构成影响,也不必过于在意,但要时刻思索如何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

8、有效管理者必须终生学习。管理者的有效性是通过组织外部来体现的,只有别人能够利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算有效。而管理者能够控制的是内部的资源来为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他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觉察外部世界,使自己与外界保持直接的联系。

无论你是否拥有自己的团队,这本书都值得一读。但我并不百分之百地赞成这本书的观点。满足组织效能需求的同时还应考虑贡献者的本身差异需求,尤其是在追求个性化的信息时代,人性也是经济和管理规律中不可忽视的要素。毕竟这本书出版于1966年,书中观点足以展示德鲁克先生的大师智慧和真知灼见。

专业人士如何做到卓有成效

每天进步一点点,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从优秀走向卓越!白天谋生、夜晚发展!

上一篇文章:找到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卓有成效   人士   高效   长处   专业人员   美文   管理者   重视   贡献   成果   习惯   优秀   组织   时间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