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几个案例,我顿悟了读书的意义

大家好,我是tris,今天是我早起写作的第二十二天,复盘的第一天。

看了这几个案例,我顿悟了读书的意义

高考刚过,关于读书、学历等话题频频冲上热搜。

我们不禁思考,读书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曾经看过一个父子对话的故事。孩子问父亲,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父亲以树作比,语重心长地说道:“一颗小树长1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者当柴烧;长了10年,这棵树就可以拿来做檩条;长了20年,它的用处就更大了,可以拿来做横梁,做柱子,做家具......”

我对这位父亲的这番话不能更加赞同,你是想做废柴,还是当栋梁,全看你对读书的态度

看了这几个案例,我顿悟了读书的意义

以前有人问董卿,假如要去一座荒岛上生存,而且只能携带三样东西,你会带什么?

董卿从容回答道:“书,种子,恋人。种子能生根发芽,让人看见希望;恋人可以与你同甘共苦,让你感觉到温暖与爱;书籍会让你获得精神愉悦,让你充满智慧,并构建出诗意的世界。这三样东西,都是能滋养灵魂的最佳补品。”

以前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题主的经历:从小到大以来,父母一直对他宠爱有加,厌恶读书,四处疯玩,家里人也随着他来,只要他高兴就行。后来他高中还没毕业就和一帮狐朋狗友出去打工,但是苦于身无长技,换了很多次工作,不是端盘子就是洗碗、站前台,现在年纪大了,老板都不收他,如今年过半百还是个无业游民。他感慨道:“假如当初我能坚持读书,假如父母能逼我一把,可能今天就不用如此奔波,也可以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看了这几个案例,我顿悟了读书的意义

清代嘉庆时期,礼部尚书姚文田的书房里题写着一副对联: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天下一等好事为读书,深以为然,古往今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人数不胜数。

范仲淹孩童时期,家中一贫如洗,但他立志读天下书,穷天下事。有一次,宋真宗去范仲淹所在的书院私访。消息一出来,书院的学子们喜出望外。他们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展露才华,想要引起宋真宗的注意,一举鱼跃龙门。范仲淹却一人静坐角落,独自看书。有旁人过来问他,范仲淹只回答道:“在书院只想读书,有了真才实干,才能不负初心,不负圣上。”后来不久,范仲淹金榜题名,身居庙堂。

纵观古今,许多有名气的人从小就对读书有了深刻的认识。

王阳明才十三岁的时候,就向私塾先生发问:“什么是天下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读书考状元便是天下第一等事。”确实如此,对于当时的读书人来说,能够参加科考金榜题名,便是眼前最要紧的事了。王阳明却不以为然地说:“考状元不算什么,读书做圣贤才是天下第一等事。”

读书的意义已经摆在这里,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野心的时候,沉下心来,好好地读读书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真宗   白首   嘉庆   檩条   鱼跃龙门   金榜题名   美文   状元   书院   才华   种子   好事   恋人   时期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