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今年《诗刊》社青春诗会的十五位诗人


入选今年《诗刊》社青春诗会的十五位诗人

《诗刊》社第37届青春诗会将在山西沁源举行,15位参会诗人是从810份稿件中经三轮选举产生,他们是(排名不分先后):从安(李啸洋 北京)、贺予飞(湖南)、甫跃辉(上海)、康宇辰(四川)、刘康(江苏)、张琳(山西)、杨碧薇(北京)、叶燕兰(福建)、王冬(贵州)、闫今(安徽)、李浩(河南)、刘义(江西)、张常美(山西)、赵俊(浙江)、张随(张伟 山西)。以下是15位参会诗人的自选诗歌作品。


入选今年《诗刊》社青春诗会的十五位诗人

从安

原名李啸洋,1986年生,山西右玉人,现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作品刊发于《中国作家》《诗刊》《花城》《星星》《扬子江诗刊》《中国诗歌》等。曾获《星星》诗刊“年度大学生诗人奖”(2017)、第三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奖”(2018)等。


花神的节日


花把目光沉了沉,

相思就长在少年脸上。日子用

神性祝祷


朦胧。花的脸,守着夜

半个银月遮住眉,吻种进额头

半个醉种进月


日子,唤醒一匹年轻的豹

蓝色覆盖着夜

整个世界都是花迷人的语言


入选今年《诗刊》社青春诗会的十五位诗人

贺予飞

贺予飞,1989年生,湖南宁乡人,博士,大学教师,于2008年开始诗歌写作。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中国诗歌》《草堂》等,入选《诗收获》《中国青年诗人作品选》《中国诗歌年度诗歌精选》等选本。


星星的母亲


在浏阳河边,我带着四岁的孩子散步

他扮演一只风娃娃

跑在我前面

看着他在远处挥动着小手臂呼唤我

我快步追上,他指向远处

“那边有颗星星受伤了,

它的妈妈呢?”

顺着方向,我看到一颗星星

孤单地挂在桥上


也许每个人一生中都有神圣的时刻

挤在长河似的人群里,我居然想扮演

一颗星星的母亲


入选今年《诗刊》社青春诗会的十五位诗人

甫跃辉

甫跃辉,1984年生,云南施甸人,现居上海。著有长篇小说《刻舟记》《锦上》、小说集《少年游》《动物园》《万重山》等。2017年起,在《文汇报》开设散文专栏“云边路”。2000年开始写诗,偶有习作发表于《诗刊》《扬子江诗刊》等。


柔软的事物


譬如你从树下走过,捡起一朵白鹭花

嗅那早已在风雨里消散了的清香

譬如雨落了一夜,一行蚂蚁

擎着树叶做的旗帜,行进在墙角的青苔间

水泥地上的雨水,在日光里收缩

一小块一小块,倒映天空深浅不一的蓝

譬如孩子们跑来了,又跑远了

笑声在院子里能保留到黄昏

譬如大朵的白云压在不远处的山头

转眼之间,只剩下丝丝缕缕

那吹散云朵的风,吹到哪儿去了?

譬如去年的鸟鸣,记得曾经一声一声夹进书里

而今翻开,落下的却是几枚青杏

入选今年《诗刊》社青春诗会的十五位诗人

康宇辰

康宇辰,1991年生,四川成都人,现任教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获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硕士、学士学位。作品发表于《诗刊》《钟山》《星星》等刊物。2018年求学期间曾获复旦大学“光华诗歌奖”。

沈从文写情书


又到沈从文写情书的时候了。

窗如镜,灯尚明,文学单身汉

刚刚打酒过湘西,出不了龙朱

就出一位虎雏,逸兴遄飞过了

却自愿钻牛角。你看他梦笔

生花夜,致乌云里的黑公主,

文学青年走险路,总把衷肠诉。

爱的事业能到几时?青年教师

在蛤蟆痴人堆里,能排几号呢?

可他会捶拳、痛哭、像小钢炉,

热情不会自己冷凝,在每日

的边角料里,他又开始写了。

多年后这一封封情书,在合肥

也在主妇的心上,都毁于战火。

小姐们看似豁达,但总是女人,

照例把文字看得太重,沈从文

血液里的发动机,在战天斗地,

从事热情的事业要全力以赴。

你越活越好,一步步向高处,

你会记得那青岛海滩,那黄裙

女郎,那远方的抽屉等小贝壳?

历史虚无主义是不对的,爱情

虚无主义更要不得。我要唱,

像鹰要飞、马要饮水,全草原

的新鲜汁水都在我眼中翻滚。

你爱我吗?她搂住两个儿子。

人有病天知否?朝闻夕死之际

人总要认怂于命运。那些鲜花

是一朵朵短命的墓碑,那爱人

的身影,耗尽耿耿星河到曙天。

其实沈从文情书,最美的一封

叫翠翠,“我已为你创造奇迹,

创造美。”美即是死,是例外,

是永恒。强韧的不是兴亡世变,

是那纸上楼阁,人间烟火伴随。

入选今年《诗刊》社青春诗会的十五位诗人

刘康

刘康,1989年生,江苏常州人,江苏省作协第十批次签约作家。在《诗刊》《人民文学》《钟山》《青年文学》《天涯》《星星》《扬子江诗刊》等期刊发表过作品。

骑鲸记


大海的栅栏随波涛起伏。一个潜泳者

被送回岸边,哦,我见过他

那个小个子爱尔兰人。他说他环绕过

半个地球,有时泅水而行,有时搭乘白帆

还有一次,他骑坐巨鲸穿过了英吉利海峡

对此我深信不疑。作为交换,我也把

我的故事分享给他:在边界出现之前,

我曾负载过一个人类,那时尚无极境

一次漫长的环游过后,我们回到了原点

奇异的是,他拥有了我的双鳍而我

则代他在陆地生活


叙述至此,我们的故事产生了部分交错

关于那片海峡,和它湛蓝色的幽光

如同一道屏障的裂隙,穿过后

又复归平静。遗憾的是

我们并不知道,边界早已显现

并蔓延到了海上

入选今年《诗刊》社青春诗会的十五位诗人

张琳

张琳,1989年生,山西人。山西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诗集《纸蝴蝶》《人间这么美》。


大意如此


有些东西,生来就是大的,比如大海

有些东西,至死也是小的,比如小草


还有一些东西

我认识她时就老了,比如老家


我,正慢慢经历着

从小到大,再渐渐衰老的过程


——我的一生

就像一棵小草,想起大海,如临故乡

入选今年《诗刊》社青春诗会的十五位诗人

杨碧薇

杨碧薇,1988年生,云南昭通人,现居北京。文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后,任教于鲁迅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出版诗集《坐在对面的爱情》、散文集《华服》、学术批评集《碧漪或南红:诗与艺术的互阐》。

蓝梦岛老水手


这一生,我在浪的刀尖上摸爬滚打,

将命悬于这滴凛冽的白光,

有时尝到的是蜜,有时溅出的是血。

经历的风浪多了,曾以为会刻在骨上的细节,

竟都轻轻忘记。而每一次出海,仍意味着靠近一次

潜伏的危险。为此,前些年的我

还会烧香祈祷。

现在,未知却向我吹来微小的亲近,

我惊于此等感悟:也许是我老了,

好的坏的,能接受的越多,

也就越顺应,

莫测的悲或喜。


我爱在上午九点钟的码头,向蓝梦岛出发。

一离开岸,我与船就同时陷入孤独。

两种孤独并不相通,

但还能默契地相伴。

在船上,我思考了多少年,

也就发了多少年的呆。

多好呀,远离人杂声喧的城市,

面对大海,我才想清楚什么对我最重要。

对我而言,

人间是一个世界,海是另一个世界;

我的生活,就平衡在两个世界的出入之间。

我也曾把灯火通明的岸上视为天堂,

但真正支撑我不跌倒的,还是那片

蔚蓝的向往。


今天,有一位中国姑娘独坐船尾。

我操起生锈的国语告诉她,

我的祖上来自福建。

我没去过中国,现在老了,也没打算要去。

她问:你觉得自己像印尼人多一点呢,

还是像中国人多?

这个问题我没想过,我沉思片刻,回答说:

我是海上人。

海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


快到蓝梦岛了,满船乘客激动得尖叫:

透明发蓝的海水,是地球养在浩瀚玻璃里

一缸纯净的梦。

多少次,我也曾潜入这缸梦中,

与珊瑚、扇贝、五彩的热带鱼同俦,

同享穿过海面的阳光。

阳光在水里,比在水上温柔,

四围无声,呼出的水泡像一串串新摘的葡萄。

每每那种时刻,我感觉自己

离岸上的世界很远,离真实的奥妙很近。


船靠岸了,我站在细白的沙滩上,向乘客们挥手。

在蓝梦岛,他们将获得印度洋更多的馈赠。

而我始终坚信,海上有另外的国度,

它和我捉了一辈子的迷藏,

在所剩无多的余生里,我也难以找到。

但它永远在那儿,发着光。


对那光芒的想象,已足够安慰我的心,

让我热泪盈眶。

入选今年《诗刊》社青春诗会的十五位诗人

叶燕兰

1987年生,泉州德化人,现居晋江。2016年开始诗歌创作。作品散见《诗刊》《星星》《江南诗》《诗林》《福建文学》《泉州文学》等。曾获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诗歌组提名奖。


只在极少数时刻,我才感到微微

遗憾。像某些夜里彻底无眠

拥有整晚冰凉光滑的时间,却无法由内

而外,裂开一个小的豁口

亲自对他

说晚安


我情愿自己一直是布满裂纹的

宋代或清朝的一件

被眼前人的想象力,反复

用旧的古瓷


因不可追忆的时光

和天生的不完美

符合他对人世的预判、自身的审美

而被选中,等价置换

收藏在一个人的书房

常常受冷落。偶尔获得

足以修复一生的

细细打量


有时他打开射灯。光线亮如极昼

把某一刻闪耀

成一个巨大的幻觉

为他短暂的凝视,我才稳住我摇摇

欲坠的一生

迟迟不从身体幽暗处交出

这仅剩的

轻薄易碎的情爱,和着真实命运的空响


入选今年《诗刊》社青春诗会的十五位诗人

王冬

1995年生,贵州安顺人。文艺学研究生在读,曾入选2018《中国诗歌》“新发现”诗歌营。作品散见于《十月》《作品》《诗歌月刊》等,并入选《2018中国青年诗人作品选》《首部中国90后诗选》等选本。


塔尖



一些矮树,生在塔尖

阳光下微风吹拂,它只在那站立

不如我有幻想的翅膀可触摸

它是塔上树,善于观察

我们在底下,仰头

注目,填补它周围的空荡


那是与我们相隔树丛的孤塔

我在亭子边缘发呆,安静看你

脚下是干净的方形石块,我们

去深井旁打水,感受她的冰凉,

我假想做一个母亲,露出宠溺的笑

为我的幼子洗手,它有稚嫩小手掌


当我们在藤椅上坐下,太阳出来

你遇见绿色的魔芋爽,感到快乐

品尝它,酸辣口味有多持久?

穿过绿草蔓延的江中岛屿,细小的

白色花依附在枯萎树枝,蕴含生机

等待,只一场春雨就要盛开。



入选今年《诗刊》社青春诗会的十五位诗人

闫今

1995年生,安徽宿州人。几何诗社创建人之一,现任社长。有作品发表于《诗刊》《诗歌月刊》《人民文学》《清明》《汉诗》《星星》等。首届安徽新青年改稿会成员,曾获“宿州文学奖”、首届“恩竹青年诗歌奖”主奖。


暖沙

暖沙淅沥。你隐身的符码就散列在沙粒之中,数次我

独自吞下无源头的鼾声之诱唤。状如巨型飞禽的两翼骨

暗暗颤动;你力所不能及处,海棠花奋力一开。暖沙

倾盆。万枝谬论应运而生:“陌生人,我一见你就

目迷心醉。陌生人,我等不及要沉入你的野蛮热血。”

幻像的欢愉叠唱。归我枕,归我枕,九节菖蒲一衰灯。



入选今年《诗刊》社青春诗会的十五位诗人

李浩

1984年生,河南息县人,现居北京。曾获宇龙诗歌奖(2008)、北大未名诗歌奖(2007)、杜克大学雅歌文艺奖等奖项。作品有诗集《穿山甲,共和国》《还乡》(Powrót do domu,波兰文,2018)等。


诞生



闭上眼,鸟都从耳中飞去。

车灯作为唯一的目击者,

打入夜内,与鸟并肩齐飞。


一片月色,从沉睡的脸上,

摘下游移的眼睑,穿越丛林,

追赶它们。其间的风,


于躺卧的庭院,将它们的

前路,悄悄地带回一片草地。

栅栏上,上升的,是蓓蕾。

入选今年《诗刊》社青春诗会的十五位诗人

刘义

1983年生,江西宜春人,著有诗集《明月之诗》。


春台

——怀汤光瑢先生(1909—1995)


登临的意义是:过去的台阶向他走来

低头的光依附上升的阴影

他穿过20世纪迷宫的脸

故人化作枝条遮覆新鲜的石碑

但爱与生命环旋,譬如木叶重构之手

堆叠成一个透明得接近于未来的屋顶。

入选今年《诗刊》社青春诗会的十五位诗人

张常美

1982年生,山西人。有组诗发表于多家刊物,入选多个年选。获第十七届“华文青年诗人奖”。

柿子


到了秋天,柿子是什么颜色的

柿子只能是柿子的颜色

它又是什么味道的

到了秋天,柿子也只是柿子的味道

你从夏末的柿子树下走过

柿子还没有从绿叶中点亮自己

因为满含期待,内心苦涩无人知

那时的柿子拒绝了飞鸟

也拒绝了爬上柿子树的野孩子们

那时,你以为自己会发现第一枚成熟的柿子

你想象自己捧着一盏灯

并顺手从路边折了一截芦杆

你想象牙齿落光的老祖母轻轻吮吸着甜蜜的火焰

入选今年《诗刊》社青春诗会的十五位诗人

赵俊

1982年生,浙江德清人,现居深圳,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现从事“雅众诗丛”编辑工作。在《诗刊》《花城》《上海文学》《中国作家》《天涯》《星星》《文艺报》《文学报》等报刊发表过组诗、长诗、诗歌随笔和诗歌评论。曾出版诗集《莫干少年,在南方》。

小王子

——给马振骋


澄明的晚年,你的译笔从未搁置在

昆德拉的《庆祝无意义》中。“夜行航线”

是圣埃克苏佩里的鹰眼,还是你夤夜

用深情烹调的视觉盛宴?当你停歇,

擦拭奖杯中的银色纹理,你变得迟滞

像是时间的螺纹,将你带回三十年代

洋泾浜曲折的小径,现在你坐在窗前

在回忆中盘剥着豆蔻。《小王子》还没有

长出翅膀。六个星球还隐藏在语言的花苞。

你还是五金店快乐的小开,你的皮靴

和十里洋场跳着踢踏舞。周璇镀金的嗓子

雕刻着花样年华,为阮玲玉“人言可畏”

标注着时代的必然性。琼·芳登的蝴蝶梦

已有了化蛹的雏形,赫本还没有准备

去罗马度假。而你的每个假期都充盈着

小王子一样的绮梦,你不愿住在自己的星球。

你要飞翔,在语言的不同星系种下词根,

种下连接全地的光缆,让照亮的瞬间准时降临。

张随

本名张伟。1981年生,山西长治人。有诗歌、散文等散见报刊书籍,偶有获奖。

神垕行


几百件钧瓷列阵于前

远比一个叫神垕的古镇的千年历史

更为真实。堆放残次品碎片的“钧魂池”

装下的万千尖叫,远比

人世的一切苦难更为惊心动魄。



在这里,我相信自己与世上的

一切易碎之物

都有命定的约会。

爱情。生命。多年前打动我的

落在床前的一片白月光。

与这些瓷器共同散播着

细碎的开片之声。这时光中的私语

越密集,留给内心

回声的旷野就越空旷。



长时间于古窑址前伫立

我试图进入每一件瓷器命运的开端

我想象自己在与空气接触的瞬间

学会呼吸,并用“出窑万彩”

诠释存在的参差多态。

大美无言,瓷器安详、自足

它们静静等待着远处的

碎裂之声。相对而言,我像个懦夫



像一件背叛了命运的瓷器

趁暮色自豫东平原向平庸的日常潜逃而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诗刊   扬子江   钟山   诗人   散见   山西   柿子   诗集   瓷器   美文   北京   中国   诗歌   星星   青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