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名药——白花蛇舌草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白花蛇舌草《广西中药志》

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产于福建、广西、广东、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夏、秋二季采收,洗净。或晒干,切段,生用。

【性能】微苦、甘,寒。归胃、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应用】

1.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本品苦寒,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用治热毒所致诸证,内服外用均可。如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治疗痈肿疮毒,也可以本品与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等药同用;用治肠痈腹痛,常与红藤、败酱草、牡丹皮等药同用;若治咽喉肿痛,多与黄芩、玄参、板蓝根等药同用;若用治毒蛇咬伤,可单用鲜品捣烂绞汁内服或水煎服,渣敷伤口,疗效较好,亦可与半枝莲、紫花地丁、蚤休等药配伍应用。

2.热淋涩痛。本品甘寒,有清热利湿通淋之效,单用本品治疗膀胱湿热,小便淋沥涩痛,亦常与白茅根、车前草、石韦等同用。 此外,本品既能清热又兼利湿,尚可用于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煎服,15~6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疽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近年利用本品清热解毒消肿之功,已广泛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全草含三十一烷、豆甾醇、熊果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苷、对香豆酸等。

2.药理作用:

2.1本品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有微弱抑制作用;在体内能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促进抗体形成,使网状细胞、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从而达到抗菌、抗炎的目的;2.2本品对兔实验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体温及白细胞下降,炎症吸收;

2.3其粗制剂体外实验,在高浓度下对艾氏腹水癌、吉田肉瘤和多种白血病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但实验性治疗无明显抗癌作用;给小鼠腹腔注射白花蛇舌草液可以出现镇痛、镇静及催眠作用;尚有抑制生精能力和保肝利胆的作用。

3.临床研究:

近代以本品解毒消肿之功,单用或制成各种制剂广泛用于食管癌、胃癌、直肠癌、肝癌、宫颈癌、绒毛膜癌、膀胱癌、鼻咽癌、肺癌、淋巴肉瘤以及白血病等多种癌症,均可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或基本消失(抗癌治验本草1994:265)。

白花蛇舌草与抗癌处方三首

3.1 药方:半枝莲120克,白花蛇舌草150克。服用:加水11市斤,煎两小时,日夜当茶饮。此药方可治各种癌症,包括肠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子宫癌等

3.2 药方:白花蛇草二两,铁树一叶,半枝莲一两,红枣(大)八个。服法:四味药共为一剂,可煎二次,然后将煎好的药汤倒在一起,日夜当茶服用。该药方主治各种癌症。根据服法结果,已经治愈肠癌、肝癌、子宫癌、乳癌、胃癌,除乳癌效果较差,其他癌症服之都有良好效果,特别是肠癌,只服4至6小时即起异常效果。

3.3 药方:半枝莲100g、白花蛇舌草100g、金线莲10g、白术5g、大黄5g、黄柏5g、川朴15g、大腹皮5g、怀牛膝5g、北茵陈15g、酸枣仁25g、槟榔5g、防己5g。如体虚可加黄芪30克,甘草6克同煎。煎煮两次,服用。主治:胃癌、肝癌、肠癌、子宫癌、血癌、乳癌。

抗癌名药——白花蛇舌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白花蛇   子宫癌   肉瘤   实验性   果酸   乳癌   肿痛   白细胞   清热解毒   肠癌   胃癌   肝癌   药方   美文   癌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