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聪:油 印


李本聪:油 印


说起油印来,年轻人可能许多都不知道,也没有见过。我走上教师岗位后的许多年,手中一直握着两支笔。一支是钢笔,用来准备课写教案,另一只是铁笔。钢笔的作用无需多说,铁笔是用来在钢板上刻写蜡纸的。

钢板是特殊工艺制成的,上面有细密的,斜着的小凹槽;蜡纸也是用特殊工艺制成的,棉纸上均匀地染了一层蜡。使用的时候,把蜡纸覆在钢板上,手握铁笔在上面刻字。由于笔尖力的作用,蜡被挤压到了钢板的凹槽里去,只留下棉纸。抹了油墨,用刮板刮下去,就可以印出字来。刻蜡纸是门技术活,如果用力过重,把蜡纸刻写通洞破了,那就废了,不能用;刻写不到位,轻了,油印的时候字迹不明,或是印不出来,刻写了等于没刻写,也不起作用。刻蜡纸讲究的是恰到好处,捏拿得当。

油印也是门技术活,蜡纸上的油墨涂抹得过多,一刮板下去,跑边,污染在纸张上,把资料印了乌七八糟,不美观,甚至是用不成。油墨涂抹得过少,印出来字迹不清晰,看不来;还有就是油墨在蜡纸上抹得不均匀,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印出来的文件就是,明的明,不明的不明。拿刮板的右手,五个手指要配合得很好。哪个手指多用力,少用力,完全靠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师傅很难把你教会。我见过一位姓田的老师,一家中学里教务处专门的油印者,钢板字写得漂亮,更是油印高手,一张蜡纸印一千多份资料还不坏。工作完了的时候,手指上一点油墨的污迹都看不到,和作家冯骥才笔下描写的刷子李差不多。

电动摩托车刚刚来到家乡,我妻子在烟叶复烤厂上班,需要买一辆来代步。我和她一起到店里看,看了一眼,伸手指着门面第一排那辆车说:“就买这辆了。”老板见了,说:“你是个文人,眼光厉害。”第一句话表达的意思我不理解,他为什么知道我是个文人?我问老板,他说:“你看你右手中指尖处。”我一下反应过来,因为长时间刻写蜡纸的缘故,起了一个茧子,伸手指车那一刻,被老板看见,判断是个捏笔杆子的。他说我眼光厉害是指,摆在门面处的车,相对比较好,因为是招牌,只有好车才会用来做招牌。

我长时间教的班级是小学六年级。这个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高年级,毕业班。我们有句行话,把毕业班比喻成一所学校的“盖面肉”,盖在面条上面的肉片,有质量、品牌和光鲜的意思。教毕业班的老师,是一所学校里能力最强的老师,也是最辛苦的老师。不但工作量大,心理压力一样大。我在小学里教了30届毕业班,担了30年最重的担子。这个“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刻写蜡纸油印造成的。学生的考试分数,实践经验告诉我,它没有太多技术含量。无非是“若要姑娘巧,丝线如稻草。”若要学生考试成绩好,只要扭住作业训练的主线不放,成绩就会被训练出来。

可那时候,教辅资料不像今天,随处可以买到得到。怎么办?老师来研究教材,老师来设计题目,老师来制作试卷。然后刻写蜡纸,油印出来,发给学生做作业。如果在今天,那也好办,打开电脑,进行下载,用别人的劳动成果来为自己的学生服务。或者是打开文档窗口,利用电脑来制作卷子,很方便。二三十年前,这种高科技产品还停留在新闻报道中。

我白天要备课上课改作业,做学生思想工作,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任务。下了夜自习,也就是晚上九点,剩下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安排来干什么?教学工作延伸,继续为学生服务。钢板、蜡纸、铁笔、课本、字典背回家来。坐在书桌前,妻儿们早进入了梦乡,我一个人思考、出题、设计,嚓嚓地刻写蜡纸。至少工作两小时,到深夜11点。遇到不顺畅的时候,工作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情。每周坚持设计出两套试卷,印发给学生训练。由于这试卷得来艰辛,在油印的时候,往往印成一式两份。第一套试卷发给学生做完了,老师收了批改出来,拿到教室里讲评完成,再发一份相同的试卷给学生训练。

这样的试卷是教师心血,教研成果,它对同一年级,同一科目的老师都是有用的。如果只印给我们班的学生,它的覆盖面就只是一个班。我做人的原则是多帮帮别人,在办公室油印的时候,问问教同级同科的老师,需要不?如果需要,请拿大白纸来,我印的时候,一并连着印出来,老师们非常乐意。因为这样就省得自己去制作卷子,无形中节约了教学劳动力,享受到同行的研究成果。教毕业班时间长了,油印试卷对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个信息,不但在本校广为人知,还传到外面兄弟学校,他们找上门来,希望我油印试卷的时候,帮他们多印一份。好的,一人美,不如众美美。这中间没有经济利益联系,只需要把油印的纸张拿来就可以。

那时候,能耍动一支铁笔,是一个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百利而无一弊。设计试卷,就要研究教材,就要思考学生,思考自己的教学活动,就要寻找表达方式。我花了约一年时间的夜晚,把五六年级的9至12册语文教材上的每篇课文,设计成试卷,刻印出来。下一次教学硬功夫,对教材理解和把握就是深入的,全方位的,通过教师的提高来带动学生的提高。由于有这样自我教研环节的存在,一个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就会不断完成自我培训。现在我们开展的轰轰烈烈教师培训,把这一点忘记了,不用了,结果导致了培训和提高两张皮,老师们坐在教室里是心动的,回来就没有了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铁笔   油印   蜡纸   棉纸   技术活   凹槽   毕业班   钢板   美文   油墨   试卷   老师   教师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