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童年之你玩过“轱辘脚”吗?

#守护童心大作战# #我要过六一#

我是80后,农村娃。在我们小的时候没有什么玩具,并且玩的东西基本都是免费的,比如胶泥,洋火皮,轱辘脚等。现在的小朋友们根本想象不到我们的日常玩耍是什么样子的。可能有的人不知道啥是“轱辘脚”,这是我们本地人自己的称呼,其实就是拖拉机前轮的轮胎,还有自行车的铁圈。下面我就回忆一下关于“轱辘脚”的故事。

那时候“轱辘脚”并不是谁家都有的,毕竟拖拉机也不是谁家都有。我有一个“轱辘脚”,我家邻居有三个“轱辘脚”,其中两个拖拉机的,一个自行车的。小时候,我们有玩伴四个人(其中两个是兄弟,他家“轱辘脚”最多),算上我。每次岁数大的那个总是一声呼喊:“走阿,咱们一起去玩轱辘脚阿!”然后,我们四个人一窝蜂的拿着自己的“轱辘脚”去了路上。那时候都是土路,路上也没有汽车,最多就是农家车,所以安全很有保障。

再说分配这四个“轱辘脚”。因为“轱辘脚”的大小不一,轻重不一,轻便一些的肯定要滚起来快一些,胶皮的肯定要比铁圈滚的快一些,所以每次我们都会争强那个带着一个洞洞的“轱辘脚”(邻居家的那个)。那时候正在上演“83版射雕英雄传”,里面刚演到哲别被成吉思汗收服的那一段。然后,我们这个滚的最快的“轱辘脚”也有了自己的绰号“哲别”,这是岁数最大的那个兄弟起的名字。当然了,那个哲别形容箭法准,我们这个“哲别”形容滚的快。在这里,可能有人提出疑问,滚的快慢不是看跑的快慢了吗?“轱辘脚”滚的快慢原因有二:一是看我们跑的速度。跑得快肯定滚的相对就快。二是“轱辘脚”的份量。轻便的“轱辘脚”,拍起来肯定不费力,并且拍一下肯定滚的远一些。

选好了“轱辘脚”,下面就开始了我们的PK。在我家房后的一条土路上,我们并排站好,把手放在“轱辘脚”上,做好了开滚的准备,一声开始,我们就疯狂的跑,疯狂的拍。抢到“哲别”的那个玩伴,肯定是第一名,他一边跑一边嘴里喊着:“哲别,加油!”远远的把我们甩在后面。当然,每一次比赛,我们都会分别体验一下“哲别”的速度。互相交换一下我们的战马。比赛结束,我们也会一起吹牛,吹牛的话题当然都是围着“哲别”来了,说自己怎么怎么会使用“哲别”,下次我先用它。

那时候的友谊很单纯,那时候的快乐也很简单。一个“轱辘脚”我们可以一起玩半天,而且玩的不亦乐乎。满头大汗的回家,自己洗一下,满足感不要不要的!

转眼已过了而立之年,四个玩伴各奔东西,各自成了家,都已当了爹,不知何时会在我们长大的乡村再聚首忆往昔?期待!

忆童年之你玩过“轱辘脚”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轱辘   洞洞   成吉思汗   份量   洋火   铁圈   都会   土路   快慢   岁数   轻便   拖拉机   四个人   美文   玩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