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人才应多层次培育


乡土人才应多层次培育

人才兴,则乡村兴。近年来各地通过培养扶持、荣誉激励、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措施,让一批优秀的乡土人才展露头角。譬如,有的地方在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方面积极探索,有的农民因此评上了职称;有些地方开设“乡土人才超市”,制造乡土人才联系服务卡,满足群众预约或者订单需求;有些地方建设“田间学校”,打造科技小院,让乡土人才人才就地、就近去实操实训。

乡土人才应多层次培育

如何把乡土人才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的新优势,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已经成为三农工作的重要课题。要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吾以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乡土人才应多层次培育

一是练好“内功”强化专业素质。应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整合资源和政策,重点依老职业院校,通过“理论培训加田间实操”,开展“订单培养“,为农村输送一批与需求相匹配的学徒型人才。立足当地实际,组织专家下乡”传经送宝”,提高职业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职业培训与企业用工需求有效结合,建立培训、招工、就业一条龙的良性运行机制。注重从大专院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生产经营能人当中去培养挖掘致富能手,鼓励他们创办家庭农场、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企业 十 乡土人才 十 农户”的经营模式,让更多农村优秀青年脱颖而出。

乡土人才应多层次培育

二是发掘用好更多的“土专家“。以“土专家”为代表的乡土人才,多在农村分散分布。可通过拉网上摸底调研或举办技能、技艺比赛等方式,充分挖掘分散在乡村农村的致富能人、种养殖大户和“土专家”“田秀才”,分门别类建立乡村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做好传统技艺技能的加家承、师承,强化乡村人才的市场意识、产品意识、精品意识,推动创新成果走向市场,深入群众。

乡土人才应多层次培育

最后,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可对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医护和农技人员实行直聘政策,让更多来到基层的年轻人愿意留下来建功立业。还可以以乡愁乡情为纽带,把当地退休人员、工商界人士,或老农村老干部等有志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乡土人才找出来,请回来,用起来,鼓励他们以投资兴业、援建项目、助学助教、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各种方式,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6月15日晨)

乡土人才应多层次培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乡土   土专家   人才   能人   田间   技艺   美文   分散   乡村   层次   意识   需求   农民   农村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