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勇:屈原为什么跳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生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丹阳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有着响当当的贵族身份。正因为此,屈原在少年时代就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

不过,屈原虽然是贵族出身,但他从小就在民间生活,与普通民众广泛接触,能够体会到民生的艰难,所以,他从小就很同情贫苦百姓,还做了许多体恤民众的好事。屈原的诗歌里面,更是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我们知道,楚国国力比较雄厚,既是春秋五霸之一,又是战国七雄之一。属于横着走的角色。可是,到了战国中后期,楚国逐渐有了衰败的痕迹。与此同时,秦国从北方一带崛起,对楚国形成了战略威胁,还动不动就派兵南下,侵犯楚国边境。

公元前321年,秦军南侵。那时候,屈原只有19岁。面对强大的敌人,屈原激发出了强烈的斗志。他将当地的青年组织起来,对秦军进行抵抗。事实证明,屈原不但会写诗,在行军作战方面也很有一套。他利用各种战术,给予秦军沉重的打击。

屈原在战争中体现出的才华,很快就被楚怀王知道了。楚怀王召集屈原进京,任命他为左徒。

左徒是一种仅次于宰相的官职,掌管楚国内政外交。屈原在这个职位上干得很出色,并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意图变法图强。在对外策略上,屈原意识到秦国将成为楚国最大的敌人,坚决主张联齐抗秦。

然而,屈原的改革措施触犯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公元前314年,屈原因为上官大夫的谗言,被楚怀王贬为三闾大夫。第二年,屈原被流放到汉北地区(今河南西峡、淅川、内乡一带)。

这是屈原第一次被流放。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屈原被流放到汉北地区没多久,楚国就在主动进攻秦国时连吃两次败仗。惨痛的教训,让楚怀王想起了屈原的价值,只好重新启用屈原。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楚国与秦国的关系出现了好转,屈原再次成为楚国的弃儿。公元前304年,楚怀王第二次把屈原流放到汉北地区。

何仁勇:屈原为什么跳江?

就在这次流放中,悲愤的屈原创作了著名的《离骚》。

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会盟。当时,屈原已经被楚怀王召回来,他极力劝说楚怀王不要前去武关,以免中了秦昭襄王的全套。楚怀王在幼子子兰的怂恿下,最终去了武关。

结果,楚怀王一到武关,就被秦军扣留下来。前296年,楚怀王死于异国他乡,只留下一具尸体,被秦国送回来安葬。

那时候,楚国的新国君是楚顷襄王。楚顷襄王更加不信任屈原,嫌他在宫里碍事,索性罢免他的三闾大夫职位,先后两次流放到偏僻的南方地区。

可怜的屈原,空有满腔报国热血,也只能在一次又一次流放中慢慢老去。

流放屈原,并没有让楚国躲避掉来自秦国的攻击。相反,秦国加紧了攻打楚国的步伐。特别是在公元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部攻陷了楚国都城郢都。楚顷襄王不得不四处逃窜,像丧家之犬。

国破家亡,让屈原彻底绝望了。就在这一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跳入汨罗江自尽,时年62岁

何仁勇:屈原为什么跳江?

作者简介:何仁勇,文史作家。开州新闻社记者,著有《梦回宋朝》《东周烩》。从事写作近30年,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小小说选刊》《青年时报》《长江商报》《同舟共进》等国内主流媒体发表各种文字近百万字。创办了文史品牌勇哥读史,全网累计阅读量近10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屈原   汨罗江   淅川   内乡   秭归   西峡   东周   国君   秦国   楚国   公元前   美文   文史   战国   大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