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不知你有没有观察过,新闻里那些自杀的孩子,大多都是12~14岁这个年龄段。为何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容易走极端?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中,对青少年自杀者年龄进行统计发现,12岁占40.3%,居第一位,其次为14岁,占22.7%,11岁和13岁占13.6%。


北京某机构针对3000名中学生,做了一项问卷调查。其中“对待父母的态度”一项,居然有56.28%的孩子选择了“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


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父母对孩子付出那么多,为何孩子却如此憎恨父母?


有的孩子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报复父母:


2020年9月,武汉市江夏区14岁男孩因被母亲扇耳光后跳楼身亡。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2019年4月,上海一17岁的男孩被母亲批评后冲出车门,从卢浦大桥上跳下身亡。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你不就是给了我命吗?我现在把命还给你。”


除了自杀,还有更多拼了小命也要逃离父母的例子。


前不久,一12岁少年因和母亲斗嘴情绪激动,用窗帘和床单从窗外爬出试图离家出走,被困十楼。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为什么对自己,对父母都这么狠?在孩子12~14岁这个阶段到来之前,父母到底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如此剑拔弩张的亲子关系?


感觉先成熟

理智后发育


这个阶段的孩子敏感又脆弱。


国外有个实验:让青少年和成人分别在橱窗里待着,接上了测量皮肤电反应的装置,测量他们的情绪:青少年产生了比成年人更强的焦虑,有人甚至颤抖起来,而成年人就镇定得多。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青少年渴望成为“自己”,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但“自我”对成年人来说是一双穿惯的鞋,对青少年来说就是一双刚穿的有些不自在的新鞋。


同时,青少年的大脑不同区域正经历着发育的“时间差”。


人脑的自然发育过程,基本遵循自下而上、从后向前的顺序。


位于大脑前上方,抑制冲动的前额叶要等到20岁出头才进入成熟状态。它的成熟,能让我们控制冲动,评估风险,理智地选择行动。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而掌管情绪的大脑边缘系统在15岁左右成熟。


可以说是“理智未发育完全,感觉先成熟”:


不稳定易怒的情绪,冲动爱刺激,三分钟热度,尝试抽烟喝酒,阅读言情小说,坐过山车找刺激……


性激素在边缘系统中特别活跃,因此喜欢做各种引发强烈情绪的事情。


多巴胺的活跃,也让孩子们产生“我一定要得到它。”的强烈欲望以及上瘾的可能。


青少年在情绪上高度敏感,在控制情绪的能力上却比成年人要弱。


人生要经过3次叛逆期:2岁时的“宝宝叛逆期”,7岁左右的“儿童叛逆期”,12~18岁的青春叛逆期。


“可怕的2岁”是人的第一次“叛逆期”:总是喜欢说“不”,有了物权意识,对秩序敏感……我们意识到孩子长大了,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一些自己能做主的决定。


其实,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如此,并不是在针对你。只是,我们无法习惯,无法接受,曾经乖乖的依赖我们的孩子变得如此争锋相对,我们感受到了冒犯,采取镇压或逃避。



孩子和你作对是为了

给自己争取独立空间


很多时候,父母认为ta是在针对自己,其实,他是想彰显自己的个性,在与父母的关系中,确认自己的位置,为了给自己争取独立空间,尝试自己的力量。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说过,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叛逆,并非是一定要和父母对着干,而是为了尝试自己的力量,试着为自己的事情做主。他们不愿意继续做“乖孩子”,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频频向孩子发号施令,期望孩子按照他们设计的“正确路线”发展,那么孩子会用叛逆行为来向父母说“不”。


越镇压,他们的反应越激烈,越想证明给你看:他们可以。


央视纪录片《镜子》,记录了一群因为网瘾,早恋,和父母吵架打架的孩子。他们亲情淡漠,厌学,威胁自杀,被父母送去为期三个月培训学校。


有一个18岁的辍学男孩叫张钊,不愿意去上学,辍学4个月,甚至把父母赶出家门。


父亲称他的问题有很多,打架,网瘾,厌学,最大的问题是早恋。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张钊甚至把父母赶出去,和女朋友在一起住,说要和女孩订婚。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就是因为早恋,父子关系“拉开了一大截”。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母亲也接受不了小时候那么可爱的他,变成这样。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但其实,张父张母一向认为很好的亲子关系,在张钊眼里却早已是支离破碎。


他这么描述自己的小时候:父亲不苟言笑,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不好。每次他和父亲在一起时,除了看电视,其他什么也做不了。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他不上学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早恋。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他似乎就是想和父母反着来。

威胁父母要从楼上跳下去,父亲的反应是:

“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


他虽没有跳,但为了证明自己,可以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来“对抗”父亲,他早恋,大家,把父亲断言他“不敢”的事,都干了。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爸爸这种轻蔑的“断言”,让张钊觉得像是一种挑衅。

而爸爸认为孩子说跳楼只是在攻击他,威胁他。

“他没这个胆。”

“只是吓唬我们。”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这样的张钊,在宣誓自己的力量时,也是在引起父母的关注。


镇压的结果就是他们拼劲全力地与你对抗,让你更加焦头烂额:早恋,网瘾……想离你更远,甚至不惜生命,让你后悔。


从小被家长压抑得越深的孩子,青春期的反抗越强烈。


在亲子情感账户里

及早存款


《高效人士的七个法则》中有一个“亲子情感账户”的概念:

“如果你与家庭成员的情感账户里留有大量余额,那就意味着你们之间存在高度的信任,交流坦诚而无拘无束。你甚至可以在关系中犯错。因为‘情感储蓄’可以对此加以补偿。


如果你与孩子的情感账户长期透支,那么你与孩子就像在雷区里走动,没有流畅的交流,动不动就触及对方的爆点。


有时你的好意也会被ta当作是故意找茬,这是情感账户长期透支的结果。”


纪录片《镜子》中,还有一个冷漠又暴躁的孩子——14岁的泽清。他看上去安安静静,说话慢慢悠悠,有着不同于他这个年纪的成熟感。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泽清的外公外婆是湖北大学的退休教授,妈妈是医院里的骨干,爸爸在事业单位工作。

他辍学一年在家,不出门,就在网上下军棋,水平到了业余四段。看上去文静的他,却对母亲有过严重的暴力行为。

有一次,母亲给在房间里下军棋的泽清端汤送饭,就好像踩到了他的雷区,揪住母亲的头发逼到角落打。

还有一次他打妈妈,而泽清的爸爸就躺在床上,装作看不见,让泽清妈妈心冷。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门上有有一个洞,是他情绪失控时踢出来的。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房间的一个角落也贴满了他宣泄的语言: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接受采访时,泽清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觉得妈妈“不重视我”。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我妈用在我身上的时间比较少。”

“骂人很刺耳那种,紧揪着一些事情讲。”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夫妻之间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时,一般就会大打出手。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亲子间从小也有一个“情感账户”。

存入的“爱”“尊重”“信任”“陪伴”越多,建立了安全型依恋,待到青春期,即使因为大脑特定发育规律,而情绪化的孩子,也能更从容地相处与交流。

要是长期不在情感账户里投资,那么孩子青春期时,就会来找你来“讨债”。

泽清家的“亲子账户”可以说,早已透支。

在《镜子》这一纪录片的最后,孩子们排演了一部话剧《我是谁》,把自己比喻成”“中了病毒,不再听话的机器人。”把青春期的自我意识崛起比喻成“感染了病毒”。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那什么样的家庭,能让孩子平稳度过12~14岁这个阶段?那就是建立了安全型依赖的家庭。

知乎上的这个回答说: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还有一个匿名用户就说自己和弟弟都没有经历过叛逆期,别人的青春期和父母的关系都是从“粘人”到疏远,而她则是从“粘人”到“平等”。

她说,一方面有性格因素,一方面,从小和父母的交流都是比较顺利的。

比如有一次,她遇到了人际难题,同时答应了两个朋友要和她做舍友的要求。她问闺蜜怎么办,闺蜜一直在说“你怎么都答应了,那现在没法弄了。”

而她问妈妈,她的妈妈教她一定要学会拒绝别人,并具体告诉她怎么做。

这件小事让她确定:妈妈比朋友更可靠。

从小,即使是敏感的人际关系,早恋问题,她家也会在饭桌上辩论:

“他们真的愿意听我说,也会做出妥协,所以我几乎对父母没有秘密,也几乎没有叛逆过。”

12~14岁的孩子自杀率排第一,在孩子“14岁效应”到来之前


青春期的孩子会转而对朋友产生依恋,而这个女孩的妈妈能够仍然让自己的孩子有依恋,与从小“亲子账户”的不断储蓄是分不开的。

“亲子账户”余额满满,家长和孩子都很有安全感。

不要等到孩子叛逆到就是要和你对着干的程度,让你措手不及。

在孩子的“可怕的12岁”到来之前,你家的情感账户里的“储蓄”够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孩子   早恋   青春期   美文   叛逆   账户   亲子   青少年   效应   情绪   父亲   成熟   父母   母亲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