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始终都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中国”

新人新视角,今天我来说

自始至终,我们每个人都有另外的一个名字,也是共同的名字:“中国”!

我们每个人始终都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中国”

有人可能觉得我是在唱高调,我倒觉得这“高调”可以摆在桌面上,这“高调”里充着血性,这“血性”来自于我们的骨髓,来自于我们祖祖辈辈生生不息的“根”。

树高千尺总有根。

记得有一句话,“不管母亲多么贫穷困苦,儿女对她的爱也决不含糊”,道出了千万儿女的赤子之心!但也有忘恩负义之辈,已经没有了“中国”这个名字,没有了生活的“根”。做厚颜无耻之人,行苟且偷生之事!

他们,就是那些有了名气,赚得盆满钵满后移居国外再跑回来捞金的人:

陈冲 李连杰 刘亦菲 高晓松 巩俐 吴亦凡 张铁林等等……

(斯琴高娃大多是坐着捞,不能站着演就坐着拍)

有你不多,没你不少。

去了就去了,再回来捞金,且振振有词。比如张铁林,在解释自己加入英国国籍的原因时,就大放厥词:“我为的是争取更多的机会,让世界了解中国,做更好的中国人。”

也真是“标致极了”!!!

演艺明星移民对于祖国建设,社会发展没什么较大的实质性影响,他们本来也没啥大作用。痛心的是企业家,知识分子移民海外。

比如羊头狗肉一起卖的,却也一样的标致,且看潘石屹。

我们每个人始终都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中国”

潘石屹早年在海南炒房起家,转战北京后创立SOHO中国地产公司,以“益行者”、“慈善家”的身份自居,也喜欢通过某些公益互动塑造亲民的形象。可情期间,潘石屹给国内捐过钱吗?(似乎没有。当然捐与不捐那是自愿的),而潘石屹先后向美国名校捐了高达6亿就让人“吃瓜皮”了。

在一次节目中金星曾发问:为什么要把那么多钱捐给哈佛大学?为什么不捐给国内大学?潘表示那钱不是捐给大学的,是为了资助哈佛大学上学的中国贫困生的(如此“官方”的回答),金星继续发问,能够去哈佛大学的,没几个是贫困生的,能考上哈佛的中国学生,凭智力可以拿到高额奖学金的,资助他们干什么?潘继续“官方”的回答,大体的意思是:很多人对上哈佛大学的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不了解,众多留学生的家里是非常贫困的,是需要帮助的!金星继续追问,潘石屹终于说了一句极其深刻的话:“现在中国不是有钱了吗?为什么中国孩子自己的学费还要让别人去给呢?”

我们每个人始终都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中国”

潘石屹的逻辑就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有实力很有钱,中国山区的孩子已经很有钱,上哈佛大学的中国学生已经不是中国的孩子了(他的孩子就在哈佛就读)。

地产大佬的潘石屹低买高卖,吃的仍然是中国政策和人口的红利。比如2010年8月,潘石屹以15.62亿元拿下上海一块地。2014年,他将其中一部分10万平方米物业,以30亿元转卖给携程,3年后,他再次将其中12万平方米转卖给基汇资本,交易价格高达49亿元。

这就是杠杆高手。拿下一块地啥也不干,7年时间净赚60多亿。

从2014年起,他相继卖掉了上海、北京的近10项资产,合计套现293亿元。(李嘉诚通过抛售国内资产套现560亿人民币。)

让人匪夷所思。

有时候我在想,“一个胡同里可能没有姓胡的人家,但一定有姓胡的人走过。胡同,一定连着生命的根……”

多一些胡同情怀!

多一些胡杨精神!

我们每个人始终都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中国”

中国万岁

因为,我们始终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斯琴高娃   中国   哈佛大学   大佬   标致   哈佛   血性   高调   美文   北京   上海   中国学生   贫困生   儿女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