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纪村》

纪村,是他的小名,十里八村叫得响。

其实他是不姓“纪”的。有人问他的大名,他便反问“你问了干嘛?又不管饭。”别人也就一笑了之,似乎得到某种满足。“吃喝”是他每天的“正务”,可以这么说:“除了不能吃的,没有他不吃的”。没有谁会问他的岁数,可能在于他没有婚姻或者他不需要,也没有哪个女人想要嫁给他。

纪村是62岁的模样,1米6的个子似乎从三十多年前就没再长的那种。有生产队的那会儿就不干活,从早到晚就知道“乱转悠”。他爹死得早,老娘不容易地拉巴他兄妹五个:姐姐早年出嫁,因为家境不好哥哥已是快要七十的老光棍,兄弟媳妇是用“妹妹”换亲来的。

前些年,他的侄子名牌大学毕业,在深圳开了公司,村里人都说他家的祖坟冒了青烟,几辈子才出了这么个“坯子”。

“坯子”也好、“金子也罢”,纪村都不搁到心里,这一切好像都与他无关。

“乱转悠”是他的忙碌。十里八村有婚丧嫁娶的都有他的影子。“红事儿”的时候说句“早生贵子”、“白事儿”的面前献上“一路走好”,主事儿的人拿些馒头 、剩菜(他也自带碗筷,不是要饭的那种),有时候不给一包烟是赖着不走的,一直重复那句话。

纪村得到“实惠”,别人却也开心。后来,为了更多“得到”,他也弄个“动静”,一挂小火鞭分成三次,烟增加到两包,有时还得给“火鞭钱”,一块钱不嫌少,五块钱不嫌多。

没有红白喜事的闲时,逢集必到。七八十年代他总能管饱自己的肚子,没有自行车,两腿倒也麻溜儿。在集市里饿的时候,趁摊主忙、顺手拿起一个包子或一根油条就跑,等到快被追上,转身过来对着油条包子或咬一口或吐上吐沫、笑着“老板发财”,别人便不再追究。不过也有“二踢脚”,那是人家心情不美气的时候,毕竟是“偶尔”。等到下一个集市,别人似乎忘了,他也一如既往。

一如既往的纪村“快活”地活着,名声在外。

有人说他是“二八”人:说憨不憨说怪不怪(也不怪别人)的那种。也有人说他是看得开、想得开,有福之人。甚至有人“羡慕”他吃着低保,每月近600个元,还干着“正务”,滋润着哩。

更有看透人生的,拿他与王某某一番比较。说是王某某还不是一场空:“媳妇跟别人跑了、儿子也没了、身体也不行,还不如纪村呐?!”

两年前纪村跟着兄弟去了一趟深圳,回来逢人就说:“在飞机看山和蚂蚁一样”、“飞机票要一万多呢!”、“飞机上的女列车员可真是漂亮。”

从深圳回来的纪村似乎更有了“流量”:

王奶奶哄孙子吃饭时就曾说“大口吃,纪村来了、再不吃就给纪村吃。”

纪存知道后,更是仰起了头。出门之前学会了用梳子,对着镜子照,那个旧公安帽也离不开了。

有时候还戴上胖寡妇扔给他的胸罩呢?!

他开心,别人也开心。

都开心就好!

纪村给人最大的“开心”就是他的永远不会骂人。

他不认字。

不会像余秀华那样泼骂。

他没有手机,倒是学会了蹭“流量”。

谁教的呢?!

人间最美四月天——《纪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拉巴   个旧   白事   红白喜事   婚丧嫁娶   孙子   坯子   油条   深圳   集市   美文   包子   媳妇   流量   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