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成家后的年轻人,为什么总爱让父母出钱又出力?原因有3点

新来的朋友,记得点击右上方红色关注

有些成家后的年轻人,为什么总爱让父母出钱又出力?原因有3点

结婚后,你还在麻烦父母吗?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

有的结婚后,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小家,不再劳烦父母,逢年过节也会孝顺父母,有的结婚后,则各种麻烦父母,不是伸手管父母要钱,就是让父母出力。

前者不劳烦父母的不用多说,是已经彻底独立的了。

做什么事都靠自己,明白父母不是永远的大树,不可能一直为自己挡风遮雨,老了就是“享福的时刻”,上半辈子您照顾我,下半辈子我照顾您。

后者让父母出钱又出力的人,说的直白点,就是结婚后的一种“啃老行为”。

要知道,啃老族的生活,主要来源是父母,“长大不成人”是这些啃老群体及社会面临的共同尴尬。

啃老族背后,是当下年轻人的焦躁和退化。据调查,我国约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着“啃老”现象,年龄段均在25到38岁,这个数据里,也包含我们自己。

有些成家后的年轻人,为什么总爱让父母出钱又出力?原因有3点

热播电视剧《都挺好》,苏明成就是这么一种啃老角色,他仗着父母的偏爱,有恃无恐,婚后10年不断伸手要钱,父母的积蓄也被他花光大半,身上自私+无能的特点,被网友骂上热搜,如此厚脸皮,实在是太气人。

有些成家后的年轻人,为什么总爱让父母出钱又出力?原因有3点

啃老族的两种手段:

1.物质索取,以各种理由向父母索要钱财,就像孩子伸手向大人要“零花钱”一样

2.时间索取,成家后,让年迈的父母帮自己带孩子、看家、做饭、做家务等

有些成家后的年轻人,为什么总爱让父母出钱又出力?背后原因有3点

1、依赖型人格障碍

什么是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主要特征是过分依赖,表现为缺乏独立性,生活中会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深怕被人遗弃。常将自己的“需求”依附于别人,同时也会过分顺从别人意志。

我们反观啃老族,里面不少人就患有这种病态人格,把自己的需求告知自己的父母,让父母给予帮助。家里有个亲戚就是这种,对父母非常依赖,你很难想象这种人有多讨厌。

有些成家后的年轻人,为什么总爱让父母出钱又出力?原因有3点

他在结婚后,没有固定工作,问父母伸手要钱,却理直气壮,说自己没钱交电费,让父母交一下,说孩子奶粉贵,让父母拿出退休金来买奶粉,父母不愿意,就嚷嚷着:你生了我,就要对我负责。

父母也是恨铁不成钢,自己的孩子在结婚后混成这样,连自己的小家庭都撑不起来,全靠年迈的父母当顶梁柱。父母也想过不管不问,可要是这么做,就会苦了孙子/女,难免下不去这个狠心,只能口头批评教育。

2、高房价,超前消费,入不敷出

在亿万普通人眼中,房价不仅高,还让工薪阶层的群体只能仰望,因为当下的房价,已经超出了很多家庭能够承受的最大极限,由此导致年轻人在结婚的时候,只能依靠贷款买房。

就拿北京一线城市来说,平均每平方的房价在6万到8万甚至10万以上(地理位置不同,价格不同),一些小县城的房价,也都稳定在1万平方左右,工资的水平永远跟不上房价的走势,而能全款买下一套房的,都是有钱人。

有些成家后的年轻人,为什么总爱让父母出钱又出力?原因有3点

所以,年轻人“压力”很大,身上背着房贷、车贷、再加上每个月挣的工资入不敷出,就会超前消费,而超前消费还不上,露出的窟窿,常常就需要父母来补。

于是,结个婚,一大家子的人,都在补窟窿,父母愿意出钱给孩子,是想减轻孩子的压力,孩子问父母要钱,也是没办法的事,自己有钱的话,自然不会让父母出钱。

3、父母给的,就不用还

常言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你借朋友的钱要还,你借亲戚的钱要还,你根据自身信用,贷款借来的钱,也需要还,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好借好还,才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对方也乐意下次再借给你。

但有些年轻人,是「有借钱的能力,却无还钱的能力」,深知借别人的钱要还,自己又没有,还给了别人,会让自己陷入窘境,还得再借,而且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太累。

于是,就想到借父母的钱,父母是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想着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分你我,就不需要还这个钱了,再加上,父母看到孩子过得不好,会在金钱方面主动给予帮助。

孩子会从心底认为,这钱不是我主动要的,是父母看我过得不好,主动给的,给的不是钱,是父母的爱,我也没必要还这个钱,于是,就拿父母的钱,拿的心安理得。

有些成家后的年轻人,为什么总爱让父母出钱又出力?原因有3点

年轻人啃老,对老人有什么影响?

可见,啃老,对老人的影响很大,年轻人不去想着该如何帮父母减轻影响,反而打着就业难、消费高、无稳定收入和存款的理由继续啃老。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当下的年轻人,“狼狈”二字最为贴切不过。

有些成家后的年轻人,为什么总爱让父母出钱又出力?原因有3点

说实话,结婚后的啃老族,不仅是社会的悲哀,更是一个家庭的悲哀,很尴尬。建议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边界力,让孩子自信又独立。

培养孩子的“边界力”,是防止长大啃老的一种教育

边界力是一种能力,指的是我们能与自己、与他人建立明确边界的能力,并且,我们还要能控制这个边界的大小,以达到最舒服的相处模式(建立、控制与自己的边界,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与长处,少走弯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的孩子的边界力,对孩子的帮助很大。

能让孩子区分自己和他人的界限,明白哪些是我要做的,哪些是你要做的,没有边界力的孩子,很难和别人建立友好的关系,不是过于侵犯别人的边界,就是被别人侵犯了自己的边界。

边界理论包含:情绪、生理、物质、思维、时间、人际。

不同边界理论,对应的效用也不同。

刚刚提到的让孩子明白哪些是我要做的,哪些是你要做的,就是边界理论中的物质边界,而情绪边界是锻炼孩子的情商;生理边界是锻炼孩子的如何判断危险,保护自己;思维边界,锻炼的是孩子主见;时间边界是锻炼孩子的时间观念;人际观念是锻炼孩子不被孤立,融入群体。

边界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心理能力,培养孩子的边界力,是很多父母应该做的一件事,因为它能让孩子懂事、自信、独立、有主见,与此同时,也避免了孩子在长大后,沦为啃老族。

有些成家后的年轻人,为什么总爱让父母出钱又出力?原因有3点

你好 ,陌生人,我是Canliu,我在这里自足自给,把一些琐碎的情绪写成文字,这里面有你发生过的,和未曾发生的,我们都是孑然一身,开始和结局都是如此孤独,很高兴遇见你。求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年轻人   父母   入不敷出   窟窿   超前   边界   美文   人格   房价   群体   障碍   情绪   老人   原因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