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 吃鱼头的故事

真实故事· 人物名为化名


"今天,你怎么不吃鱼头了?"刘江的妻子钟莉这样问丈夫。

"如今生活好了,人们吃鱼头,是种奢侈的享受。"刘江是这样回答妻子的。同时,又讲了那些年争吃鱼头的渊缘。


"抢" 吃鱼头的故事

原来,这两口子走到一起,是生活还比较困难的时代。刚刚改革开放之时,刘江大学也毕业不久。那会儿,大学生国家还包分配。刘江是师范大学毕业的,也就被分到了家乡的县城一所中学任教,教起了语文。

在学校,他没什么认识的人,自己也比较年轻,仅22岁,课余时间相对较多。他便经常去学校图书室借书、看书。那个图书室只有两个管理员:一个年约50岁左右,是从一线教学岗位退下来的女教师;另一个呢,就是钟莉,年轻,仅仅19岁。

对这个钟莉,则要多说一点话。八十年代初,各个行业都兴顶班。比如,父母在这个岗位工作,父母退休后,其子女可以顶替来这个行业工作。因为,那会儿任何人要找一个工作相对较难。所以,凡有父母在某个行业工作的,其子女都比较"牛",很骄傲,可以顶班。就这样,个别人竟瞧不起别的孩子。


"抢" 吃鱼头的故事

这另一个呢,恰好就是顶班进来的,是个年轻女孩儿。当然,这个女孩儿还比较可爱,有些平易近人,对来看书、借书的老师比较尊重,嘴巴比较甜。刘江,经常来看书,有时也借书回家去看。说到家,其实刘江是单身汉,住在教师宿舍。一来二去,这女孩儿与刘江熟了,慢慢也有了交流、沟通。这个叫钟莉的女孩儿在与刘江的接触中,感觉这个年轻的刘老师极不错。于是乎,对其产生了好感,她心里萌发了对刘老师的爱。但是,她又不意思说,就找人介绍,与刘老师谈起了恋爱。


"抢" 吃鱼头的故事

这两个年轻人第一次正式约会,是在媒人见证见进行的,而且吃了一顿鱼火锅。那天,刘江抢着给钟莉和媒人夾鱼肉,他呢却"抢"着吃鱼头。这后的几次接触,凡请钟莉吃饭,若是有鱼的话,刘江都"抢"着吃了鱼头。后来,刘江与钟莉结婚了。那些年,由于生活比较困难,家里若是要吃条鱼,应该算是比较奢侈的。刘江就一直"抢"着吃鱼头,鱼肉呢留给了妻子。

大家清楚,鱼头,并没有什么好吃的?又没多少肉?刘江的妻子以为这是刘江的酷爱,凡是吃鱼都把"鱼头"留给了丈夫。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哪知,这次刘江却不吃"鱼头"了!这是何故呢 ?


"抢" 吃鱼头的故事

钟莉问起,刘江才道出了问题的实质:这主要是为想让妻子多吃点鱼肉。因为,那些年工资低,吃鱼还是很困难的。刘江吃鱼头,属故意所为。说到底,也是他对妻子的生活关照,更是他示爱的一种方式呀 !如今,人们吃鱼头是感受的生活味道,享受生活的乐趣!所以,刘江又不吃了,而让妻子吃。

真是如此呢,许多人去一些专卖鱼头的店铺,餐厅吃,还相当贵呢!有人说,那是品生活之味,是去享受生活!


"抢" 吃鱼头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鱼头   图书室   媒人   鱼肉   女孩儿   美文   刘老师   子女   奢侈   岗位   妻子   困难   父母   年轻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