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登骊山


中学生作文:登骊山


“车辚辚,马萧萧,骊山烟尘遮天蔽日,各路诸侯全到。”

骊山在我眼中,是冷静而又神秘的。从“烽火戏诸侯”到骊山下供杨贵妃沐浴的华清池,再到西安事变的兵谏亭,如果它有灵气,想必是以清醒的态度坐观五千年历史变迁。我想去爬山,我要去看一看它。

从停车场出来,踏上登山的台阶。天气有些闷热,但一路有树,烦躁的心情也就烟消云散了。边走边和身边的人聊着,两旁都是些不知名的花草树木,唯有竹子我是认得的。刚好有一堵红墙,竹影深深浅浅倒在上面,突然想起黛玉说:“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些。”

中学生作文:登骊山


路弯弯曲曲,不知怎么就走到了兵谏亭。当年张学良、杨虎城虽为下属却比蒋介石看的远,若没有西安事变,或许中国的现代史要重写了,我们也就不知身在何处了。身边的石栏不知经过多少人的抚摸,现在已经光滑的没了原先的色泽。一切的一切,都该是使人沉思的。正要继续登山,我突然看到不远处的石凳上,一位老人正向后辈说着什么,双手还不时的指指划划。后辈耐心地听着,老人有时会沉默。从他饱经沧桑的脸上可以看出他内心有许多复杂的情感。就算倾诉出来,有些东西,也不是他人轻易能懂的吧。

不知不觉,发现已经走了很多路了,往山下一看,临潼这座城在慢慢“变小”,楼房顶上的太阳能在闪闪发亮。果然是体力有限,还不到山腰我就已经口干舌燥了,忙坐在树荫下休息。如果留心的话,会发现除了我们正在走的“台阶山路”外,还有许多小路,或许是某些游人“不走寻常路”,但我更愿相信这是距今多年的古人行走的痕迹。很想穿越到古代,看看那时的骊山是什么模样。时过境迁,骊山是否依旧?

登山的过程十分艰难,许多人都会掀起放弃的念头。听见不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便知山顶不远了,突然体力恢复,动力十足,直至汗流浃背,终于登上山顶。看到那座烽火台,这是在原址上重新建的,完全的新砖新漆,没有古时的样子。周幽王为见褒姒一笑,不惜戏弄天下,最终亡了西周。故事荒唐却也有真情。

走上烽火台,像是电影里的慢镜头,一回首,全城风景尽收眼底。虽有登顶的喜悦,但也有一丝不可言表的沉重。身边的朋友们忙着惊叹和拍照,我也随他们一起说说笑笑。“看那边!”我们沿着一位朋友所指的方向看去:

山的那边,还是山……

下山的时候我并没关注沿途的风景,但心里想了很多。如果可以的话,多想一人游遍名山大川,中途结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后不做太多停留,转身各自踏上不同的路,保留对历史与自然的敬畏之情。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读着张养浩的《骊山怀古》,眼眶渐渐湿润。

终会变作土,我们也一样。

可这不是终点站,还会有下一站。趁我们还活着,应是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那一刻,泪水勇敢收回眼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西安事变   萧疏   石栏   烽火台   后辈   竹子   诸侯   美文   山顶   眼眶   台阶   体力   老人   身边   风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