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党的地下工作者后代在北京相聚

5月17日上午11时,手机微信上跳出了一条信息,我点开一看原来是新近添加微信的朋友,"豫商"发来的视频和"已经见面了"的留言。视频显示苗章栓正在车内打电话"啊!我刚下火车到北京!"

说起我与"豫商″这位朋友认识,还要从我今年四月份发表在《乡土赊旗公众号》那篇文章说起。

中共唐北地下交通站建成后,特别是2019年4月11日中央电视台一套播放的,《共产党人刘少奇》35集"秘过唐北地下交通站″,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近年来到苗店唐北地下交通站遗址展览馆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辈英烈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中共唐北地下交通站也被南阳市、社旗县政府命名为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唐北地下交通站展室内,展示了名个革命时期在大苗庄交通站,工作过的三十多位革命领导者和民主人士革命经历。然而,对唐北地下交通站负责人苗清发的入党介绍人,交通站的实际领导者——赵子文的革命历史介绍较少。今年时至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们应该深切地缅怀这位为革命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共唐北地下交通站的奠基人——赵子文。

我根据中共唐北地下交通站负责人、革命老人苗清发,当年平反申诉材料记载和其长子文兴大哥生前讲述,撰写了《从唐河源潭走出来的共产党人——赵自文》,该文发表于4月4日的《乡土赊旗》公众号。

数日后,乡土赊旗公众号刘尚钞总编给我发来一条微信,言一位"豫商"的微友想与我联系。4月10日我与"豫商″互加微信朋友,原来"豫商"是唐河巜源潭天空公众号》文友,源潭镇铁旗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爽,"红色源潭"编辑组成员,随即我们进行了微信交流。

两位党的地下工作者后代在北京相聚

原来红色源潭编辑组,正准备撰写《赵子文小传》。查遍唐河县志、党史,均无赵子文的革命经历记载,正在查找这部分历史。观我文立即引起编辑组、文化局郑局长重视,并有所存疑,我文中"赵自文"是否是唐河党史所记载的"赵子文″…………。

赵子文是郭爽外公堂弟张学笺(画家、现居许昌)的亲姑父。张学笺与赵克明是亲姑舅老表。赵克明现年96岁,现居住于北京。

张学笺将文章发送给现居美国旧金山的赵克明的儿子赵大庆。经证"赵自文"即"赵子文″,"索林"即"赵克明",并言文中有误处请纠正。并附其父言:"他到过大苗庄,见过苗清发,他爸(赵子文)让他喊苗叔叔。″

两位党的地下工作者后代在北京相聚

获此信息我喜出望外,我忙把此信息告章栓(苗清发四子),章栓惊喜地希望联系与索林(赵克明)一见。

4月11日,郭爽,赵子文源潭马湾族人赵海和唐河红色文化爱好者党中伟,一行数人驱车来到苗店。参观了中共唐北地下交通站,缅怀先烈寻找赵子文革命的足迹。并商议了章栓赴京与赵克明会面的事宜,让张学笺联系赵克明,在5月份适宜时由张学笺陪同苗章栓到北京与赵克明会见。

两位党的地下工作者后代在北京相聚

右三赵子文源潭马湾族人赵海,右四郭爽,右五党中伟,左四广州军区新四军军史研究室研究员大校张运福,左三张运福夫人

5月17日上午10时,中共唐北地下交通站革命老人苗请发四子苗章栓,由张学笺夫妇陪同,来到北京菜户营桥兰调国际花园小区赵克明的住宅。一见面赵克明紧紧握着了苗章栓的双手,跨越半个多世纪近八十个年头,赵克明老人再次见到父亲当年生死与共的革命战友——苗叔叔的儿子,怎能不让他心情激动热泪流。

赵克明老人虽然已经96岁高龄除耳背外,腰板硬朗、精神矍铄。

章栓的到来老人的思绪如拉开的闸门,一下回到了八十多年前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

赵家祖籍唐河县源潭镇,唐河西岸的马湾村。父亲赵子文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唐河赴京参加千叟宴太学生赵文元的七世孙。爷爷赵锡志,奶奶杨氏,爷奶共育有三男四女,长子赵子文、次子赵振鹏、三子赵振武,家庭殷实,拥有货船数艘,土地近五十余亩。

父亲赵子文,自幼天资聪慧,勤奋好学。7岁入源潭私塾,熟读《五经》《四书》,深受家人和老师喜爱,其后入源潭高小及唐河黉学。

民国初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信阳师范。

父亲赵子文,1924年迎娶张岗大家闺秀母亲张氏为妻,1925年长子赵克明出生,1927年生次子赵克俭,赵克俭7个月时,母亲不幸患病不治而逝世。

父亲在信阳求学时期,逐渐接受革命思想,积极参加革命活动,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信阳师范毕业后,父亲回到唐河,在唐河地下县委领导下,积极开展党的地下革命活动。由于党的地下革命活动的秘密性,从小很少见父亲其面,只知道其父亲是中共唐河的地下党员,而父亲由于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纪律所致,他的革命活动经历家人一概无从知晓。

两位党的地下工作者后代在北京相聚

  赵子文长子赵克明(索林)激动地紧紧拉着苗叔叔儿子章栓的手

两位党的地下工作者后代在北京相聚

  苗章栓与索林及夫人陆费铭琇合影留念

两位党的地下工作者后代在北京相聚

  照片中左二赵克明(索林),右二赵克明夫人,右一苗章栓,左一张学笺

父亲 赵子文参加革命工作后,多次遭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搜捕,家庭累次被抄家,甚至累及姑、舅家。1942年,赵克明被迫中断了在源潭上学的学业,这年秋季,当年16岁的他经唐河地下党指引,来到了苗店大苗庄苗清发家。见到了阔别已久的父亲,认识了苗清发叔叔。

从苗店返回后,经党组织联系前往甘肃清水,投奔在清水国立十中教学的叔伯舅舅张弼如。带上衣物在刘岗大姑住了一晚,次日爬山涉水历经艰辛向甘肃进发。

到达甘肃清水,叔伯舅舅张弼如已不在十中任教,由其认识的一位体育教师介绍入清水十中就学。47年考入解放军北方大学,改名索林。50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就读研究生,53年毕业。

人大毕业后,到北京外语学院,任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兼党委书记。后调至首都医科大学任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兼党委书记,1987年离休。

1958年,与同在首都医科大任教,中国近代著名出版家、教育家和思想家陆费逵之女,陆费铭琇相识相爱结为连理。

1959年生一子赵大庆,儿子赵大庆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与郑州航天航空学院毕业孔令芳结为夫妻,目前定居于美国旧金山。

两位党的地下工作者后代在北京相聚

  右一,参加会面的牛振东大校

两位党的地下工作者后代在北京相聚

两位党的地下工作者后代在北京相聚

  酷爱画竹的索林书画作品

赵克明赴甘肃清水的1942年冬,赵子文遭敌人追捕,在准备转移到陕北延安的前夕,在唐河县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杀害。遗体被家人和亲戚秘密运回,葬于源潭马湾赵氏祖茔父母的墓旁。

两位党的地下工作者后代在北京相聚

这赵子文牺牲时,在其遗体旁遗留下的一副断了腿的水晶石墨镜。遗体下葬时由赵子文续弦二房朱氏悄悄保存,后交次子赵克俭,现由赵子文次子的儿子赵瑞凌保存。距今近八十个年头,是革命先烈赵子文唯一存世遗物弥足珍贵。

赵克明老人竭尽自已所忆,讲述了父亲和自已的一生不同凡响的经历,感慨万分想不到在自已暮年,还能见到父亲当年生死与共的战友苗叔叔的后代。

苗章栓此行之目的,一是看望父亲当年的入党介绍人、战友赵子文叔叔的后代赵克明大哥。二是进一步了解发掘革命前辈赵子文的革命经历,索取赵子文先烈肖像,进一步充实中共唐北地下交通站展示内容。然而略感遗憾的是赵子文先烈,生前并未留下任何照片。但仍感此行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中午由赵克明老人设宴共进午餐,餐后互留联系电话,互勉日后加强联系。双方依依不舍告别,章栓也于当日下午乘车返回郑州。这正是

想当年 战友生死与共地下战线呈英豪

看今朝 革命后代幸聚首都北京话当年


后 记

赵克明到北京参加工作后,在填写履历表时,总是填写父亲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党员。

他为了求证,他多次打电话让其在唐河的侄儿们查找史料,寻找其父亲的革命历史经历。由于当年唐河地下县委的领导均已调离,无法寻找无法联系,而其父赵子文又一直在苗店周边活动,唐北地下交通站苗清发的历史,也无从证实被错划为历史反革命分子,所以一直一无所获。

后来,他们把《唐河县志》、《源潭镇志》,都带到北京。老人在《英烈人物篇》中,也没有查找到父亲的名字而深感失望。

赵克明感到自已父亲为革命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最后献出了自已的宝贵生命。这位近百岁的老人希望在他有生之年,有关政府部门能为其父正名。把他一生的革命经历载入史册,并追认为革命烈士,以慰藉父亲的在天之灵。

我相信党、政府和人民是不会忘记那些,为我们的革命事业而奋斗、而牺牲了的先烈们的。有关政府部门一定会调查落实历史史实,还那些为国而捐躯的革命英烈们应有的荣耀。


作者简介

谢永彬,曾在苗店中心学校、苗店镇教办室工作,生于1946年,爱好广泛:弹琴,手工,雕塑,书法,根艺,蛋雕,收藏,尤其鸡蛋上雕刻作画为当地一绝。

两位党的地下工作者后代在北京相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唐河   北京   交通站   信阳   中国共产党   地下   次子   甘肃   先烈   美文   后代   工作者   叔叔   中共   当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