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荣耀一百载,百年征程,百年荣耀,伟大的历程,壮丽的画卷,值此建党一百周年来临之际,本人精心为广大朋友挑选何孔德红色军旅经典绘画作品。对于今天的欣赏者来说,新中国红色军旅经典主题绘画创作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提炼出视觉化的时代精神,触动人们的思想,引导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旋律,而新中国红色军旅经典主题绘画就像是时代的乐谱,通过严谨的创作、精湛的艺术表达和饱满的创作热情,使时代精神成为经典作品,让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在传播和继承的过程中发扬光大。

——题记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百年风雨,砥砺前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追忆峥嵘岁月,缅怀先辈风范,一幕幕如在眼前,令中华儿女倍感震撼和骄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处于半封闭的状态,所以这一个时期的中国画创作是在一种相对狭小的空间中进行的。处于美术的正统地位的是由延安革命美术传统、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中国模式的现实主义形式。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色,主要是由这一历史主线规定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时代和革命的要求与艺术自身规律间的矛盾,启蒙需求与救亡主题的相互制约等,都围绕上述主线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现代历史文化和包括革命斗争、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在内的社会运动的种种曲折、变异,都可以在现代美术的山谷中听到回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许多已有成就的老画家的艺术更加臻于成熟,一批新人也开始登上画坛。

红色军旅绘画则始于建国初期,此后随着政治环境和文艺政策的变化,在军旅画创作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1964年以后,描绘革命历史、现实政治事件、革命圣地和毛泽东诗意四类题材的红色军旅,几乎成为军旅画家唯一可以创作的内容。这一时期,几代军旅画家经过艰苦探索,逐渐形成一种在题材、风格和语言上较为契合、艺术个性相对能够得到发挥的创作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与经验,其影响至今不衰。可以说,红色军旅既是新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当代绘画发展的转折点。今天我们来分享何孔德红色军旅经典绘画作品。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 1925生于四川西充。先后入国立重庆师范美术科、四川省立艺专印染科学习。1951年随志愿军到朝鲜从事美术宣传工作。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曾任总政文化部、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员、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何孔德长期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忠于对象而又保持个人风格。认为只有使用人们易于理解的艺术手法和艺术语言才能使人思想、感情交流沟通。使人们分享自己从对象获得的美的感受,达到美化净化心灵的目的。

主要作品有:《井冈山会师》《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古田会议》《广州起义》《祖国来信》《人民的好总理》《长征路上》《春到井冈》《指挥抢渡大渡河》《志愿军重型坦克》《长城》《志愿军骑兵炮队入朝参战》《长征之路换新颜》《大渡桥横铁索寒》《步调一致才能胜利》《血战台儿庄》《秋收起义》《英模吕世才》《文家市》《回师北上》《出击之前》《军委全会》等。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井冈山会师》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 《井冈山会师》色彩稿 木板水彩 38x57cm 。1980年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油画《井冈山会师》场面宏大,气氛热烈。身穿红军军服的毛泽东与身穿起义军军服的朱德手牵手走在欢庆的军民中间,毛泽东的频频招手、朱德忠厚的笑容,都将人物的个性特征提炼得简练准确。两位伟人紧紧相握的手,既有“会师”的象征涵义,又起到了“画眼”的作用。由这一充满人情味的细节去展开画面,有小中见大之妙。周围两支会师的队伍和百姓喜气洋洋,虽然人物众多,但作者处理得各具神采,不骄不躁,率意中见功力,粗放中见精微。饱满的画面中,招展的红旗,炸响的鞭炮,给作品“会师”的主题增添了节日般的欢快氛围。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1970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古田会议》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1970 《古田会议》作者构图时将主席台推至中景,把描绘的重点放在前景和中景听报告的代表身上。会场的气氛十分活跃,代表神情专注,反应热烈。毛泽东虽着笔不多,却把他做完报告,等待听取意见和反应的神态表现得非常传神。有几位代表的形象刻画得尤其成功,如坐在用土砖临时搭建的矮凳上,背对观众的指挥员,右侧前景全副武装坐在背包上的战士,他们的形象作者曾作过专门的独幅写生,姿态、神情以及处理方式均经过反复推敲。作品艺术语言生动统一,将领袖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传达得非常出色。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广州起义》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 郑洪流 《广州起义》1962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油画反映了广州起义胜利后,人们奔走相告、欢庆胜利的场面。作品对人物的组合和情节设计颇具匠心,对主题起到了很好的说明和烘托,虽然人物众多、场面复杂,但手法却十分统一,重点突出、收放自如,塑造了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体现了作者驾驭大场面绘画的杰出能力和塑造人物的非凡功底。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祖国来信》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1954 《祖国来信》画家亲历战火、观察体验生活的真实情感,这与艺术家早年赴朝参战有密切关系。画家所在的美术队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利用极其简易的创作材料,靠写标语、办画报、自编故事等多种文艺形式,鼓舞激励志愿军的斗志士气。工作之余,他还下壕沟、走前线,冒着生命危险采访了许多战斗英雄,绘制了大量的战地写生作品,不仅为以后的主题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素材,也为他创作战争题材绘画提供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

此画描绘志愿军战士在坑道中利用战斗间隙,阅读祖国亲人来信的场景作为创作主题,并以实物搭制了一个战斗坑道,画面表现了在狭窄的坑道里,一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靠在坑道口旁边,借着微弱的光线正在阅读祖国亲人的来信,他身边一位年长的志愿军战士围坐在火炉旁认真地听信,年轻战士的聚精会神,年长战士脸上的笑容,透过这一封饱含亲情的信,两人仿佛正在想象欣欣向荣的祖国建设,抑或沉浸在对祖国亲人的思念里。画面在暗灰色调子的映照下,内容情节更加真实感人,透过朦胧的画面人们仿佛感到硝烟弥漫的战争正在继续……画家平淡而真实的笔触,构思巧妙的内容情节,无不反映出战争生活的真实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人民的好总理》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人民的好总理》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长征路上》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1974 《长征路上》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春到井冈》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1974 《春到井冈》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指挥抢渡大渡河》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1984 《指挥抢渡大渡河》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志愿军重型坦克》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1985 《志愿军重型坦克》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长城》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1989 《长城》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志愿军骑兵炮队入朝参战》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1990 《志愿军骑兵炮队入朝参战》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长征之路换新颜》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1995 《长征之路换新颜》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大渡桥横铁索寒》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大渡桥横铁索寒》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步调一致才能胜利》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 高虹 彭彬 《步调一致才能胜利》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血战台儿庄》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 何卫 曹吉冈《血战台儿庄》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秋收起义》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高泉、纪晓秋、陈玉先 《秋收起义》1973年作 中国美术馆藏。画面充分突出了毛泽东的领袖风采,他手拿斗笠,阔步向前的姿态豪情满天,他微昂的头颅、深邃的目光、坚定的表情,显得高瞻远瞩。右侧一组行军的战士,他们充满信心的表情,表达出他们对领袖的信赖;中景肩扛梭镖的儿童和身着起义军服的士兵,回望领袖的欣喜神情,充满敬仰之情;左侧齐步向前的两名赤卫队员,肩扛土炮,身背大刀,表现出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作品的造型和色彩运用充满时代的审美特色,场面恢弘有气势,主体人物高大突出,充满象征意味。造型具有戏剧效果,色彩浓烈,画面明亮,具有当年备受倡导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典型特征。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英模吕世才》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英模吕世才》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文家市》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 高泉彭彬 韩柯《文家市》 1960年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画面围绕毛泽东并以收获战场的情景而展开,充满战斗胜利后的喜悦。毛泽东正在做战后总结,他陡立的身影以及经典的手势和笑容,既体现了伟人的高瞻远瞩的英明,又展示了他平易近人的质朴。红军和赤卫队员们驻足聆听他的教诲,近景中,一些工农战士和群众正在满心欢喜地清点收拾战利品。画面构图具有一定的戏剧效果,人物有节奏地向画面的主要视点——毛泽东聚拢,人物、道具的描绘生动准确,突出了事件地域及人物成分的交代;外光的运用非常迷人,受光面刻画得结实响亮,阴影和背光面的用笔率意透明,近处阔笔的草与远处黛紫色的山等细节的精心处理,均给画面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变化和温暖的视觉印记。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回师北上》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军事画《回师北上》1980年作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一九三六年六月,红一方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夹金山后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同年八月间,中央毛儿盖会议决定,将红一、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共同北上抗日。然而,野心家张国焘公然违反毛儿盖决议,强迫左路军南下,并成立伪中央,自封“主席”,同时对朱德同志进行疯狂迫害、威逼。在极端困难条件下,朱德同志临大节而不辱,始终从大局出发,坚持党内斗争方针,耐心宣传中央正确主张,积极促进团结,最后在红二方面军贺龙、任弼时等同志的配合下,迫使张国焘取消伪中央,同意北上。朱德同志终于把左路军带到了陕北,结束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迎来了抗日救国运动新高潮。在建国后军事美术的历史长廊中,何孔德是一面旗帜,其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出击之前》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出击之前》画布 油彩纵200厘米横140厘米创作年代:1963年,中国美术馆藏。《出击之前》体现了他吸收前苏联油画创作特有的描述性与情节性的追求。画面选取的是战斗出击前的瞬间场面,通过构图的安排,运用粗放有力的笔触及浓重纯正的色彩, 人物动作、神态的刻画,塑造了在紧张的战斗前,守候在防空洞中等待出击的志愿军战士的坚实形象。同时通过对战场真实场面的刻画,强烈的光感和洞口上方扑簌簌掉下的松土,使画面静中有动,渲染出激战之前的紧张气氛。

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军委全会》赏析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何孔德、高虹《军委全会》油画 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作者对新中国现实主义艺术及军事绘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些已成为新中国军事美术的经典作品。不仅擅长表现硝烟弥漫的战场,也能够表现抒情浪漫的风景,同时也对人物肖像、花卉静物等题材驾轻就熟,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把一生献给中国军事美术事业。

何孔德老师创造了许多红色军旅经典绘画,是画面与意境合一之境。他对人物把握及其讲究,人物画以画动人,使人联想当年的事件。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何孔德老师在绘画上的红色经典力作,好像我们也穿越时代隧道,来到那曾经的战火纷飞的岁月!

赏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军旅著名画家何孔德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孔德   军旅   大渡河   古田   井冈山   红色   著名画家   峥嵘岁月   志愿军   美文   祖国   战士   画面   美术   人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