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还是要坚守一些原则

孔子曾说过:“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用现代汉语表述就是:“陪伴尊长容易犯三种过失:话没轮到说而抢着说,叫作浮躁;轮到说而不说,叫作隐瞒;不看尊长的脸色而随意说,叫作盲目。”

说话还是要坚守一些原则

看来,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懂得说话要有艺术,不能满嘴跑火车,想说啥就说啥。显然,孔子告诉弟子们在尊长面前如何说话,特别是掌握好说话的时机,话语才更有力量。


我常说,上帝给了我们一张嘴,不是仅仅吃饭的,还要用来说话。这是人类的本能,是人际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谁都会说话,但说不说,怎么说,以及什么时候说,效果却大不同。


很小时就听大人说过一个笑话,说某主人请四个人吃饭,到了饭点,只来了三个人,便脱口而出:该来的咋没来呢?其中一人觉得自己也许是不该来的来了,起身下楼了;主人又说:不该走的咋走了呢?又有一个认为自己是该走而没走的人离开了;最后他对留下来的那个人说:我又不是说他们的!最后的结果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在关键时刻,大家能否保持语言应有的表达艺术,淡定地展示着我们出色的智慧,太重要啦!


记得鲁迅先生在《野草·立论》中描绘的画面,三个客人对主人刚满月的孩子做出了不同的展望,得到了不同的回报:


“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或“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客人收回几句恭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客人却遭到主大家的一顿痛打。看来,说话起码得有对象、场合、时机、语境等几个因素的考虑啊!


必须指出,孔子希望弟子们会说话的同时,又一再表明以“巧言”为耻。因为能说会道,溜须拍马,属于人品不佳,孔子十分厌恶。


诚恳,坦率,有礼,应该是老人家倡导的说话的几个原则。倘若再加上适当的方式、方法与技巧,则必是锦上添花的美事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孔子   说话   尊长   溜须拍马   能说会道   美事   现代汉语   语境   美文   时机   将来   客人   主人   原则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