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体系应改革创新


水利体系应改革创新

〇〇水利体系改革创新,是关乎“三农”命脉的大盘棋。很复杂,很辣手,涉及的矛盾很现实。现就几个关系的理顺与处理问题,谈点粗浅认识,抛砖引玉!请予批评!


水利体系应改革创新

〇〇一是理顺水利行政职能与设施管理的关系,化解“事业性质”束缚,着力打造水业实体。履行水行政职能,往往离不开水利设施链条。改革前,水利等农口单位位置摆的高,全党抓农业,必全神惯注抓水利。水库水电、河坝水泵、排灌机埠等设施星罗棋布,“事业性质”相行相待。改革后,“事业”“行政”“企业”三不像。那时,有的除了发电收入,还年年有水费收入,直至改革后员工挤的滿滿;富余人员改革不下,有的发不出工资,连基本养老金都无钱交足。何去何从,等待上面来政策,财政给拨款。曾被视为与行政职能相序的“事业性质”,实在难以维持。势在逼改革。必须横心转变观念,务实创新到市场运作、发展产业、创办实体上来。体制不顺,兴业冒劲!


水利体系应改革创新

〇〇二是理顺行政作用的低尝灌溉用水与市场作用的有尝灌溉承包的关系,完善农业灌溉承包保障体系。计划体制下的各类农业灌区,都是依靠党政行政职能,组织劳力投工水利而建设起来的。干部年年上渠道、守闸口,分水接水、保水管水,艰辛极了。市场条件下,此方式行不通了。水利设施、灌溉形式、水业服务、资产运作等,必须实行全面改革创新与技术革新改造、设施装备提质相结合。变革“一根肠子通水蔸底”为“长藤结瓜蓄水供水”。有的過过数十年投劳、建成上百公里以上的干、支、毛、斗渠网络,何方投工投钱治理修复。必须问题导向,改革变革、革新装备、创新新体制,出路在于灌溉承包保障。农业这补那补,首先在于灌溉优先补。世界上无有用水不花钱,历史上无有私有化通水路。


水利体系应改革创新

〇〇三是理顺水库灌溉与防洪、发电的关系,确保水利设施发挥农业旱涝保收的基础性作用。南方中小型水库星罗棋布,大型水库也不少。一般都是农业灌溉为主、兼滞洪防洪和发电。暴雨多发地方,年年防洪渡汛压头。水库蓄水调度人命关天。防洪渡汛、抗洪调度的权力要高度集中,按水库型号落实责任到统一的当口。当防洪泄洪、灌溉用水与发电效益发生矛盾时,发电要让位让路,舍得局部损失,以确保农业灌溉和防洪保安的需要。


水利体系应改革创新

〇〇四是理顺水利设施单位按不同规模分级管理与属地主管的关系,充分发挥属地统一协调的作用。多年来水库、河坝设施单位,一般都是“上一级管大、下一级管小”的体制。但工作艰辛、收入很少、压力偏大的灌溉体系,一般都归属当地管理;发电收入大的归属在上一级管;当下有的规模较大的水库发电企业,从水利行政部门收转到了国资部門管理;那些小一型水库都归口在乡镇水管站管理。应本着“看得见的多属地管、看不见的多下移放管”的原则,深入调研探讨,统筹布局协调,进一步理顺、完善纵横体系体制方面的利益关系。改革就是实事求是、利益症结的化解和调整。


水利体系应改革创新

〇〇五是理顺灌溉农业单一传统习惯与拓展乡村振兴多产业的关系,大做“緑水靑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文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不是“空口号”,而是必须融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大科学、大生态,是真金白银的大块头。应大做“水体转变”为绿色生态产业的振兴文章,拓展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与建设现代农园、发展农耕文化相结合、与配置水生要素、发展森氧康养相结合、与整合自然资源、治理废土为宝地相结合、与调整优化结构、发展区域产业相结合等,处处多精彩,大有“英雄用武”的空间。在南方地区,一般每平方公里地表径流水量8、9万立方米,而域内蓄水的面积仅100多亩左右,有的三分之二的天然水源被流失了,不知不觉成了“上旱下涝”的水害隐患。扩大水面调结构、增加蓄水保生态大有潜力;整治溪沟、控水土流失是当务之急;治理污染、确保人畜清洁飲水乃长期之要,打造生态水业、参与要素配置方兴未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水利   河坝   金山   属地   美文   水库   职能   体制   设施   作用   体系   收入   事业   关系   行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