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哭?爱生气?小性?其实她是最适合谈恋爱结婚的女子

提到林黛玉,男人们大多的反应都是“事多”“体弱”“爱哭”,特别在宝姐姐的衬托下,在现代的背景中更显得“不好相与”。还有人说林黛玉适合谈恋爱,薛宝钗适合结婚。其实这都是被曹雪芹的春秋笔法给骗了,其实,林黛玉是最适合谈恋爱娶回家的。

爱哭?爱生气?小性?其实她是最适合谈恋爱结婚的女子

黛玉和宝钗

小作怡情

提到林妹妹多数第一反应是“小性”“爱哭”。的确,初到贾府前几年的林妹妹,与贾宝玉之间没少吵架,跟史湘云,薛宝钗也少不了拌嘴。

但仔细看这些细节,皆因宝玉而起。其实黛玉的小性,用现在的话就是有点“作”,但这个作只是针对恋人的,而且是在适当的时候的小作。

举例来说,宝钗生日,大家点戏看,发现有一个戏子神韵有点像林妹妹,古时候戏子身份是很低贱的,跟林黛玉这样的大家闺秀放一起比不合适,大家也都没说破。偏姐妹里有个直爽的史湘云,说了出来,宝玉唯恐林妹妹不高兴,赶紧给湘云使眼色。于是林妹妹生气了,宝玉离席去哄,就有了下面这段对话:

黛玉冷笑道:“问得我倒好,我也不知为什么。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拿着我比戏子取笑。”宝玉道:“我并没有比你,我并没有笑,为什么恼我呢?”黛玉道:“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家比了笑了的还利害呢!”宝玉听说,无可分辨,不则一声。

黛玉又道:“这一节还恕得。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她和我玩,她就自轻自贱了?她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她和我玩,设若我回了口,岂不她自惹人轻贱呢?是这个主意不是?这却也是你的好心,只是那一个偏又不领情,一般也恼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你又怕她得罪了我,我恼她。我恼她,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

我们对换一下放到现在的场景。男票跟一群闺蜜姐妹一起出来玩,这群人都不喜欢一个明星。但这个明星跟你长的又有点像,于是大家开玩笑起哄,一开始是暗地的,使眼色说“好像某人呀”,有一个性格直爽的姐妹直接说出来了,像你。这个时候可能你尚且没有不高兴,但看见你男票向你姐妹使眼色,你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你男票跟你姐妹更亲近?

于是你跟男票吵架,但这种理由又不能直接说出来,不能说你跟她使眼色我生气了。只能另外找个理由,就是“你为什么要跟她使眼色?难道我在你眼里心眼这么小,她跟我开个玩笑都不行么?还是她高贵,跟我开玩笑就自轻自贱了?”喏,就是这个逻辑。别忘了当时的背景下,这些女孩子们也就十几岁呀。

爱哭?爱生气?小性?其实她是最适合谈恋爱结婚的女子

小戏骨红楼梦

林妹妹这种小作只是在没确立恋爱关系的时候各种试探,就像我们小时候喜欢一个小学或者初中同学,他对我也有好感,但那个时候很多人一起玩,我不确定他是不是跟我好。就各种用言语试探,这跟现在小学或者初中,男生喜欢哪个女生,喜欢找茬激怒她有点类似。

而在正式场合,林妹妹是绝对识大体的。元妃省亲,姐妹们奉命作诗。宝玉做不出来,宝钗提醒他元妃的喜好,而黛玉则是直接替宝玉做了一首,这首代笔诗获得元妃大赞。

喏,平日跟你总吵架的女盆友,在你考试的时候能辅导你,甚至帮你答题让你得了满分,是不是非常优秀了。

黛玉对宝钗的敌意也是由宝玉所出。还拿初中类比,你跟你喜欢的男生,全班(姐妹们)和有的老师(贾母、凤姐)都认为很般配,是一对,但又来了个转校女生,背着跟你喜欢的男生一样的书包。老师们校长们(王夫人薛姨妈)就有的说他俩很般配,而且发什么东西(元妃赏赐)都是这个女生跟你喜欢的男生一样的,更要命的是这个女生性格好,长得好,学习也好,样样都不在你之下,你会不会对这个女生充满了敌意?

爱哭?爱生气?小性?其实她是最适合谈恋爱结婚的女子

宝黛共读西厢记

后来宝玉对袭人说“林妹妹从来不说这句混账话”(林妹妹与我是一类人,我们与你们不同),黛玉听到,宝玉又对黛玉“诉衷情”,彼此确认了感情,之后两个人就再也没有因为带的东西或者打闹之类的事情闹过。就相当于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下一步就是怎么告诉家长,让家长同意了。

大方大度

林妹妹对于下人、婆子是非常大度的。即使非常不起眼的小丫头送东西,黛玉都会打赏不菲的“跑腿费”。

佳蕙听了跑进来,就坐在床上,笑道:“我好造化!才刚在院子里洗东西,宝玉叫往林姑娘那里送茶叶,花大姐姐交给我送去。可巧老太太那里给林姑娘送钱来,正分给她们的丫头们呢。见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两把给我,也不知多少。你替我收着。”便把手帕子打开,把钱倒了出来,红玉替她一五一十的数了收起。

宝钗的婆子给黛玉送燕窝,黛玉也会给婆子钱。

在下人中的口碑是非常好的。

有情趣,持家有道

黛玉对下人好,但也管理有方。大观园里出了多少主子无法约束奴才的事情,偷卖主子的东西,当了衣服,数见不鲜。还有下人之间的种种丑闻。

但这些通通与潇湘馆不沾边。不管怎么抄检,从主子到丫鬟到婆子,潇湘馆的人都规规矩矩的,没有从下人的闲谈之中听到一点问题,足见黛玉的管理能力之强。

黛玉的生活是非常诗意的,看她生活的潇湘馆的环境:

贾母少歇一回,自然领着刘姥姥都见识见识,先到了潇湘馆。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墁的路。

这是一个门外院子里有竹林,有石子铺的羊肠小道的住处。

爱哭?爱生气?小性?其实她是最适合谈恋爱结婚的女子

大观园中的潇湘馆

而屋内设施也是非常有诗意的:

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哪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林黛玉一番,方笑道:“这哪里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可见黛玉爱读书,也会生活。黛玉出门之前交代紫鹃的一番话,思路清晰,井井有条,而且生活的非常诗意。原来潇湘馆不只有那会吟诗的鹦鹉,屋檐下还有燕子,真的是“仙子”了。

林黛玉便回头叫紫鹃道:“把屋子收拾了,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生活诗意不代表不会持家。一年宝玉生日,正值“探春兴利除弊”,婆子来跟探春汇报,黛玉遥遥知意,在远处跟宝玉说: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

这段话看出,黛玉是会理财也了解贾府状况的,倒是贾宝玉对这些毫不上心。凤姐生病时评价贾府里的姑娘们,只有两个明白人,一个是薛宝钗,一个就是林黛玉,只是后者体弱,美人灯风吹吹就化了,不好管家。

也就是说,黛玉管家的才能是有的,只是受制于身体和身份。

幽默风趣

黛玉的幽默风趣是大观园里第一号的。开姐妹们的玩笑那真是才思敏捷,让人“恨不得撕了她的嘴”,经典的调侃刘姥姥“母蝗虫”,调侃惜春“画画告假几年”,调侃宝姐姐列画画用品单子“糊涂了,把嫁妆单子也列上了”,真真的牙尖嘴利,又招人疼爱。

有个这么个在聚会中会开玩笑的女票,男生应该很欣赏吧。

爱哭?爱生气?小性?其实她是最适合谈恋爱结婚的女子

林黛玉与众姐妹

貌美有才

有才是公认的,大观园里跟宝钗是作诗最好的姐妹。针线活也好,“做工精巧别致”。

说说美貌。

林妹妹美貌,这也是公认的。但由于曹公没有在林黛玉的外貌描写上用非常写实的手法,例如描写薛宝钗

“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我们能勾画一个圆脸水灵灵大眼睛的宝姐姐形象。

爱哭?爱生气?小性?其实她是最适合谈恋爱结婚的女子

87版红楼梦薛宝钗

描写王熙凤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爱哭?爱生气?小性?其实她是最适合谈恋爱结婚的女子

87版红楼梦王熙凤

都是有“实”可抓的。

但对于林黛玉就有意思了 。曹雪芹没有明确描写林妹妹的长相。(忽略续书对林妹妹庸俗化的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从这个描写我们只知道黛玉体弱,聪慧、漂亮,但并不能给出具体的长相,没有任何关于脸型、肤色、眉型等具体描写,可见曹公对这个人物的偏爱——就告诉你们看了之后的感觉,凭你们想象吧。

爱哭?爱生气?小性?其实她是最适合谈恋爱结婚的女子

87版红楼梦林黛玉

为了防止有些人说,这是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毕竟前世绛珠仙草有渊源,曹公后文又加了薛蟠看了林妹妹的反应:

别人慌张自不必讲,独有薛蟠更比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贾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因此忙得不堪。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这是宝玉和凤姐被巫蛊所害,二人都在发疯时刻,众人也顾不上内外有别,都赶来探视。薛蟠看见林黛玉之后的反应——酥倒。足见不只是宝玉眼中,在薛蟠这样俗之又俗且见惯了美人(家里有妹妹薛宝钗还有香菱等)的纨绔子弟中,林妹妹也是貌若天仙的。

所以有了这样有才、漂亮、幽默风趣、生活有情趣、持家有道、温柔贤惠的妻子,更重要的还是跟自己三观相同,精神上非常有共同语言,不是一件人生美事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刘姥姥   后手不接   宝玉   自轻自贱   红楼梦   戏子   下人   风趣   美文   诗意   大观   潇湘   爱哭   生气   姐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